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146627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赵王城学校 刘振杰 :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教师又能很轻松愉快地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作为明智的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创设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积极归因,坚定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学习品质 合作共赢 信心 学习兴趣 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教师又能很轻松愉快地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作为明智

2、的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入手。这样似乎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融汇、渗透,从而达到“互惠互利”。我是这样做的: 1、事先提出要求或希望。例如,计算教学中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是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吗?不是,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

3、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每逢计算,我都事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抄题认真、计算专心、算完检查。 2、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及时提醒。数学知识前后都有着密切 1 的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不通,就导致无法进行下面的学习。因此,数学课特别需要学生能保持注意力的长久集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始终如一?除了用教学技艺征服学生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情况,及时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悄悄的暗示,这样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 3、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操练的机会。比如,我们想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进行这方

4、面的训练,象在“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计算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中提倡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题意,一题多解等等。 4、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带领他们享受学习。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愉悦,学生才敢于亲近老师,才会主动而又心甘情愿接受老师的教导。同时,当学生在内心愉悦的状态下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或技能;反过来,在积累知识技能的同时又带来了内心的愉悦。这个愉悦就不仅仅是指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和表面看来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它是指通过师生良性的对话与交流,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自己发现、探索、体验知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效果

5、也最好。所以老师应成为一个学习伙伴引领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寻找快乐。尤其是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那种成功的快乐能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是快乐”的信念。让我们的学生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习,在学习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古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教会学生学习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教学目 2 标。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和情感系统,智慧系统和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

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创设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 1、建立适宜的课堂学习小组。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根据学生之间的既有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水平,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将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结合实施进行,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学习效果和小组发展状况,再将异质小组和同质小组进行调整和交互,便于扩大学生交往面和个性发展,防止产生狭隘的小团体主义。 2、加强学习态度、习惯的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大方地发表意见,耐心地倾听他人意见,公正评价别人并诚恳听取他人评价。在倾听中学会尊重他人,在交流中学会理解与合作。 3、为每位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既要强化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又要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

7、对后进学生予以帮助,尤其要鼓励后进学生大胆参与。例如,浅显的问题,尽量让后进生在组内汇报,优秀生作适当补充,以增强其学习信心。 四、积极归因,坚定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 学生在考试、测验后,教师会和学生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即进行成败归因,尤其失败以后,如果归因不合理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情绪和学习行为。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因素有许多,如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在这些因素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把原因归于努力,会使成功者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也会使失败者不至于过分自卑,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现状,使失败者进一步努力学 3 习,争取以

8、后成功。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积极归因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信念,使学生懂得努力与学习成功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品质。 五、培养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们能积极思维,主动配合,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提问学习程度不等的学生,尽量做到“跳一下能摘到桃子”,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没有被遗忘。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在平时的测试中,把握好试卷的难度,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各自较好的成绩。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得到了充分满足,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是一件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做这件工作我们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当然也要坚信:只要我们遵循以上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