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13096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苦难谱写欢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中叙事、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的写法。2、品味本课中的精彩语言。3、体会贝多芬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品味本课中的精彩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的伟大精神。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欣赏以下两首音乐,说说它们的歌名以及其作者。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805 年, 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这部编号为 67 的交响曲 , 又称命运交响曲 ,这是因为作者对他的学生辛得勒提到这个乐曲的开头四音符时,说过“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而得名。“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社会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 , 贝多芬号召人们起来和“命运” 抗争 , 激励人们同封建势力搏斗。 这是一首壮

2、丽的充满英雄气概的篇章, 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欲以斗争赢得自由 , 希望摆脱苦难 , 走向光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命运交响曲”自公诸于世后 , 一直鼓舞着人们进行各种斗争的勇气, 至今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第九交响曲 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 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 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 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 “世间最伟大的杰品” 。 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人类的进化、 形成, 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 达到一个平等、

3、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总和。二、贝多芬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vanBeethoven , 1770.12.16 1827.03.26 ),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 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 首带有编号) 、 10 部小提琴奏鸣曲、 16 首弦乐四重奏、 1 部歌剧、 2 部弥撒、 1 部清唱剧与3 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

4、园交响曲 、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 ,歌剧费黛里奥三、罗曼罗兰作品简介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 ,包括群狼 (1898) 丹东(1900) 七月十四日 (1902) 等剧本 8 部; 3 部英雄传记: 贝多芬传 (1903) 。 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 ( 1919 ) ,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 母与子 (旧译 欣悦的灵魂 ) 四部: 阿耐蒂和西勒维 ( 1922

5、 )夏天 ( 1924) 。 母与子 (1927) 女预言家 ( 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 1931 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保卫和平的活动, 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 母与子 (旧译 欣悦的灵魂 ) 四部: 阿耐蒂和西勒维 ( 1922)夏天( 1924) 。母与子 ( 1927) 女预言家 ( 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 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 一文, 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

6、的文艺战士。四、研读课文,把握内涵1、课文节选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明确: 贝多芬悲惨与温馨的童年; 深受大革命精神的鼓舞, 斗志昂扬的青年; 耳朵失聪后,贝多芬经受肉体和情感双重折磨。2、课文节选部分讲了贝多芬遭受了哪些苦难?17 岁时母亲病逝、父亲酗酒、家庭贫困、少年时代就过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患耳疾导致双耳失聪、爱情失败。3、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3 ) :贝多芬悲惨与温馨的童年。第二部分(4-6 ) :贝多芬深受大革命精神的鼓舞,斗志昂扬的青年。第三部分(7-14 ) :耳朵失聪后,贝多芬经受肉体和情感双重折磨。4、阅读本文后,说说贝多芬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怎样表现出来?明

7、确:( 1)悲剧式的愁苦、忧郁,坚强不屈,敢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质。( 2)表现在对生活、对疾病,对命运的抗争和音乐的创作上。5、在文中作者把哪些表达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并举例说说好处.明确:( 1)叙事、描写、议论、抒情( 2)把陷于苦难深渊的贝多芬奋斗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奋力表现一颗不屈灵魂的搏斗和生命意志力量。五、品味语言1、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童年生活的同情。“一开始”指贝多芬从童年起,他的人生就非常地悲惨,没有家庭温情。父亲是个无才华而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 母亲是个女佣, 丧父后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父亲用暴力使贝多芬学习音乐。他年少时就得为物质

8、生活而操心,想法挣钱吃饭。2、然而苦痛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因耳疾遭受痛苦的同情。这是拟人手法。苦痛像怪人已经敲响了他的门,苦痛缠住他之后就不再离去,永不消失。3、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希望。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的理解和赞扬。贝多芬虽然受耳聋的折磨, 但他仍然渴望过幸福的生活, 渴望疾病能够治愈, 他和健康人一样,渴望得到爱情,对生活充满希望。正是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使贝多芬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乐曲, 为人类音乐事业留下宝贵的遗产。六、拓展延伸1、再次播放第九交响曲 ,学生默读课文,细细体会交响曲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欢乐的情感。2、班级讨论: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音乐大师?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什么?七、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傅雷翻译的名人传 。2、以贝多芬为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班级内展览、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