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139627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环境规划概述第一节 根本概念环境影响的特征1一种环境影响2一种环境影响的性质 一种影响可以是好的(对人群有利)或不好的(对人群不利),分别以(+)或(-)表示。 重要的是全面了解哪些人受益,受益的情况和程度如何哪些人受害,受害的情况和程度如何,这类信息对拟议行动的决策十分重要。 一种环境影响可以是明显的或显著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潜能的)。 在很多场合下,潜在的(潜能的)影响往往比明显的影响严重和重大。 在一个环境影响因素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空间分布的特征。例如:城市污水排入河道后,河流中的溶解氧浓度沿着河流发生变化,在离排放口不同距离的断面上,溶解氧浓度是不同

2、的。一种环境影响是随时间变化的,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可以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在拟议行动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影响。一种影响随着时间延续,影响的强度和性质也发生变化。例如,向海湾水域排放台汞废水,海水中汞离子浓度随即升高,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汞离子的迁移转化,海水中汞离子浓度降低,但水域底泥和一些小生物体内的甲基汞浓度增加,形成了不同性质的新的影响。一种环境影响因素引起环境因子变化的可能性和大小是随机的,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特征。例如,有一个城市的污水均匀地排人一条河流,在有些季节的某些日子出现河水的BOD5超标,这种超标出现的时间并不完全呈周期性变化,而是随机的。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可逆影响是可以恢复的

3、:例如施工期打桩噪声,在施工完毕后即消失、复原。不可逆影响是不可恢复的:例如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绿色植被消失,代之水泥或沥青铺砌。一般说,所谓可逆和不可逆影响是相对的;不可逆影响主要是作用于不可更新资源产生的。各种影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转化的。例如排放燃煤废气造成大SO2和TSP浓度的增加而SO2和TSP在一起又会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污染的危害。原发性(初级)环境影响往往产生继发性(次级)影响。原发性(初级)影响是开发行动的直接结果,继发性(次级)影响是由原发性影响诱发的影响。影响的效应是短期的或长期的短期影响常是由行动直接产生的;长期影响常引起继发性影响。一项开发行动常是兼有短期和长期效应的

4、。环境评价概念: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的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分类现状评价 根据近一二年的环境监测、调查资料,对一个区域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及现状进展评定。 它可以近似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探索形成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为该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制订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它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根底工作。影响评价 对一项拟议的开发行动方案或规划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展识别、预测和评价,并在评价根底上提出合理防止和削减负面环境影响的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包含了很广泛的内容,它的评价结论是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这类评价也包括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评价。还有些专家将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评估和审计也

5、归入影响评价的范围。从理论上说,回忆评价和现状评价可以归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按评价的层次和性质划分1.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拟定立法议案、重大方针、战略开展规划和采取战略行动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近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在采取重大行动前也开展了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这里所指区域的范围比国家和地区小。以区域为单元进展整体性规划和开发是近代世界各国开展的重要方式。在一个区域内,将容纳许多建立工程。要协调好区域开展与建立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按照一定的开展战略制定全面的环境规划;而区域环境规划的根底工作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3.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议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6、是为其合理布局和选址、确定生产类型和规模以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等决策效劳的。这类环境影响评价的种类繁杂,数量最大。4.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这类评价的对象是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开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潜能影响。其特点是范围广,涉及应用该产品和技术的广阔区域;时间跨度大,从“立即到长远的未来。5.生命周期评价(LCA: Life Cycle Assessment)“生命周期评价也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是详细研究一种产品从原料开采、生产到产品使用后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即生命周期内的能源需求、原材料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包括包装材料)、产品在消费和报废后的处置中能量和材料的流失及其环境影响

7、定量化。环境规划(必考)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化趋势进展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中必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根据保护环境的需要,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约束要求,如实行正确的政策和措施,确立合理的生产规模、产业构造和布局,采取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和工艺等;第二,要根据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越来越高的需求,对环境的保护与建立作出长远的安排与部署,如确立长远的环境质量目标,筹划自然保护和生态建立等。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关系最

8、密切的有四个局部:l 是人口与经济局部l 二是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构造l 三是国民经济开展产生的污染l 四是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关系密切主要有三个方面:l 一是城市人口与经济,l 二是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l 三是城市的根底设施建立。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表达划和专业规划与环境规划有着严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照环境要素划分l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l 水污染控制规划l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噪声控制规划等3按环境规划涉及的具体内容可分为l 污染控制规划l 生态规划l 自然环境保护规划5按照

9、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制约关系可分为l 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开展的要求,解决经济开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作出的规划; l 协调型环境规划反映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开展,经济开展、环境保护为双重目标; 环境制约型的环境规划充分表达经济开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经济开展的目标建立在环境保护目标根底之上,经济开展受环境保护的制约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历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开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展描述和分析。预测的类型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型预测l 警告性预测指在人口和经济按历史开展趋势增

10、长,环保投资、防治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装备力量均维持目前水平的前提下,预测未来环境的可能状况。其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下限值。目标导向型预测l 目标导向型预测指人们主观愿望想到达的水平。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上限值。规划协调型预测l 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开展所能到达的环境状况。这是预测的主要类型,也是规划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指在充分考虑到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治理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和产业构造的更新换代等动态因素的前提下,对环境质量到达的切合实际的预测。环境规划目标的根本要求1.具有一般开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必须有时间限定和空间约束2.与经济社会开展目标协调l 开展经济与环保投入两

11、种目标都可到达-协调型的环境规划。l 环保投人受经济力量限制,必须降低环境目标-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环境目标必须保证 为此必须限制经济的开展规模或速度,重新布局工业或调整产业构造-环境制约型的环境规划。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l 可实施性主要指技术经济条件的可达性以及目标本身的时空可分解性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 目标应能满足经济社会*开展对环境的要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质量;同时应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l 环境质量指标l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l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l 相关性指标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

12、和执行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等来说,环境功能区划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环境指数和指标法建立环境指数的信息流模型 将大量监测数据转化为少数有规律的指数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提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多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将监测数据变为指数单元,第二层次是将指数单元综合为分指数;第三层次是将分指数综合为总指数。污染指数和质量指数的关系大气环境指数(一)类型 1:评价煤烟型污染的指数 这类指数选用的因子为SO2和颗粒物,用以评北方地区燃煤引起的空气污染程度2:评价光化学烟雾和煤烟污染的指数 这类指数选用的因子一般是SO2 ,TSP,CO,NOx,O3和烃类等,主要评价光化学

13、烟雾和煤烟污染程度。这类指数在西方中纬度地区用得较多。3:评价当地多种大气污染物污染的指数 这类指数在我国用得很多,如*大气质量指数,*大气质量指数选用的因子是当地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例如,*大气质量指数那么选飘尘、铅、 SO2和NO2。五、水质指数一豪顿水质指数第一,选择建立指数时所需要的质量特性,即水质参数值。享有污水处理设备的人口百分比;溶解氧;PH值;大肠杆菌数;电导率;活性炭氯仿提取物;碱度; 氮化物;温度; “显著的污染。第二,根据每种参数确定其评分。第三,定出各参数的加权值。他们拟定的评分标准和权值分别见表。七、土壤污染指数八、噪音污染指数经济学评价法酸雨可使建筑和构筑物的材料受到

14、腐蚀,加速机器、设备锈蚀损坏。这类损失可以直接计算其费用,也可采用为了保护材料减少腐蚀和延缓机器损坏所需增加的防护费用折算。空气污染对人群*影响的损失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如果以受污染地区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因而减少劳动力所创造的财富,那么是可以用货币估算的。减少水土流失可以保持农作物产量,因此,恢复植被和植树造林、改坡地为梯田使农作物增产的效益减去改造土地的费用,可近似认为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效益。工厂排放废水污染了水体,造成渔业减产那么渔业减产的损失可相当于废水处理所获取的效益。一、根本原理1:效用、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效用是一个人通过消费商品或效劳所得到的需求上的满足。在一定的范围内,一个人消费得越多,他的总效用水平超高。它说明了商品或劳务对个人的使用价值,也代表着个人取得的效益,但当消费量超过一定时效用降低。(2)边际效用是效用随消费量而变化的速率,它与单位时间内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量有关,也可以说是消费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收的效用,可用效用曲线的斜率表示外部性1定义:当一个厂商或个人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影响,而后者并没有为此付费或得到补偿,那么前者的行为产生了外部性。2分类: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生产性外部性消费性外部性3环境外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