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154146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 第一篇:“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三人行,自必有吾师焉”读后感 自下学又参加教学工作,屈指数来已有1年。1年来当重温“三人行必有吾师”,心中竟莫名地感到一种既亲切又陌生感觉。亲切的是,想起了在学期间,和自己的同学相互学习、遨游学海的快乐时光;陌生的是,犹如十几年来未曾见面的老朋友又见了面,话儿却无从谈起。只是非常肤浅、礼节性地、应酬式地握手寒暄。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

2、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在我们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中,老师们之间和睦相处,无话不谈。最令人感动的是,每个人都具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身边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一颗谦虚的心,向身边每一个人学习。这种校园精神文化的体现,是一个团队前进与发展的基石。 在这里,孔子没有提到看到他人的缺点,有没有责任给他提出来,帮助他修正自己的言行。于是,工作中,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着自己的职责,做着各自的工作。但是,有时候,工作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大家的配合,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共同联手的工作需要去合作。一个人,把自己的

3、工作完成就已经不简单;尤其是认真的完成,更不简单。但是,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按照每个人的个性使然。这就需要相互的配合、合作,需要的是奉献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再亲的一家人,也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冲突或者不满。作为“一家人“,我们相互体谅地将这些问题解决了,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但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却不能够由着自己的个性使然,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因为,基本上,没有人为你当面指出我们自己的不足,大家合作的是优点,合作的是快乐,缺点与遗憾大家只是以包容的心态“和谐”了下来。所以我们自己就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地把由自己造成的遗憾补上。我曾经制造了不少“遗憾”,工作常常顾此失彼

4、,丢东忘西,教学、后勤满处跑,分不清自己的角色,惹得教导处的同志催着我要需要上交材料,催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只好躲着跑。我曾苦恼、懊恼,教学不教学,后勤不后勤,工作常常干不好,自愧工作能力欠缺还不少。读了“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又大大慨叹学习能力又欠缺不少。仿佛感觉自己就成了一个没有思维的“工作机器”,人浮于事,静不下身稳不下心来去思考。更苦恼的是,大家竟然还认为我是一位好同志,很是惭愧。我 自知自己的半斤八两,欠缺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其实,我最感叹的是,人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去思考一些问题,按照自己所长去发一下光,是挺令人激动的事。我一直以为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而感到有一种负罪

5、感,觉得对不起领导的栽培与信任,接触了其他老师,竟有同感。难道,领导和老师毕竟站的不是一个层面。细想也是,我们毕竟是一个集体,个人的利益一定是要服从于集体的利益。老师毕竟只是学校这一个大棋盘中的一个小小的棋子,必须服从大局,否则就出局。先做应该做的事情,再做有兴趣的事情,这就是工作。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句古话的重新思考,使我停下匆忙的脚步,进行一下思考,调整一下自己人生的坐标与航向,深深感觉学习真的很重要。工作很努力,还得有方法。限于知识层面,认识浅陋,这就是必须学习、再学习的理由。借用学记中的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导致知识

6、狭隘,见识短浅.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今天,学校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学会锻炼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或者充分的展示自己,无论是疏浅的、还是有缺憾的、甚至是错误的,只要敢于亮剑,我们就会进步一点点。 读名著,诵名言,感悟其精华,吸取之精髓,弥补之不足,让自己的心灵碰撞大师之心灵,激发自己之灵感,做最好的自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第二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杨柳雪镇明德小学宋景侠 研修活动开展以来,我校教师在研修学习中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具体做法要求如下: 1、在教研组里两、三位教师自由的组合,组成了“三人

7、行”学习小组。小组内教师,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其乐融融。“三人行”学习小组的产生,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研修活动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学科教研组长负责各项工作。学科教研组长负责老师们学习、研讨、交流、作业质量等各项工作。有什么具体问题随时可以交流,提高了教师研修的学习效能。 、学校领导班子齐抓共管保证研修活动顺利开展。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从信息宣传、考勤、作业质量、网络支持等方面开展工作。 我校广大教师在研修活动中形成了学习、交流、互动的良好研修氛围,大家关注自己的研修成绩、研修问题。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德小学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第三

8、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浅谈园本教研中如何挖掘差异资源,促进教师共长 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李钰 摘要: 差异产生对话,差异产生学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才会有互助发展的空间。园本教研要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建立在教师经验、认识、思维方式的差异上。园本教研必须关注教师个体需要和经验的差异,要支持、帮助教师个性化的研究需要,使研究对教师来说更具有个人意义,更能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更能有效开展自己的教学教学工作,能使自己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专业发展的满足感。鉴于这样的思考,我园在园本教研工作中着力“挖掘教师差异资源,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有效

9、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差异资源发展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早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有着启发思考、启迪心智,互为人师的作用。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基础是什么。我认为应是差异。差异产生对话,差异产生学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才会有互助发展的空间。因此,差异并不是可悲、可怕之事,而是使人发展的动力和资源。 有了这样的视角,我们再来谈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贯彻落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保证,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家认识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依靠外界的力量是不行的,而应着眼于培养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使之持续不断的发展。

10、为此,园本教研受到了幼教人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园本教研通过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实现相互间思维的碰撞,经验的互补,如果教研群体成员间没有差异,那么研究中发出的声音就非常单一,这种研究就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园本教研要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建立在教师经验、认识、思维方式的差异上。另一方面,园本教研必须关注教师个体需要和经验的差异,要支持、帮助教师个性化的研究需要,使研究对教师来说更具有个人意义,更能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更能有效开展自己的教学教学工作,能使自己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专业发展的满足感。 鉴于以上两方面的思考,我们在园本教研工作中着力“挖掘教师差异资源,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11、,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有效的具体做法,使我们对“同伴”、“差异”、”互助”、“对话”这样一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词有了更深入、更人本的理解: 一、差异之于教师,是财富 教师之间由于年龄、个性、特长、经历等等方面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差异,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并不等同于落后。差异是相对而言的,教师间的差异,代表着教师有相互弥补、相互填充、相互学习的需要和空间,因此差异在这个意义上说最起码应该是一个中性词,甚至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褒义词,它能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同样也为教 师的同伴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二、差异之于教研,是资源 园本教研不能依靠教师个人的单打独干和孤军奋战,它需要建立

12、研究共同体,依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园本教研的发展、园本教研中教师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教师的有效对话,而教师间的差异正是对话的基础条件,差异才能使对话富有意义,差异才能使对话者获得新的认知经验,差异才能使园本教研文化更加多元。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同伴关系的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态度更为积极,更容易习得新的行为,也能更合适地将这些行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的差异,也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具有活性,它有别于自然资源,不可能永久保存;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量值,开发得越及时越充分,这种资源的量值就越大。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加强对教师差异资源的开发,发挥园本教研中

13、的教师同伴互助的作用。 三、我园“挖掘教师差异资源”的具体做法 (一)了解团队和个体 我园共有一线教师12人,其中市区骨干教师3人,0岁以上的老教师人,青年教师5人,新教师1人。从我园的一项相关调查“如果将幼儿园比作一辆前进的汽车,你希望自己是汽车的哪一部分。”的结果显示,教师们的回答几乎是不相同的,“方向盘、油门、刹车、轮胎、离合器、车厢、座椅靠垫”等答案都有教师选择,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园的教师对自己有较明确的发展定位。通过对调查的分析我们能看到:她们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心理需求、行为准则、优势特长、价值取向等,是 3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差异互补,建立“三人小组智囊团”

14、在分析了我园教师群体及个体的差异特征后,我们有意识通过教研活动组织一些拓展游戏,增强教师相互之间的深入了解,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优势、特点,引导教师从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差异,排除教师对差异的消极心理;然后,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如何将教师的差异互补,帮助教师自主选择小组同伴: 1.能力差异的互补 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教师(如骨干型、经验型等)有着不同的专业能力,不同教学功底的教师(如对幼儿某一领域的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有着不同的专业优势,而不同的专业能力和专业优势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思考能力。思想碰撞的火花,就是工作动力的源泉能力互补,如同森林之猛虎。 2.个性差异的融合 不同的个性品质,决定了不同的

15、为人态度。个性的交融,便是态度的交融个性匹配,干活不累。 3年龄差异的搭配 年龄的差距,实际也体现了对人生体味的不同。年龄差距大些会互相提醒与互补,年龄差距小些会互相体谅与理解年龄搭配好,效率能提高。 4.经验差异的整合 经验是教师工作过程的积累,是幼儿园改革创新的平台。没有经验的改革是空虚的,固守经验的改革是失败的经验是“宝”不固守,改革创新向前走。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和综合,我园的2位教师以3人小组为单位,形成了4个“小组智囊团”,园长、副园长和教研组长各指导1-2组。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语转化为了现实。 (三)协助“小组智囊团”建立共同愿景和个人发展规划 4个小组智囊团成立以后,我们协助各小组推选组长、设计组名、选组歌、勾画小组的共同愿景,这一过程,我们看到了每一位教师激情的释放和思维的灵动,更感受到了每个小组展望共同愿景时的那份由内而外迸发出的力量。 接着,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现实状况、兴趣需要等制定出了个人的发展规划,小组成员互相给予建议,从同伴的角度提出期望。 随后,我们将各个小组绘制的蓝图以及每位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张贴在了教师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让老师们能时刻的关注到、被激励,从而将自己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