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151536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年级语文组内容摘要: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也是中华民族的根。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它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张扬汉字的美丽、睿智与广博,启迪初入语文殿堂的孩童心智,传播中华民族悠远厚重的文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但是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

2、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我们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途径,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将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技能,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 有效性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乃至幼儿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但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

3、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然而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刻也未停止过。仅就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就出现了30多种识字教学经验。在这些实验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是最具有影响的,在“小语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还有“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多媒体电脑辅助识字”等,也都形成了独树

4、一帜的教学特色。面对众多的教改经验和异彩纷呈的教法,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快速、有效的识记并且不遗忘?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

5、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教师的教学如果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这就更迫切需要我们教者运用有效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二、课题研究目标1、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构建一个自主、开放的课堂,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有效提高识字教学并使语文识字教学充满活力。2、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3、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能

6、力,从而促进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4、让学生感受语文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能感受识字所带来的快乐,能随时随处主动识字并形成随时学习的意识。5、使教师形成更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使教学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三、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电话联问卷调查,电话联系、观察等方式,调查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以及了解家长的辅导能力。对于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会有多大的收获做到心中有底。2、个案研究法在实验班级里给每个学生配一个“苗苗识字袋”,选取好、中、差各一名学生进行个案追踪分析。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有效识字教学实践的不断观察、体验,不断反思、总结,形成

7、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整个研究过程形成一种“实践观察(体验)反思(归因)实践”的循环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自我反思 他人监督 学生协助 借助名师4、经验总结法以新课标的理念为理论指导,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闪光点,对闪光点进行归类,提炼出经验,以利于更深入、科学的继续实验、研究,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的研究成果。四、课题研究原则1、开放性原则此原则为本课题的指导性原则,在教学环境的布置、识字内容、识字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体现此原则,为学生识字提供最广阔的资源。2、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原则下要保底就是要求学生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识字任务,

8、上不封顶则是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多的识字。3、自主性原则语文教育就是要以尊重和发展个性生命作为其教育理念的基本支撑点和全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还原个体主动性。注重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学习的自主性。4、尊重差异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鼓励尽可能多的识字,但也不作人为地强制性地拔高要求。五、研究程序和实施过程1、准备阶段:2011年3月主要工作: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确定理论假说,进行前期研究。全面了解低年级识字教与学的现状,理清教学思路,

9、深入学习新教材新理念。多方搜集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集体研究探讨出具体的方法、方式,初步形成研究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前期:2011年4月2011年5月主要工作:各成员摸清班情,结合实际分析,找准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加大宣传,利用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教改实验的目的、意义,力争家长的最大支持和配合。根据研究方案,确定研究重点,各成员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具体实施研究。3、具体实施阶段后期:2011年52011年6月主要工作:进行阶段性成果小结,课题组成员间交流开展研究的情况。研究初步形成可操作的模式,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调整研究方案,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挑选出典型课例进行推广交流。4、总结阶段:

10、2011年6月2011年7月主要工作: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对附件进行汇编。六、课题研究内容:(一)有效识字途径1、拓宽校园中的识字空间 语文提倡“提前读写”,这就要求学生早识字,多识字。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多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学校生活结合起来。(1)读校名、班牌、字幅、宣传标语及各科室名进入学校,扑面而来的校

11、名、校训、宣传标语、字幅、宣传橱窗、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课程表、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要打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在校园中认读熟字、认识生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对学校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加上刚开始学生字,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此时,带领他们去认读班牌和各科室名,告诉他们:“音乐室”是小朋友们上音乐课的地方、“美术室”是小朋友们学美术的地方、“电脑房”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学电脑的地方、“校医室”是全校师生看病的地方、“校长室”是校长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多功能厅”是听报告看录

12、像的地方有一回,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肚子痛,校医室的阿姨给了我四包午时茶。”我说:“你认识校医室?”“那牌子上写着呢!”学生得意地说。学校经常迎接各种检查,开办各种大型的教学、教研活动。这时校园里就会张贴宣传标语、字幅、口号,如“人人争当绿色小卫士”、“做环保的使者”、“欢迎新课程实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等,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去读读上面醒目的字,实在令人难忘。(2)关注时事新闻识字学校的宣传橱窗是巩固学生已学生字,增加识字量、拓宽学生视野的有力阵地。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那么多的生字往往很难在课堂上加以巩固,这就需要提供给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学校的宣传橱窗就是强而有力的阵地。因为,宣传橱窗

13、上的内容丰富多变,富有极强的趣味性和时代感。有校内的新人新事、时事新闻、教师风采、杂谈,有科学、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也有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在“非典”时期,有关于“非典”的动人事迹;在“伊美”战争时,有对伊拉克民事的堪忧;在遇到坏人坏事时,有教孩子们如何应急的措施这些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不仅增加了识字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为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提供有力的帮助。(3)开展校园活动识字学校的花草树木随季节变化而变换着生长姿态我们结合教材上学到的事物名称,让学生把学到的汉字和校园里的事物对上号,和植物交朋友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给他们挂名片,认读植物名称。做植物的保护神给他们写“青青小

14、草,爱他就好” “小草微笑,请您绕道”等小标语。在学生对校园景物饶有兴味的时候,引导他们去认识尚未认识的字词。开学初,在每一位学生的桌角贴上其名字,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熟悉同学,认读同学名字。要求学生每天认五个左右的名字,争取在两星期内会读全班同学的名字。谁最早认识同学的名字就取得优先发本子的权利。这样,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总是积极地认读同学的姓名,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字。(4)利用图书角识字识字一个阶段后,一般学生都能读一些注有拼音的读物,如故事、儿歌、寓言等。 当学生自己读懂一个小故事或一首儿歌时,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已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下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15、因此,在识字后充分展开阅读,不仅课内读,课外也要求读,在班中设立小小图书室,针对个人喜好有选择地读。根据学生好表现这一特性,利用晨会、班队课开展讲故事比赛,并评出小小故事王,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2、拓宽家庭中的识字空间每个人从降生到人间就开始了学习。从熟悉环境、认识父母到学会说话,接触汉字,无一不体现了人的学习过程。而据科学研究表明,家庭生活中有意识的识字教育,在儿童时记忆效果表现得尤为突出。(1)在父母的指指点点中识字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确,父母是孩子识字的天然资源,正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认识了汉字,学会了做人。也许,不经意地在诱人的零食袋上指一指、点一点,孩子却于其中认识了不少汉字。也许,在电视屏幕上信口逗逗,孩子都在娱乐时对汉字产生了兴趣。(2)利用家里的摆设识字小学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和父母一起渡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家中吃的、穿的、用的、可谓是应有尽有,触手可及,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识字素材,有广阔的识字天地,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大量的识字。可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家中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衣柜、床等生活用品制作标签,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对应识字。(3)利用编写识字本识字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商标、广告、商品包装袋等,通过写写画画、剪剪贴贴,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