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训练共8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146392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训练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明文训练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明文训练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明文训练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明文训练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训练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训练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文知识点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 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 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 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 , 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

2、对象的 , 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 事理。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 , 特点。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定义要求完整, 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 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

3、更具体、更充实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 的说明顺序对 ,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 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

4、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中心句。(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 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 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8、说明语言:平实、生动(语言表达角度)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1)解释或定性。 (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2)分析作用:准确 /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 , 的特征 / 事理。( 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科学性。类型 2、加点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如与实际不符合等。 (5)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解释或定性。( 3)若删去,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不符合实际,太绝对等。( 4)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 5:指代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

6、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9、常见题型:题型一:辨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题型二: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题型三: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题型四: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二、说明文训练一、 漫话对联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是古代劝学的佳对; “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 ”是理发店的妙联 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对联, 也叫楹联, 俗称对子, 是写在纸上、 布上或刻在竹子、 木头、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 若有横批, 那么横批应对对联内容

7、起画龙点睛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悬挂在门上或壁间廊柱上。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 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 婚丧嫁娶联、 名胜古迹联、 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是改写的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 “人生的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 “桃符 ”。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 chn g)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y )庆,嘉节号长春 ”,谓之 “题桃符 ”,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

8、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千门万户曈曈( t ngt ng,日出是光亮的样子)日,总把旧桃换新符 ”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鲜的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美,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话等,进入 20 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 “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 ”,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 “枝头喜鹊个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 ”,

9、适合春节传达喜气; “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 ”,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两联字数须相等,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 “四海 ”对“五湖 ”之类的词义雷同,更不宜有 “石”对“石 ”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子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感。对联还有一些特殊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 “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 ”,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 “集句 ”。二是 “摘句 ”,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局直接拿来使用,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10、,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香花, 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学家的涌现, 外国人也逐渐学会用汉字来写对联。 据历史记载, 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可这一幅对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和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 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花异葩奉献给世界, 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1.第一段引用几幅名联的作用是什么?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那些知识?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其作用。4.

11、结合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对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进行赏析。答案:1、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联知识的介绍。2、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3、文章运用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诗,这叫“集句”。作用:具体说明对联特殊写法中“集句”的特点。 分类别: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作用:让读者具体清楚地了解对联的常见类型。4、略二、 汉字之美日本人向来自负, 但在中国文学面前却

12、格外地谦恭。 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 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汉字的音、 形、义皆具独特魅力, 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她的发音变幻莫测, 极富音乐性。 四种声调再加轻声、 变调之类已够复杂, 还得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 有人读得悦耳流畅, 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 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曾亲耳聆听

13、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 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 那若有若无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 一诗读完, 听者不禁泪水涟涟 ,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 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 各具风采。 王羲之, 飘逸俊朗;颜真卿, 粗犷豪放; 柳公权, 华美灵巧, 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 小桥流水倘若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难怪各旅游景点在宣传手册上都忘不了写上“ XX 年间,大书法家 XXX 见此佳景,豪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下 XXX 几个大

14、字”之类的语句。 我的家乡盱眙有一处本不出名的小山, 亏了南宁书法家米蒂的题字 “第一山”,近年来竟有不少外地游人慕名而来,让小县城颇有几分自豪。形形色色的美术字更为汉字的形美推波助澜。歌手江涛的 MTV 作品创造 ,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独树一帜, 很有个性。 这些字或扁或圆, 亦庄亦谐, 动静相宜, 错落有致,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古老的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魅力四射。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 “笑” 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 “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 “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

15、就是可以入画的。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平常的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 ”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 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斥, 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 细细品来,汉字的义真是奥妙无穷。汉字之美, 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 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 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醉不知归路” ,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夜深人寂,挑灯夜书。会心之处,不觉莞尔。1.文章写了汉字的哪些美?试简要概括。 (4 分)答:2.从著名话剧演员朗读雨巷的艺术效果上看,汉字的语音具有独特的魅力。依据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