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12912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检阅台。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理解词语,判断正误。(1)寥落:荒凉冷落。( )(2)四周星:四个星期。( )(3)零丁:即“伶仃”,孤苦无依的样子。( )(4)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5)汗青:代表史册。( )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_(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_3下面是对诗句内容的概括,请补充填写。首联:回顾自己的_和_的经历。颔联:真实反映了当

2、时的_和_。颈联: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_和己遭_而战栗的痛苦心灵。尾联:写出了_的壮烈誓词。4这首诗的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2. 课内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三万里河”指的是()A.黄河B.长江3“五千仞”形容山()A.很高B.很大4“王师”指的是()A.南宋朝廷的军队B.金兵5前两句正确的朗读节奏是()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6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1)陆游是南宋著名的

3、爱国诗人。(_)(2)“三万里河”中的数字是实指,写出了黄河之长。(_)(3)这首诗以“望”字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_)(3)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强烈的控诉。(_)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_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_3. 阅读理解。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的青山,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了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3)诗人用“”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4)这首诗表达

4、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注释)土膏:指肥沃的土地。一饷,片刻。饷,通“晌”。鞭笋:细长的竹笋。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

5、”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3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散曲的题目。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1这首小令共写了哪几种事物?_2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_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村,更显出环境的幽静。C.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

6、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4用自己的话说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_6. 读诗歌,回答问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7. 按要求完成练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哪一个字贯串全诗始

7、终?作者是如何描写喜悦之情的?_2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3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8. 古诗阅读。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从首句我们可知,诗人的家乡在_,从_到诗人的家乡只隔着几座山。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_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_4运用合理的想象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至少用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8、、衬托手法中的两种,120字左右。_9.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芰(j):古书上指菱。蛩(qing):这里指蟋蟀。1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_。2找出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两句诗:_,_。3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_10. 课外阅读。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似_() _()2“绿丝绦”指的是_,“剪刀”指的是_。3诗中描写柳枝的诗句是_,写

9、柳叶的诗句是_,设问句是_。4请你再写出一句与柳有关的诗词或俗语。_5自古以来,除“咏柳”外人们都,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悄趣盎然的柳文化。你还知道柳文化中的什么内容,试举一例。_11. 课内阅读。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1682)年,时作者随康照帝出山海关。榆关,即今山海关。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_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_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_4词中的一程一

10、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_12.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_。_,唯见长江天际流。1把上面的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他被称为“_”。3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_送别好友_去_,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之情。13. 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_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14. 诗文赏析,韵无穷 。长 相 思山一程,水一程,_,_。风一更,雪一更,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