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13250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级文明城汇报材料 - 华声在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自县创建州级文明县城工作情 况 汇 报(2006年4月6日)中共蒙自县委副书记 伍刚尊敬的州级文明县城检查组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中共蒙自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莅临我县检查州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州文明委长期以来对蒙自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深切关怀和大力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我县已于2003年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县城,根据红文明委20055号文件要求,州级文明县城无论任期是否已满,都必须重新申报。为巩固原来所取得的创建成果,努力把蒙自建成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优良、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为将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打

2、牢基础,作为滇南中心城市核心片区和新州府驻地,我县积极开展争创州级文明县城活动。两年来,蒙自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州府迁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滇南大通道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大好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使蒙自县城的文明进程得以飞速加快。先后获得了“省甲级卫生县城”、“云南省第七届双拥模范县”、“省级平安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石榴之乡”、“中国西部最具特色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果的取得,为蒙自的大改革

3、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蒙自县情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处于红河与南盘江分水岭上,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县国土面积2228平方公里,辖7镇4乡,86个村(居)委会,691个自然村,9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万,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壮、回等19种少数民族。城市人口15.5万人,城市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45%,建城区绿化面积4.91平方公里,绿化率达33。蒙自建县已有729年的历史,是云南近代历史名城和全国军事重镇,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曾诞生云南第一个电报局等诸多第一。蒙自区位优势突出,土地宽广,气候宜人,矿藏丰富,

4、特产荟萃,拥有我国第一大银矿白牛厂银多金属矿,是享誉神州的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和石榴之乡。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27.12亿元,增长51.1;社会消费口零售总额8.2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3.3亿元,增长24.3;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2029元,增长10.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283元,增长16.5。二、创建文明县城的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州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头号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认为,当今世界,城市之间的发展竞争,外在的是经济和科

5、技的竞争,而内在的则是文明的竞争。唯有高度的文明,才能从根本上支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保障物质文明的进步。城市是三个文明建设的“窗口”,其形象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素质和地区的形象,反映着文明程度的高低,蒙自县城的形象代表着县委、县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使为广大市民有一个文明、开放、整洁、优美、有序、现化气息浓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体现,也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顺民意、赢民心的大好事。基于这样的认识,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县城环境整治作为着

6、力点、以提高城市品位作为根本点、以提高市民素质作为落脚点,着力于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一创建文明县城的指导思想中,贯穿了“构建滇南之心,打造魅力蒙自”的主题,以此推动文明县城创建的全面开展。为了加大创建力度,县委、县政府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组织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范华平、县长陈强为总责任人,县委副书记伍刚为常务副组长,县委宣传部长张啸林、副县长高宝云为副组长,县建设局等30个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的“蒙自县创建州级文明县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7、及城市建设、环卫建设、诚信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5个专业创建组,从组织上保证创建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人手。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县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2005年州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的通知,县委办下发了关于州级文明县城创建任务分工的通知通知对创建工作职责、任务进行了分解。县委领导还与各专业创建组鉴定了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城区各单位、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了责任人,使整个创建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形成创建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在今年县文明委一次全会上,县政府副县长高宝云还作了专题动员讲话。为保证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贵

8、在投入的方针,把创建文明县城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创建经费10万元。县委认真落实县文明办3人编制,2005年配备了文明办主任。由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整个创建工作真正做了“四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创建措施到位、经费落实到位。(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人是城市的主体,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没有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就没有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所以,我县创建文明县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市民素质上下功夫。一是用教育引导人。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先教”活动,以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带动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

9、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玉皇阁、蒙自北站等城区显著位置设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永久性标语,投资1.5万元,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设置创建宣传标语街道路牌52座,在公交站台设置文明用语灯箱广告50块。县委、县政府编制了蒙自县文明公民简易书签在全县范围内发放。县文明委发出了争创州级文明县城倡议书,印发了1万份,并在县电台、电视台刊播倡议书内容。二是用活动激发人。通过开展“蒙自大发展,我们怎么办”论文征集活动,“滇南之心,魅力蒙自”演讲大赛,摄影比赛,“弘扬主旋律,塑造新形象”学、评、颂、讲、展系列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学文明语言、学礼仪知识、学行为规范、学法律常

10、识,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在活动中教育群众、感染群众,提高创建的实效性。三是用责任规范人。完善“门前三包”、“摊前三包”等责任制,让广大市民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养成习惯。通过宣传教育,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市民乱穿马路和闯红灯、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垃圾、损毁公共设施和街道花草树木的现象少了,主动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方便的人多了,全县呈现出 “争做文明蒙自人,争创文明蒙自城”的良好局面。(三)加强城市硬件建设,打牢创建基础两年来,我县抓住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和州府迁移等机遇,围绕创建卫生县城工作,举全县之力,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1、,以大投入换取大变化,提升了城市品位,树立了城市形象。投资3.8亿元,建成城市道路68条,总长58.83公里,在建道路28条,总长11.83公里,全县城市道路达125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天马路、银河路、凤凰路等主干道构成的“六横五纵”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同时,投资1.6亿元对原来的城市道路进行改造,完成了天马路、银河路、南湖环路等六条城市主干道的改造,天马路、银河路设置了残疾人通道。建成区内天马路及西延线、银河路三条主干道有路灯755盏,亮灯率100%。城区内现有灯控路口20个(含5个电子监控路口)、各类交通标志547块,出租车招呼站46个,公交站点64个,公交线路9条70余公里,公交车60辆

12、。通过改造,六条道路实现了供水、雨污分流排放、强电、弱电、城市道路电视监控系统等系列管网入地改造。投资1000多万元,对15条城市次干道和背街背巷进行综合改造。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成日供水能力达2.5万吨供水厂一座,完成了城市弱电管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日供水6万吨供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快速推进。同时,对城区道路的果皮箱进行重新设置和更换,设置果皮箱600多个,淘汰了原来的铁皮箱,使之更好的与城市形象协调。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投资3.33亿元,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拆迁面积11.63万平方米,开发规模27.06 万平方米,旧城面貌焕然一新。认真抓好“三圈”绿化。第

13、一圈是面山绿化,城市四周完成面山绿化6.27万亩。第二圈是城郊绿化,部署种植石榴、大枇杷、小红枣等经济林果10多万亩。第三圈是城区绿化。植树25万余棵,种植草坪20多万平方米。同时,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了城市森林公园、南湖公园景观改造、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等工程项目。(四)健全城管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思想,2005年修订了蒙自县城市管理暂行办法,狠抓市容市貌环境整治。认真研究确定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抓重点、难点、抓死角,使城市道路整洁、集贸归市、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环境卫生质量逐年提高,城区现有垃圾桶250只,果皮箱600只,收运垃圾

14、人力三轮车51辆,公共厕所61座。生活垃圾、粪便的清理、清运,实行密闭化运输,不污染道路和环境,对危险垃圾和医用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同时,积极动员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县内尤其是南湖湖面、城市出入口等地域治脏和清理“白色污染”活动。聘用清扫工400人清扫新老城区主次干道108条,实行主次干道巡回全日保洁制,对州行政中心区域实行24小时监控巡回清扫保洁,日产日清城市生活垃圾120余吨,年清运粪便300余吨,垃圾清运率和垃圾、粪便简易处理率达100%。城区公厕、单位厕所管理实施专人负责,定期消杀打扫,保持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及时维修破损路面,疏通下水道,补修缺损的阴沟盖板。对临街建筑作业,严格围栏操作

15、,文明施工。坚决取缔城区所有占道经营的摊点和以路为市的辅助市场,还路于民。规范管理板车、三轮车,禁止沿街乱停乱放。加强城区绿化管理,严厉打击破坏城市公共设施行为。对新老城区的路灯进行经常性检修,以保证灯光亮化效果。加强对责任区域门前“三包”工作的监督落实,对在城区道路乱停乱放车辆,乱摆摊设点,乱堆放杂物、乱倒垃圾、乱贴广告宣传品进行整治,做到座商归店、摊担归区、停车归点、集贸归市、张贴归栏,对违章现象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取缔、清除和处罚,2005年共查处乱堆乱倒乱扔果皮、纸屑360起,处罚运输工程渣土影响环境卫生的20起,燃放烟花炮竹12起,其中说服教育5000人次,共处罚450余人次,处罚金额

16、2450余元。严厉打击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的行为,共立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犯罪案件7起,破获7起,破案率100。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涉案金额近15万余元。(五)创造优良秩序,确保社会安定为把蒙自建成环境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县委、县政府把民主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展以创建“平安蒙自”为主题,以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两年来,全县共培训普法骨干91期8900余人次,编印普法宣传材料133期1.3万份,编演法制节目68个,开辟电视台法制栏目两个60期,举办少数民族语言151次,放映普法宣传片35部52场次,举办法制展览58场次,开展法律咨询5400人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7场。两年来,我县公安机关强化情报调研和隐蔽力量建设,公秘结合,积极开展专案侦查和公开查缉,不间断扫荡零星贩毒活动,全力开展堵源截流。先后组织开展了“遏制毒品”、“天网会战”、“灭蝇”、“扫毒”等系列禁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