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134410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初步设计说明范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市XX区10号地西部,该地段南临XX大街。主要功能 地上为综合办公用房,地下为停车库和餐饮用房。建筑的长为63. 60m,宽为42. 00m,总高度为69.900m。地上17层,地 下2层。广4层层高为4. 80m, 517层为3. 90m, 18层为3. 50m;地下一层 层高为4. 80m,地下二层为4. 80m。主要结构跨度为8. 40m,6. 60m和13. 20mo 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2. 设计依据2.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2. 自然条件:2. 2. 1.基本风压为 0. 50KN/ni

2、2 (n=50);2. 2. 2.基本雪压为 0. 40KN/ni2 (n=50);2. 2. 3.抗震设防烈度为1度(0. 15g)o2.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11-28提出的建 设发展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号KC2011E373)进行结构初步 设计。2. 4.建设单位提供的人防设计批复文件等书面要求。2. 5.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2. 6.本工程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如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3、-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8)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 建筑分类等级3. 1.建筑分类等级见表3. Io表3.1建筑分类等级序名称等级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2地基基础

4、设计等级甲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4抗震等级地上及地下一层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地下二层及以下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5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甲类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常6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核6级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一类耐火等级一级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 1.楼(屋)面活荷载见表4. Io表4. 1活荷载标准值序号何载类别标准值(KN/H12)序号何载类别标准值(KN/H12)1上人屋面2.007卫生间2.502不上人屋面0.508设备间、电梯机房7.003办公室2.009变配电间、水箱间10.004会议室、休息室2.0010汽车库4.005商场3.5011土 0

5、.000楼板8.006楼梯、走道2.5012注:其他未列项目见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4. 2.风荷载4.2. 1.地面粗糙度为C类;4. 2.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0. 741. 45;4. 2. 3. 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 40o4. 3.雪荷载4. 3. 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1. 0;4. 3. 2. 屋面小塔楼周边2h (h为小塔楼高度)范围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为2.0;4. 4.地震作用4. 4. 1.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5g;4. 4. 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 4. 3. 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4. 4. 4. 场地特征周期为0. 75s;4. 4. 5.结构阻尼比

6、为0. 05;4. 4. 6.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 12;4. 4. 7.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 72o4. 5.温度作用及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设计参数4. 5. 1. 温度作用不作定量计算;4. 5. 2. 抗浮设计水位需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4. 6.人防地下室结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见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有关规定。4. 7.建筑隔墙墙体自重见表4. 7o表4. 7建筑隔墙墙体自重表序号墙体材料自重(KN/m2)序号墙体材料自重(KN/m2)114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1.80324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2.66214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2.2041

7、20厚蒸压灰砂砖3.08注:建筑隔墙中旦荷载标准值包括墙体双面抹灰各20mm厚。5.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5. 1.结构缝的设置:本工程纯地下室部分和高层部分之间建筑荷载差别较 大,存在一定的沉降差异,但基础持力土层的压缩模量、回弹再压缩模量 较高,经初步计算分析,两部分的沉降差较小,本工程不设沉降缝。本工程地下室部分较长,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并方便施工,设置一道 后浇带。5. 2.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5. 2. 1.竖向承重及抗侧力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等情况,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5.2.2. 楼盖结构体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

8、以及建筑物 的总高度、层高和结构跨度等情况,本工程采用现浇楼盖。地下部分(包括-o. 050楼板)为主框架梁板楼盖体系(不设次梁),地上部分采用主次梁 板楼盖体系。5. 3.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由于中庭楼板开洞面积较大,必须采取加 强中庭周围楼板的刚度及配筋,同时加大部分边梁的截面尺寸等措施,提 高建筑物的结构整体刚度。5. 4.抗浮措施: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未明确提出抗浮设防水位,初步设 计暂按近35年最高水位31. 400m。5. 5.其他:基坑开挖前应对相邻道路和地下管线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 要时采取防护措施。6. 地基基础设计6. 1.工程地质情况6. 1. 1. 场地、地形:本工程场区地形基本平坦,6. 1. 2.地层土质概述:6. 1. 3.地基无液化土层。6. 1. 4.标准冻深为0.6m。6. 1. 5.地下水情况:6. 2.基础选型说明:6. 3.基础埋深和持力层情况:6. 4.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6. 5.本工程不存在相邻既有建筑物影响问题。6. 6.其他:为了控制内外温差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施工中应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7. 结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