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13097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验谈:如何一个月考上公务员 1行测先说行测吧,行测基本考察的不是知识,他与事业编考试的本质差别在事业编考的是你知道不知道,而行测考的是你会不会,行测主要考察你两大块,一个是五大模块的五种能力,另一个就是压力测试,省考在压力上不算太明显,国考比较明显,130或135道题,明知道大家都做不完,为什么不少点,让大家拼正确率,因为国家知道,出题人知道,这里面的东西,在日常很难用到,能力体现出来就够了,不需要你全对,所以他更侧重你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怎么样去取舍,在120分钟内怎么能突出你自己,通过扬长避短来取得更高的分数,所以复习也要有侧重点,这算个引子,和大家说说,我对行测的理解,好让大家对我接下来

2、说的东西能够接受。下面开始分模块说一下,因为已经考完上岸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对有些东西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这个帖子不说东西,说的是,在剩下的30天复习什么最有用,考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才能得到多一点的分数,我的申论不好,在申论上本来有点东西,但我自己都怀疑到底对与不对,因为我并没有在考试中得到印证,到时候姑且一起说说。附本次国考分数:行测81.9,申论58.5,不过今年申论地市给的分比省部的要低的多,我朋友中考省部的都在62左右,地市的都在50-55之间。我说的顺序从简单到困难 常识 言语 资料分析 判断推理 数量关系 申论常识判断常识判断 所占时间:0-5分钟难易程度:所占分值:0.4-0.6常

3、识判断考察的是一个人应知应会的东西,但说实话,他考那些东西是个人都有很多不知道的,但一个人如果不复习,以自己的日常思维去判断里面的东西,大概会有一半左右正确,所以这并不是一个需要我们在复习时大量关注的东西,我第一次复习的时候没事爱逛论坛,还有上一些辅导班时候总会有些人问时政是考那些,常识谁能给我一份最全的,还有那些什么40000道最全常识,整理的人很辛苦,但那就不是人能看完的。每年常识考察的比例都在变化,在08年以前,法律为主,但这对不是法学专业的人不公平,所以之后法律逐年减少,但仍是非常重要的模块,如果你想把自然,人文,科技,历史等等都想看到,可以,但需要非人的毅力而且投入与获得是不成比例的

4、,我们要做的不是拿满分,而是尽可能多的将可以拿到的分数拿到所以我的做法是在常识主要复习以下四点:1、时政。时政是考察的一个很重要点,他包涵所有的常识模块,因为科技上的新闻就考察了你科技,人文上的新闻就考察了你人文,出题人怎么想起要出这么个题,某种程度上说,是时下一个比较热得话题引出出题人的一个知识点。时政怎么看,百度上搜“时事政治”有2个网站,一个是时事政治网,一个是时事政治一点通,两个网站的东西都一样,按月总结的,看那个就行,看去年和今年前3个月的就可以,只看国内新闻,看得时候不是你知道发生这么个事就行了,一定要注意看数字,看人名,那年国考不就考了蛟龙号潜了多少米吗,这些有代表性的突破性的数

5、据一定要记住。2、马哲:哲学这个事业编考的非常多,在公务员中也有涉及,还有那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3、法律: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内容少,很重要。刑法民法,真正我们通过我们起码的标准衡量不了的知识点很少,我记得好像有什么无因管理什么的,浏览复习书上的你就会发现,大多数我们通过自己常识都能判断他犯了什么罪或者违了什么法,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是,过失杀人故意杀人那里的一些区分,这个稍微有点绕,其余的浏览。至于我们公务员最常用到的就是行政法,最爱考,也最难,非常绕,不好理解,重点看,看书看视频,尽量都弄懂,爱考4、十八大:你们懂得,看一些新提法,比如美丽中国,

6、五位一体,政治体制改革等等,看一些解读里会提到一些新提法的总结,还有在这里一起说一下十八大报告里的一个东西,在前几段貌似是第三四段,是胡哥提出的我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一个申论和面试经常用到的东西,题目问到问题,基本逃不出这些,整个申论材料的话题也基本在里面,重点看一下,记一记,到时候会让自己的语言更规范。至于其他历史地理自然科技什么的,想看可以,但不推荐去浪费时间。考的也少。忘了解释为什么时间是0-5分钟,常识会就会,不会就是蒙,看再久也不会,所以发下卷子写完名字就开始看,争取在开始考试前解决,有的考场监考变态,一般考场对翻题看不管或者只是口头上让你合上。言语理解言语理解 所占时间:30分钟

7、左右难易程度:所占分值:0.8左右言语理解是最难复习的一个部分,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储备的东西,很多东西需要你通过你的积累来判断排除,但话又说回来了,我们都是在这个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差距有但也不会很大,所以这部分我从两方面说一下第一是积累,积累需要你去看背一些东西,到网上搜一些近义词的辨析,易错成语的辨析看一看,这是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没事就看几眼,对你考试和工作都会有用的第二是做题,做题本身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题中有很多常用到的成语或词语,有的时候这个词是作为正确选项出来的,有的时候是作为干扰项出现的,所以做题本身能够培养语感和积累词语言语题:辅导班一般都分的比较细,我这个人比较粗枝大叶在我看

8、来一般就是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逻辑填空的做题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一道题你要学会排除,不要去纠结找一个你觉得一定正确的答案,语言是门艺术,很多时候即使我们看到正确答案也觉得不太通顺,没关系,你要通过你的积累,你的逻辑把明显错的排除出去,答案就出来了。考虑一个题我觉得从以下三个方面:1词语本身 要注意这个词语本身的侧重点和语义的轻重,根据题的语境要选择合适的词语。2色彩意义:判断出词语的褒贬 书面还是口语 主动还是被动。3语法 主要是关联词的搭配和一些固定搭配要注意。片段阅读要注意的:看好题目问的什么:问的主旨就总结主旨,不要去加入自己的理解,问的意图就要既答主旨又要简单的推断。在需要注意的就是复习的

9、时候重点看下关联词,因果递进条件转折等等,在一个复句下在哪个关联词后面或前面是重点,并加强做题联系,让自己在看到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关联词,并通过关联词第一时间找到重点在哪。其他的代词题,观点题较少而且难度不是很大,这里就不说了言语的篇幅最大,它也费时间,费在思考理解上,这个速度可以提高,多做题,找语感,找题感,国考是四十题,一定把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关于做题的顺序问题我会在最后说明资料分析资料分析 所占时间:20分钟左右难易程度:所占分值:1分左右资料分析是整个行测考试的重中之重,我常用一句话形容:得资料分析者得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分值,他和逻辑还有数学都是1分,第二,他没有什么难

10、度就看你能不能沉下心来计算,认不认真,没有太大技术含量。虽然很重要但要说的东西却没有太多,因为只要看过书的人都知道方法,而且都觉得这种题不是太难,但我有2点要提醒大家:第一、一般每道资料分析题有4个小题,如果你做题快,而且那道题比较简单,你可以上去就4道全做,如果不是,那么只做前三个,看一眼第四个,太难就直接过去不做了,因为第四题是一个判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或者错误的,代表你最少需要算一遍,最多要算4遍,运气好A就是对的,万一要是D呢,5分钟过去了,太不值了,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第二、切忌眼高手低,什么意思呢,看这篇文章的考友们,都看过书,还有不少上过辅导班,书上也好,班上也好,都会教你各种速

11、算技巧,什么估算法啊,差分法啊,插值法啊各种法啊,然后他会领着你做几道题,你会觉得是啊,是很简单啊,题是真题没错,但那是最符合那种方法的题,真正的考试不会那么巧,让你一眼看出用什么方法好,所以做题,大量做题,我们的计算习惯是我们十几年养成的,我们在考场紧张求稳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的选择最笨也是最稳妥我们最习惯的计算方式,而不会想到用一些技巧,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我们可以通过大量做题,将技巧真正学会,学通,在考场能涌出来。最后在强调一下,资料分析是重中之重,他不是简单的计算,一定要多练习,数学可以不练,但这个一定要练。判断推理判断推理 所占时间:40分钟左右难易程度:所占分值:0.6-1.0判断

12、推理可能大家觉得很难因为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我在这里依然要说一句,有的题型是通过复习可以快速提高的,有的是需要靠积累和悟性的需要重点复习的就是逻辑判断需要做题来练习的是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做题时候体会下你的想法与题的答案不一致在什么地方,不断改进自己的思路,去迎合答案,使自己的思维适合答案来提高正确率,这两个题型都没有什么便捷的方法最为纠结的就是图形推理,在这里把它和数字推理一起说一下,我当初花大力气复习过着两个推理,我整理了2张表,按照自己的思路从哪些方面去找规律,拿图形来说,先看数量,点线面的数量,再看位置从哪几方面看啊,但真正做题的时候发现,你要是给我个十分八分的,我应该基本都能做出来一

13、道,但这是考试,除了一眼能看出来是数量或者位置或者样式的具体哪一类的题我会有时间做,其他的我想了一分钟,实在没法给他太多时间去一样一样的试验,有的时候状态好,一眼全能看出来,状态不好,一个都看不出来,这就是考试,有太多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且这样的因素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态,进而影响整场考试,所以对于这两个题型,我的观点是学会放弃,复习时必要的,把一些基础的方法掌握,如果你是第一次考复习刚开始,时间不多了,那么这两个题型,把书看一遍,在做题时候尽量去做,不会就过,做完对下答案,记下这种情况就行,如果你是一个老手,需要复习的已经不多,那么可以和我那样,按思路整理出来,通过不断练习找到感觉,我当初练了

14、10几套题的数学和判断推理时,后期正确率很惊人,在后面复习申论几天断了,然后再做整套题时感觉没了,经常看不出来,我不知道怎么说这种感觉,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做题的激情和感觉吧,山东的考生应该懂得。这是数字和图形推理我放在一块写的东西,这是我的取舍,大家自己衡量下面说下复习的重点逻辑判断翻译推理:你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关联词学会画箭头,每种关联词是前推后还是后推前,把所有的箭头在题边上自己画出来,然后把可以连的连接起来,然后看选项就出来了,需要练习,要看到关联词第一时间反应出来是哪推哪,题目很容易就出来分析推理:就和推理案情一样,如果你做题,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其实答案确实和题干相符合,但却不能通过题干推

15、出答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题干并不完整,给你的信息不是全部,不可能推出唯一答案,这种题很多,但一样可以做出答案,靠的是什么,排除法,你通过每个条件去排除一个选项,不要去自己不停的推理,得出一个正确答案,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经常推不出来,通过提示不断排除,把最后剩的答案去和题干对,对上了就ok了啊,切忌不要纠结。日常推理:日常推理说两个方面。第一做题的一些原则和常出现的陷阱。原则:可能性的前提,只能退出可能性的结论,就是说答案中出现一定啊肯定啊绝对什么的一般都是错的;主题要一致,经常有些答案看起来很正确,但与题干讲的并不一致,他把其中一个不重要的概念拿出来了,这样的选项一般也是错的;还有就是宏观的

16、选项一般不要选,因为这种选项一眼看出来没错不说,与题目关联不大,通常宏观选项本身没有问题,但选项中一般会有一个与题目更相关的具体观点。第二说比较纠结的加强和削弱,因为题目一般都问最能加强或削弱的,所以就有加强和削弱的程度之分,记住一个顺序加强顺序论点论证论据。削弱同理类比推理:如果你不擅长做这种题,那么造句吧,虽然有时候并不正确,但正确率80%是没问题的,尤其是三个词的类比定义判断就不说了,这看个人理解数学运算数学运算 所占时间:10分钟左右难易程度:所占分值:1分左右数字推理我在图形那已经说了,在这里就不说了,直接说数学运算,整个的行测很像智力测试,数学是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部分,并不是说他又多难,小学奥数嘛,能难到哪里去,但放在考试中,平均53秒一道题的情况下,数学这一道题就显得很难了,难在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思考,所以我又要开始宣扬我的理论了,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