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15259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认识4.3角4.3.2第2课时余角和补角教案2湘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数学优质资料精品数学文档4.3 角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第2课时 余角和补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与补角,理解余角与补角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其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他们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探究等过程,发展学生几何概念,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成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的身边”,增强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余角与补角的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余角与补角性质的应用教法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2、归纳,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学法学生思考、归纳,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互助协作学习教师导学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一、导入1. 平时所用的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分别为多少度?其中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度?2. 如图是一只破损的三角板,你能求出断掉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以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快速进入状态。问题由浅入深,第三问设置悬念3.建筑工人的难题: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角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围墙,如何测量?AB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O二、 探索新知1. 什么是余角?什么是补角?2. 你怎样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3. 余角的性质是什么?补角的性质是什么?三、 新知讲解1.余角:两个角的和等于90(

3、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2.补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3.对“互为”二字的理解:“互余”或“互补”的角总是成对出现4.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四、新知反馈1.填空 的余角的补角532457762232.请同学任意说出一个角,然后其他同学抢答这个角的余角3.建筑工人的难题: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角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围墙,如何测量?AB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O五、 课堂总结兼板书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应图形数量关系1+ 2 = 90 1+ 2 = 180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六

4、、 当堂检测1 判断: 90的角叫做余角。( ) 如果1是2的补角,那么1一定是钝角。( ) 如果1是2的余角,那么1一定是锐角。( ) 若两个角的顶点相同,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若12,则1的补角也小于2的补角( )2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 3若1与2是对顶角,则1与2的大小关系是 。4若1+2=90,1+3=90,则2与3的大小关系是 ,其理由是 。5若1+2=180,3+4=180,且1=3,则2与4的大小关系是 ,其理由是 。6 已知A与B互补,且AB=72,则A= , B= 。7如图,ACB=90,CDB=90,C(1)与A互余的角有 ;(2)与B互余的角有 ;(3)与A相等的角有 ;ADB(4)与B相等的角有 ;8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互补,求这个角。9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2倍还大20度,求这个角。10在图中,EF、EG分别是AEB、BEC的平分线,求GEF的度数,并写出BEF的余角.七、课后作业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学生反馈自学成果,教师对给出评价并对知识点进行简要说明学生反馈新知。第一题请学生回答,教师给出评价。第二题由一个小组的学生提问,其他两个小组的同学抢答,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给出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自主练习教学 反思精品数学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