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15041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六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二)病历书写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

2、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_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

3、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_多重

4、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8.医疗废物的管理;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二)1、科主任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负责研究、确认本科室的医疗

5、安全风险系数、医疗安全管理或医疗安全保证技术的缺陷度数,以及院方测定的医疗安全系数及其目标值。3、负责_、发动本科全体人员,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本科室医疗安全目标。4、负责对本科全体人员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措施教育、安全技术教育,以及与医疗安全有关的法律教育。5、负责分析、研究本科医疗安全管理或医疗安全保证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扣薄弱环节并针对实际问题制订和实施医疗安全保证措施。6、科主任可根据本科情况和特点制订和实施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安全责任制,并进行医疗安全责任考核。7、根据全院医疗安全奖惩制度,实施本科室医疗安全奖惩工作。8、根据全院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处理

6、程序规定,负责处理本科室发生的事故、差错和医疗纠纷等医疗不安全事件。二、卫生技术人员医疗安全逐级负责制1、初级卫生技术人员要努力端正医疗作风,提高技术水平,自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医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在本岗位的业务范围内,保证医疗安全。2、凡属于非本职所能解决的医疗技术问题、疑难问题以及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技术措施和病例都必须及时向上级卫生技术人员请示,不得擅自处理。3、中级卫生技术人员作为保证医疗安全的中坚力量,一方面要对自己负责指导和管理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安全进行检查、监督、指导、把关,及时处理下级卫生技术人员提出的与医疗安全有关的疑难问题和技术措施;另一方面,必须对自己的医疗安全负

7、责,自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医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努力提高临床科学思维水平。在本岗位和本职业务范围内,保证医疗安全。当遇到对医疗安全无确实把握的情况时,应及时向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提出,或申请_讨论、会诊,以确保医疗安全。4、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正高和副高)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职务,应成为保证本专业医疗安全的学术带头人和管理负责人,对本职业范围内的医疗安全全面负责,及时解决本专业各级卫生技术人员提出的有关医疗安全的疑难问题。三、患者诊疗安全管理制度1、口服造影剂应设专柜存放,盛器必须消毒分用。2、应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引器等)。3、药剂造影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

8、碘过敏时检查医师负有抢救责任(护士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4、严防检查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患者的伤害。5、_线摄影或造影等检查时,注意对患者非照射部位的辐射防护,力求缩短照射时间而达到检查的目的。四、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发生。2、输血时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做好手术患者姓名、手术部位、卧位的查对制度。4、防止手术患者的撞伤、压伤、电灼伤,认真观察,注意安全用电。5、加强各种物品、药品和器械的保管,随时检查、及时补充,对毒、麻、限、剧药品要专人保管、定位放置、标志醒目,用后要登记。6、手术台上的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经洗手护

9、士与巡回护士互相核对登记,做到“三对”,即手术开始前、缝合切口前、缝合切口后核对,以免遗留。7、对使用的电源、煤气、冷气、冷暖气机等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符合机器要求,清洁防尘措施落实。2、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和机修岗位及机房岗位责任制,责任者负有维护保养机器之责任。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忌“带病工作”,并立即向机修人员申报。4、机修人员遇有机器故障申报应立即进行抢修,待确认故障排除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对抢修情况作书面记录。5、机修人员全面负责机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机器接地的可靠性,以防电击。6、凡新

10、_或经大修后的机器设备应按确定的技术参数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机器应定时作性能的状态检测。六、放射安全管理制定1、按照国家有关放射治疗防护规定,严格安全管理,做到在治疗室、候诊室等放疗工作场所标明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及其他注意事项,认真采取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安全。2、建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个人档案,主要记录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监护以及专业技术和防护知识培训等情况。七、暗室化学药品和感光材料安全管理制度1、暗室实行专人管理,严格室内照明管制。2、显影、定影药品集中贮存,含毒、强腐蚀药品单独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3、感光材料(胶片)按

11、要求存放,存放条件、标准为。温度_度,湿度_%-_%。已拆封的胶片应有严密的防光、防潮、防粘的措施。应按照胶片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4、增感屏应按照其要求的条件存放和经常清洁保养,使用中严防碰、撞、撕、粘、划损伤。5、_线影像片或已录的磁光盘保管期超过_年后方可处理(职业病应永久保存)。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三)(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3.

12、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二)病历书写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_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

13、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_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

14、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_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8.医疗废物的管理;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10.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控措施。(四)加强对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的管理临床路径及按病种付费管理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完善科室标准化医嘱单,发挥科室的

15、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和配套。(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对发生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及时整改。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四)(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二)病历书写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