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15296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牙科*机根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镶带式。主要构造:*线机头、支臂、控制局部。*线机头有*线管、变压器。控制局部用于调节电源电压、*线管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曲面体层一次曝光即可显示全口牙齿、颌骨、鼻腔、上颌窦及颞颌关节等的解剖构造影像,显示围广,使用于颌骨多发病变、围较大的颌骨病变、双侧颌骨的比照及对原因不明的病症的筛查。*线头影测量机:是根据所拍摄的头颅定位*线片,由牙、颌以及颅面的标志点描绘出的一定线、角,进展测量分析,了解牙、颌及颅面软组织的构造。口腔体腔*线机:与体层片比较,无模糊层拉影干扰,影像清晰;球管从口向外投照,重叠影少,但焦点至

2、胶片距离近,影像有一定的放大。*先平片检查包括:口片和口外片。口片包括根尖片、牙合翼片、牙合片等。口外片包括: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片、下颌骨侧斜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片、华特位片、颧骨后前位片、颧弓位片、颏顶位片、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口腔体腔摄影片、*线头影测量片。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优点:操作简单、无位子装置。缺点:投照不准确,图像易失真。患者坐在椅子上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是,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是,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于地面垂直。投照后牙是,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

3、唇侧面于地面垂直。胶片分配需用14胶片。胶片放入口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侧面。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颌面10mm左右。留边缘的目的是:能使照片形成明显的比照度及防止牙冠影像超出胶片。*线1中心线角度:*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线中心线于被检测牙而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胶片在口的位置较为垂直,*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则胶片在口防止的位置较平,*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线中心线位置: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的连线为假想连线,*线中心线通过

4、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是,通过投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前方;第二第三磨牙是,投照外此向下的垂线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加点。即颧骨下缘。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又称直角技术、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主要目的是拍摄牙及周围构造知识的*线图像。原理:使*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优点:*线图像可以较准确的、真实的显示牙及周围构造的形态和位置关系。缺点:这种技术要求用持片器和定位知识装置,操作比较费时。正

5、常图像:牙髓腔:*线少年宫为低密度影像,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上颌磨牙髓腔圆形或卵圆形。牙槽骨:影像比牙本质的密度低。上牙槽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线显示为颗粒状影像。下牙槽密质骨送而软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构造,牙见骨小梁多呈水平方向排列,而根尖有时见放射状排列,骨髓腔呈三角形和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影像。骨硬板:*线片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牙周膜: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上颌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构造:上颌中切牙根尖片上常可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影像。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亦钩等下颌根尖片所

6、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构造:下颌切牙位常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见颏孔。在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骨下缘牙合翼片投照技术:1切牙位: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线中心线以+8度角对准两中切牙之间,通过上颌切缘上方0.5cm射入。2磨牙位:头德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口线与地面平行。*线中心线以+8度角对准胶片中心,通过上颌磨牙面上方0.5cm射入。正常图片:主要显示上下牙的牙冠不,常用检查邻面龋、髓石、牙髓的大小、邻面龋与髓室时候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主要用于前磨牙和磨牙区的检查。此外还清晰的显示牙槽嵴顶,可用于确定是否有牙槽骨顶的破坏性改变。上颌

7、前部牙合片: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包括切牙孔、鼻中隔、上颌窦、鼻泪管、上前牙及腭中缝等。常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变化及乳、恒牙的情况。上颌后部牙合片:检测上颌骨后部的影像,包括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牙槽突、和该侧上颌窦底部。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的情况。下颌前部牙合片:显示下颌颏部影像,观察下颌颏部骨折及其他颏部骨质变化下颌横断牙合片:显示下颌体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颊、舌侧膨胀,辅助诊断下颌骨体骨折移位以及异物、阻生牙定位等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投照片:显示双侧第三磨牙的影像及上颌结节部位。用于观察第三磨牙的形态及萌出情况、阻生方向等。观察确定儿童第三磨牙牙胚发育情况。华特位片:

8、鼻颏片。用于观察鼻窦的情况,特别是上颌窦影像显示最正确,观察上颌窦、额窦、筛窦、眼眶、鼻腔、颧骨、颧弓、下颌喙突于颧弓之间的位置以及颌间间隙等情况。在上颌骨肿瘤、炎症及外伤时常用此片观察面骨的情况。颧骨后前片:铁氏位片。此片中部三角形密度低的影像为鼻腔,鼻腔外下大致呈倒置三角形密度低的影像为上颌窦,上颌窦外部小圆形低密度影像为眶下孔。颏顶位片:颅底位片。临床常用来检查颅底、上颌后部及颞下窝病变颧弓位片:显示投照侧颧骨、颧弓的影像。主要用于检查颧骨及颧弓骨折。下颌骨侧斜位片:显示下颌骨体磨牙区及下颌升支常用语观察下颌骨体、升支、及髁突的病变。下颌骨后前位片:常用于双侧比照观察下颌升支各部病变,观

9、察此片需要注意寰枢关节在上颌骨下部影像上重叠,勿误认为骨折线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显示双侧颌骨开口后前位影像。观察双侧髁突外径向的病变。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常用于观察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膨出、增生及破坏情况颞下颌关节斜侧位片:显示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关节间隙:关节间隙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正常人关节上间隙最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最窄。髁突经咽侧位片:显示髁突写侧位影像。正常髁突外表圆滑,有一薄层均匀、连续、致密的密质骨边缘。普通造影检查: 涎腺造影、颞下颌关节造影、血管瘤瘤腔造影、鼻腔造影、血管瘤瘤腔造影、鼻腔造影以及窦腔、窦道、瘘管造影。涎腺造影:一般只限制于腮腺及颌下腺有较大的导管口供

10、注射造影剂适应证:涎腺慢性炎症、舍格伦综合症、涎腺良性肥大、肿瘤、涎瘘、导管阴性结石及需要确定涎腺周围组织病变是否已侵入及腺体及导管时均可进展涎腺造影。禁忌证:对碘过敏者以及涎腺急性炎症期间、阳性涎腺导管结石。造影技术:1腮腺造影:缓慢注射60%泛影葡胺,成人用量约为1.5ml颌下腺造影:用60%泛影葡胺或者40%碘化油。正常图像:腮腺造影侧位片显示腮腺导管系统及腺实质的侧位影像。好的照影片,应清楚的显示导管系统及少量先拍充盈影像。导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侧颊粘膜处,主导管在下颌升支上斜向后下走形。正常主导管长约5cm,最大管径0.9-4.0mm,平均2.0mm。分支导管于主导管相连处近于直

11、角,导管系统在体逐级分支,由粗到细,最后进入腺实质。腮腺造影后前位片:显示腮腺后前位影像。腺体紧贴下颌升支外侧,其上下两端较薄,中间稍厚,外援呈整齐的弧形。在离下颌升支外缘约1cm多处转向前方并向上、下逐级分支。颞下颌关节造影:按部位分关节上腔造影和关节下腔造影;按用药分单纯碘水造影20%-30%泛影葡胺和双重造影无菌空气和泛影葡胺适应证:关节骨质变化、明显关节间隙异常、关节有连续摩擦音疑有关节盘穿孔、关节弹响、估计牙合垫治疗效果、关节盘复位术、关节盘穿孔复术后情况禁忌证:碘过敏史、关节局部皮肤有感染者、患出血性疾病及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的患者。关节造影一般拍摄关节侧位体层闭口位片、开口位片及许

12、勒位闭口片、关节后前位闭口体层片。正常图像:关节上腔典型正常碘水造影图像:1侧位体层闭口位片:关节上腔充以致密、阻射线的造影剂,显示S形态。关节盘本体部位位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突前斜面之间,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上。2侧位体层开口位片:可见髁突位于关节结节顶下方或少超过关节结节顶部;前上隐窝消失,后上隐窝扩,造影剂下缘前部清楚的显示关节盘本体的影像,三带分界比侧位体层闭口位片更为清晰明确。3许勒位:上腔造影剂显示S形态。可见上腔造影剂于关节窝、关节结节密质骨之间有一细窄、低密度线条影像,平滑而均匀为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前位的纤维软骨和关节窝纤维结缔组织覆盖的影像。关节下腔典型正常碘水造影图像:髁突

13、前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下腔的前下隐窝;髁突前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腔的后下隐窝。典型正常关节双重造影图像:关节腔的周围轮廓为一层碘剂所勾画,其中以气体,影像清楚。正常人髁突于关节盘生理运动:在开口运动中,初期髁突为轻微的转动,中期则以滑动为主,兼有转动;末期为单纯的转动。第五章 牙及牙周疾病一 定义:龋病dental canes是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展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二 分类: 龋病按病变进展情况分为急性龋acute canes、慢性龋chroniccanes、静止龋。stedcanes和继发龋secondny canes,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牙合面龋和平滑面龋

14、、根面龋及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 中龋和深龋。三 临床表现: 仅限于釉质或牙骨质,患者无自觉病症。中龋是指龋坏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有较深的龋洞,有时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较为敏感,也可无自觉病症。深龋是指病变已开展至牙本质深层,有很深的龋洞,对各种刺激敏感或疼痛。四 影像学表现1浅龋: 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检查用常规根尖片。浅龋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其围一般较小。2中龋: 龋病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线片可清楚地显示病变。有的表现为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表现为口小底大的倒凹状的缺损。3深龋: 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室甚至与牙髓室相通,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

15、。*线片上可见到较大的龋洞,龋洞底与髓室接近,有的龋洞与髓室间有一薄层清晰的牙本质和继发牙本质影像,提示尚无穿髓;当龋洞与髓角或髓室相融合则提示有可能已穿髓。4. 继发龋:是指龋病治疗后,窝洞周围牙体组织又发生龋坏。*线片上可显示在金属充填物的窝洞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的窄缝。边缘常不光滑。在观片时要注意与金用充填物下方的垫底材料鉴别,因为这些材料往往是透射性的,*线表现为低密度影像。第2节 牙髓病一 牙髓病种类: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变性、牙吸收和牙髓坏死。*线检查仅对牙吸收和牙髓变性中的牙髓钙化有诊断价值。二、牙髓钙化一 发病机制: 牙髓组织血循环较差,髓室随年龄增长其

16、层继发性牙本质也逐渐增多而致髓室变窄,根尖孔也逐渐变小,引起牙髓血液循环减少,加之牙受各种理化因素刺激,牙髓组织发生代障碍,细胞变性,纤维成分增多,牙髓活力降低,引起牙髓变性。牙髓变性后钙盐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沉积物。二 牙髓钙化PUIP calcification分类:有两种形式,一是髓石形成,一是弥散性钙化。三 临床表现:前、后牙均可发生牙髓钙化。一般无临床病症,极少数病人可因髓石压迫牙髓神经引起放射性疼痛,似三叉神经痛,但无扳机点;有的可表现为急性牙髓炎疼痛病症。四 影像学表现:1 局限性髓石与髓室形状有一定关系。后牙髓石往往表现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髓石可游离于髓室,也可附着于髓室壁。前牙髓室较小,髓石可呈条状或针状充满于髓室及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