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14253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简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电 力能源消耗急剧增大,能源的紧缺也促使电力系统在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压力下进 行不断的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微电网储能技术就是在面对严峻的能源危机背景下 所开发出来的新型技术。储能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能源的传输 质量和运行稳定安全问题,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技术发电量不足的 缺陷,在最大水平和输出量上保证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工业生产的用电需求。本篇 文章首先对微电网的概念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微电网中储能技术的系统概念,其次 对储能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应用价值也做出明确阐述,最后对微电网中储能技

2、 术的实际应用做出一些分析。关键词:电力储能技术;微电网系统;实际应用探讨 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研究和经济生产的提升必然会伴随着对能源消耗 量的巨大需求。而且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如今我国 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资源紧缺国之一。电力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经济生产的必需能源 之一,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能使用存在 着很多问题,包括电力能源的建设规模、传输的稳定性、能源分配等问题。微电 网当中的储能技术就是基于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一、微电网概念以及微电网储能系统技术分类和特点概述(一)微电网概念内容简述 微电网是属于电力系统当中新

3、型的运行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由多种小型分布 式电源、储能系统、负荷及监控和保护设备所共同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标准 设置,构成具备一定电能负荷的低压电网系统。微电网的优势不但在于能够将分 布式电源的电能进行接入储存并就地利用的优势,而且还能够为大电网和用户提 供稳定的电能输出,更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能优势。(二)微电网储能系统内容概述 微电网储能系统的功能是在微电网中能够不断地进行电力能量的吸收和电能 的释放。以缓解和微电网中供电系统以及用户对电量的需求。微电网当中的储能 系统性能上属于其缓冲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缓解电力需求量对电网系统的超负荷 压力,同时进行电网系统中配置设备的优化以及维持电网稳定运

4、行、电能稳定输 出的需求(三)储能技术的分类以及特点阐述 按照现阶段微电网所使用的储能技术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很多种类,具有 代表性的种类之一是电池类的例如蓄电池、液流电池等,还有利用超导技术的超 导磁能、超级电容器等。其中的电池类的技术特点具有体积小、种类多、电压高 且稳定性强等特点。而且具有极强的循环使用特性,且蓄电池和液流电池的制作 周期较短,性能方面液流电池具有较高的优势。也更加适合应用在大规模的电力 能源储能当中。并且电池类的储能技术设备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能,组装设置也较 为简单,但缺点是电池的放电与充电次数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动态功率的补偿也 较为困难,无法进行电压波动的稳定。而对于超

5、导磁技术在微电网储能系统当中 主要是使用超导线圈的技术来进行电能的储能作用实现的,其主要的特性在于, 电力能源的释放速度快,效率高,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超级电容器技术当 中具备较高的电容量,其电能储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较强,微电网电能储备系统 当中应用优势较大。二、微电网中应用储能技术的作用分析 电力系统在城市当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输电网的稳定运行决定着人们的用 电质量,同时电力系统供电在市场需求当中也承担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压力。随着 需求的上涨,电力系统的供电压力逐渐上升,特别在城市化建设当中,城市建设 所需要配套的公共交通设施,以及正常居民的电力需求极大。根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电力配电

6、网当中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电力供应中断情况较为严重, 对经济城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这一情况下,电网系统的覆盖 面与规模建设质量需要求也在不断的上涨。事实上,微电网是在小范围、小规模 稳定供电基础上应用储能技术以达到电力能源做大效率的避免浪费、提高用电供 应可靠性和电能最优利用率,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力故障事故对人民生活以及经济 生产的经济损失,并且还可以对电力能源进行合理的调控与调度。配合电力系统 进行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1。目前正常情况下,微电网储能技术通常在工业生产 和城市居民集中区域进行配置,确保电力事故发生率的降低以及供电需求的满足。三、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7、一)在储能系统的技术基础上做到配置的最优化设定 微电网储能技术系统运行当中其容量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于电网系统的运 行以及供电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电力系统当中,由于其过电容量偏小, 而造成的多余电量无法实现有效储存问题而导致的电力能源浪费情况,不但是对 经济成本的浪费,也是对资源的无效利用。另一方面,储能设备如果长期处于充 电不足状态会影响其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必须要对储能系统的容量进行优 化配置以及储能系统技术基础上做到最优设定。这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能够节省 大量的成本投入。目前微电网储能系统的配置当中,主要应用的补充方法为差额 补充法。平抑分析法。(二)完善储能系统技术的运行策略

8、分析 微电网储能系统当中系统技术的运行稳定性极为重要。其关系着区域间用电 的安全以及电力事故发生率的降低。也决定了对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和资源的 最大化利用。因此在储能系统技术的运行状态方面必须要做到科学的完善与优化。 首先微电网当中的储能系统在实际的电力能源储存过程中需要格局电力系统电源 的内在运行状态和电能的传输调度,同时也需要根据外部电力输送网络与微电网 之间所进行的电能传输交易2。因此,在并网运行无法满足超负荷电能的要求情 况下,需要进行内部蓄电池的放电设定,以保证电力系统电能的稳定供应。其次, 微电网的储能技术系统当中在稳定运行的前提情况之下电能的负荷需要微电园与 储能技术系统的运行

9、来进行电力能源的传输与实时电能补充,按照这一运行状态 通常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名词为孤岛运行模式,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微电网的电力能 源对电力系统超负荷运行下的电力能源满足补充,同时也能够按照电力系统对用 户进行不同电力能源供应的电力调度供应满足。最大程度上进行用电量的需求满 足。(三)加强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可以从集中控制模式入手,通过对上层调度单元控制器 以及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的方式,来确保储能系统能够实现电力能源的储存 和运行的可靠性。确保电力能源的稳定输出。控制的优化也可以采取自主模式, 自主模式主要是针对于对电力能源供应的快速响应。并做出自动控制调节,最大 的优势在

10、于能够实现并网与独立运行之间的自由切换。相关技术部门必须要加强 对储能系统控制的分析与研究。以实现微电网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以及电力能源的充足供应3。结束语: 由上述文章内容可以看出,储能技术在微电网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电力 能源供电稳定性、能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并且能实现电力能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 提升。相关电力企业研究部门必须要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开发力度, 积极的推广储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际的应用和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储 能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用户用电的安全性, 达到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以及应用水平的最大化,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易江腾,陈浩,郭庆红.大容量电池储能技术及其电网应用前景J.大众用电,2018, 32(08):3-5.2李琼慧,王彩霞,张静,宁娜.适用于电网的先进大容量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7,6 (01): 141-146.程子琦.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A.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 业委员会、亚洲电能质量产业联盟.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 发展论坛:电能质量与高效优质用电论文集C.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 亚洲电能质量产业联盟: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 2015: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