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15873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一、创伤急救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原则1. 煤矿井下现场急救的概念创伤急救,或者说创伤现场急救,是在事故创伤发生的现场实施的,以紧急挽救伤员 生命或防止伤情恶化或发展(二次损伤)为目的的院前抢救措施的总称。2. 创伤现场急救的意义煤矿创伤大体分为机械性、非机械性和爆炸性三大类,以机械性外伤为最多。致伤方 式有冒顶、片帮、机械撞击或切、割、绞以及放炮、爆炸、触电、溺水、中毒及窒息等, 以冒顶和爆炸为最严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当发生人身损伤事故时,应首先抢救伤员。对于机械创伤、触电、 气体中毒、溺水等的伤员,采取及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对挽救伤员的生命或避免伤情恶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为进一步送医院治疗康复赢得宝贵的时间。如:冒顶埋人,现场及 时救人,清除口、鼻中异物并进行人工呼吸,伤员即可立即得救;给血管破裂出血伤员及 时止血,可防止休克,使生命得到挽救;脊柱骨折的伤员若能得到正确的搬运,可防止继 发损伤,避免致残截瘫;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是非常 重要的。据统计,严重创伤引起休克的伤员中,有2/3在 25 分钟内死亡。而这2/3 的伤员若 能在 25min 内经有效急救处理,可以挽救 50%的人的生命。实际上,对于已引起心跳骤停 的伤员来说,可以挽救生命的时间只有46min。大量事实表明:2min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可达70%; 4min以内

3、进行抢救的成功率 可达43%; 6min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为10%; 10min以后进行抢救的成功率更小。延 误抢救时机,即使经过抢救伤员有了心跳与呼吸。却没有意识成为“植物人”,或更多的 伤员因为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若完全依赖医务人员抢救,就会耽误许多宝贵的时间,或 使伤员失去生存的希望。因此,只有让每个人都懂得现场急救的知识,在现场直接实施抢 救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挽救伤员的生命。由此可见,事故创伤的现场急救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3. 创伤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创伤现场急救的主要有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按压)、止血、包扎、骨 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等、抗休克等内容。4. 创伤

4、现场急救的原则矿井中发生火灾、爆炸、水灾、冒顶等事故后,可能出现中毒、窒息、烧伤、大出血 骨折等伤员。救护队到来之前,在场人员应对这些伤员进行及时、合适的急救,并必须遵 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即通畅 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后搬运。 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二、伤情的判断与分类在井下事故中,一旦出现大批伤员,一般是先救重伤员,后救轻伤员,那么伤员的伤 情如何判断呢,下面做一下简单介绍:首先检查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体征;并观察伤员的神志情况。正常人心跳每分钟60 90 次,严重创伤、大出血时

5、,心跳多增快。正常人呼吸每分钟1618 次,垂危伤员呼吸 多变快、变浅或不规则。正常人两侧瞳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医学上称 之为对光反应存在。严重颅脑伤的伤员。两侧瞳孔可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正常 入神志清楚,对外来刺激引起反应,伤势严重的伤员神志模糊或昏迷,对外来刺激没有反 应。通过以上简单地检查就可以将伤情的轻重做出初步的判断。根据伤情的轻重大致可将伤员分为三类: 危重伤员。外伤性窒息、心脏骤停、深度昏迷、严重休克、大出血等类伤员须立 即抢救,并在严密观察或抢救下,迅速送到医院。 重伤员。骨折及脱位、严重挤压伤、大而积软组织挫伤、内脏损伤等,这类伤员 多需手术治疗。对需

6、要做手术的应迅速送医院,对暂缓手术的应注意予防休克。 轻伤员。软组织擦伤、裂伤、一般挫伤等,可在井口保健站进行处噬,不必送医 院。如遇到一个伤员有多处外伤或复合伤时,应先使伤员的呼吸道通畅、止住大出血和防 止休克,其次处理骨折、最后处理一般伤口。抢救伤员“三先三后”的原则是: 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并在密切监护下安全护送上井。 伤员送至井口保健站或矿医院,应加强急救措施,确切判断伤情程度,在伤情稳 定时可转送.医院,伤情不宜转送时,请上级医生前来协助抢救。 在急救过程巾应做好记录,在伤员转送局医院时,一起送上,或由了解情况的工 人急救员

7、护送,并向局医院陈述抢救经过。 井下发生重大事故时,在局调度室与卫生处的指导下,组织专人解脱伤员,抢救 治疗。三、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判断有无意识 轻轻摇动被抢救者的肩部。高声喊叫姓名,或喊“喂!你怎么啦?”若无反应,立即用 手指甲掐人中或合谷穴,大约5s。 呼救 一旦确定被抢救者神志昏迷.立即呼喊周围人前来协助抢救。煤矿井下不同于地面, 若呼救无人,应抓紧抢救,不能因喊人延误抢救时机。 摆正体位 被抢救者的正确体位是仰卧位,头、颈、躯干应平直无扭曲。 如果被抢救者面部朝向,呈俯卧或侧卧位,应小心转动,使全身各部分呈为一个整体, 慢慢转动,特别注意保护颈部,可一手托住颈部,一手扶着肩

8、部,平稳地将其转动为仰卧 位。接着解开上衣、皮带。 疏通呼吸道 应首先清除呼吸道异物,然后采用仰头抬颌(或抬颈)法,使下颌和咽喉间被拉紧, 舌根被连带上提,打开呼吸道。 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在畅通呼吸道后,用耳贴近被抢救者的口鼻,头部侧向被抢救者的胸部,眼观其胸部 有无起伏,面部感觉有无气体排出,耳听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若无呼吸,立即进 行口对口吹气4 次(图 13-2-3)。 判断有无脉搏.颈动脉靠近心脏,易于反应心脏情况,同时颈部暴露,便于迅速触摸。方法是:用食 指及中指尖先触及被救者的喉结,然后向旁边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 动脉是否搏动.切忌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

9、,妨碍头部供血。若摸不到脉搏.可断定被 救者心跳已停止.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心脏复苏1)心前区叩击术心脏停止跳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发生呼吸衰竭,抢救无效又导致心跳停止;另一 种是一开始就出现心跳停止,如中毒、触电等情况下。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 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在心脏停搏后半分钟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 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叩击位置:从左侧乳头到胸正中之间的部位都可 以。操作方法:用手握拳,举到距离胸壁上方约一尺 左右的高处,连续叩击35次,如图13-2-1所示, 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 应立即放弃,改行胸外心脏按压术。2)胸外心

10、脏按压术图13-2-1心前区叩击术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在胸外 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叩击术,如果叩击无效,应及时正确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其 操作方法是: 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地上,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 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置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 (其下方为心脏)(图 13-2-2),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冲击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 压,使胸骨压下34cm (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按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 以利于心脏的舒张。按压次数,以每分钟6080 次为宜。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够充分,图13-2-

11、2心脏按压心室内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使用此法时的注意事项是: 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 员,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 骨处,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致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引起 气胸等。 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施行,一般每按压心脏4 次,作口对口吹气 1 次,如1人同时兼作此两种操作,则每按压心脏1015次,较快地连续吹气2次。 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皮肤 转为红润。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

12、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 假死状态者。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 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 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常 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 种(见图13-2-3、图13-2-4、图 13-2-5)。 口对口吹气法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人工呼吸方法。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 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

13、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工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伤员吸气(图 13-2-3)。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 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16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 占一次呼吸周期的 13 为宜。 仰卧压胸法 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 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 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 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 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 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 入肺内。如此有节律地进行,要求每分 钟压胸 1620 次(图 13-

14、2-4)。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 SO2、 NO2 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 进行。 俯卧压背法 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法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图 13-2-5)。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四、止血1. 出血的种类与判断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枢纽,血液在 心肌节律收缩的推动下,带着氧气和营养物质,先后经过大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到达 组织,当血液到达各器官组织的毛细血管时,其中一部分液体成分就从毛细血管的动脉端 渗入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进行交换。此后,一部分组织液通过毛

15、细 血管的静脉端进入毛细血管,则静脉引导血液流入心脏。如此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通常把各种出.出血归纳为三类: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急,可随心脏的跳动从伤口向外喷射;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徐缓地从伤口流出;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水珠样从创面渗出,常找不到明显出血点,可自行 凝结。在估计伤员失血多的时侯,应先判断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是大血管破裂还是中、小 血管破裂,以便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外出血使人一见可知,不易忽视,然而在紧急情况下,背部伤口出血或被衣服遮盖, 外边看不到血迹常被忽视,应引起急救者的注意,尤其是内出血更要引起注意。当伤员出 现而色苍白、出冷汗、口渴、脉快而弱、血压低

16、四肢发凉、呼吸浅快、意识障碍等情况, 而身体表而无血迹时,我们要考虑到伤员有内出血的可能性。2. 止血法止血方法很多,常用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指压止血法即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处,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此法是 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他 止血方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当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时,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脱位,这时可采用加垫屈肢 止血法止血(图 13-2-6)。在肘窝处或膝窝处放人叠好的毛巾或布卷,然后屈肘关节或屈膝关节,再用绷带或宽 布条等将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图13-2-6加垫屈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