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12901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太原龙潭公园调查报告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太原龙潭公园调查报告调研内容1. 调查对象:太原市龙潭公园2. 调查方法:现场记录3. 调查内容:游人在公园特定环境下的行为4. 调查目的:人们喜欢怎样的公园环境,进而从人们的喜好,提出改进公园的设计和设施5. 调查时间:2009.8.20和 2009.8.22二公园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1、公园地理位置及简介龙潭公园地处太原市城坊街28号,位于新建路与旱西关交叉口处,属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集园林自然风光,市民休闲旅游, 社会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 包括黑龙潭南北湖及周边地区,南北长1000余米, 东西宽52

2、0米,占地约40公顷, 18.74公顷的宽 阔水面,更是增添了这一园林的灵秀之气。龙潭公园的前身是太原动物园,现在的龙潭公园是2003年初动物园搬迁到东山卧虎山公园在其旧址上新建的。为免费开放的开放式文化生态公园。图1太原龙潭公园总图2、公园的基本设施作为龙潭公园最主要景观的龙潭广场,中心放置着为纪念太原建城500周年而铸造的标志性 建筑春秋大鼎。这尊大鼎,体现的不仅在三晋的包含的“一言九鼎”,诚信经营的特有气质,更是 为这一大型园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春秋大鼎是以1988年出土于太原市南郊金胜村的春秋时期第一大鼎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铜镬鼎 为原形,按比例扩为鼎口直径6.25米,高5.497米,

3、重20.03吨的大鼎。其在形象及体量上充分 反映着龙城太原2500年的历史文化及地位,表达了太原在新世纪开拓发展的精神。配合春秋大鼎而建的龙潭广场占地8000余平方米,由中心鼎台、南北漫步道等组成。鼎台总 高2.5米,象征太原古城2500年的历史,采用外方内圆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其中内圆由年轮记 事的方式构成,24条轮辐镶嵌24块铜板,分别记载着晋阳城自公元前497年建城以来发生的24个 重大历史事件,也象征着一年有24个节气。鼎台分三层,分别上三、六、九步台阶,取步步升高 之意,蕴含着太原未来的美好前景。“湖不在深,有水则灵。”凝重的春秋大鼎在这大片的黑龙潭湖水映照下,使龙潭公园的气质更显得

4、浑然鼎立,刚柔有加。图2龙潭公园春秋大鼎图3黑龙潭湖黑龙潭湖分北湖和南湖两个部分。这一水域不仅是整个龙潭公园的“心脏”,同时还是太原市 城西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龙潭公园主要景点无论是龙潭广场、绿洲植物主题景观区、儿童活动区,还是西门广 场、龙吟岛、戏水廊、亲水平台等,无不与这一片水域息息相关,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息。绿洲植物主题景观区位于公园北部,占地三万平方米,是龙潭北湖区域最大的陆地区域。这 一区域三面环水,以植物及地形为造景要素,潺潺小溪为重要景观特征,区内假山、花架、瀑布、 喷泉、景桥、景亭等点缀其间,标准网球场可供比赛、可供健身。举目远眺,太原最富代表性的现 代建筑尽收眼

5、底,湖光绿树让人心旷神怡,从而塑造出一片龙潭生态绿洲。龙潭公园的园林特色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植被。公园种植规划东部景区以大片风景林为主,草坪景观只在林缘部分点缀应用,景区植被规划 表现为背景林在外围环境,林荫带、色叶林、草坪相互穿插、有机结合的特点。西部景区以体现景点要求为主,多运用高大的国槐、合欢、柳树和繁花似锦的花灌木如海棠、 牡丹、丁香等寓意咏诗题材植物,既可使景观富于变化,又可使游人体会到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 植被这一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创造本区幽闭与开敞强烈对比的空间特色。图4龙潭广场锻炼的人彳门图5龙潭公园景观喷泉经过几年的发展,龙潭公园园林绿化已经初具规模,绿地面积由改建前的2

6、4717.36平方米, 扩建到如今的185092.5平方米,植物品种由扩建前的61种增加到120种,植物数量由扩建前的 52491株增加到498586株。园区内硬化面积达到了54989平方米,铺设道路16911平方米。龙潭公园的规划建设以“龙水生态”为主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结合,突出地 域文化内涵同溪水景观特色的全面融合,形成了龙潭公园独特而富有变化的“一湖水、一片绿”的 生态造园景观。三调查内容及记录由于龙潭公园较大,笔者挑选了公园几处有特色的景点进行调研,除此之外,为了能较准确地 反映公园的游客使用状况,笔者在两天的相同时间段进行的调研,记录如下表: 项目时间调查行为内容人数性别比

7、例年龄结构6: 007: 00清晨在公园锻炼的人很多,在东 门的健身区和龙潭广场最为集中,各 个年龄层次的游客都有,但主要以中 老年为主。景观喷泉处则是流动人员 较多。东门草坪区有一些晨读的学生。 戏水廊主要以吹拉弹唱的群众和围观 群众为多。儿童活动区儿童较少,有 一些稍大点的少年在玩耍。200男93女107老人120中青年68儿童1216: 1018: 00此阶段公园里天气较公园外凉快 不少,龙潭广场中部树荫下有大爷大 妈在练一种“拍手功”。东门健身区的 健身器上一半以上有人在使用,且使 用者年龄都较大。东门草坪区座椅上 坐着部分游客休息。戏水廊有个别孩 子在玩水。儿童活动区儿童依然不多,

8、周围有家长陪伴,由于设施单一,主 要是年龄小的孩子在玩沙土。150男78女82老人 62中青年60儿童 2820: 0021: 00此阶段公园很凉快,身体舒适感较好。公园多为群众饭后散步所用, 龙潭广场和景观喷泉处散步群众最多。 东门健身区的健身器此时段的使用率 为100%。戏水廊周边也有不少群众聊 天,无人戏水。东门草坪区多为年轻240男130女110老人 85中青年130儿童 351、日期:2009年8月20日天气:晴气温:2734摄氏度人散步聊天.儿童活动区无儿童使用。项目时间 调查行为内容人数性别比例年龄结构6: 006: 40周末,清晨在公园锻炼的人比平 时更多,在东门的健身区和龙潭

9、广场 人满为患,仍以中老年为主。景观喷 泉处由于有喷泉表演,驻足者较多, 多为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家长。东门草 坪区有少量晨读的学生和年轻人。戏 水廊吹拉弹唱的群众明显少于围观群 众。儿童活动区有四五个儿童玩沙子。300男135女165老人135中青年100儿童 652、日期:2009年8月22日天气:阴转多云气温:2633摄氏度16: 0018: 00此阶段公园里天气较公园外凉快 不少,龙潭广场中段有大妈们在排练 节目。广场其余部分也有个别上了年 纪的群众锻炼身体,广场人流量较大。 东门健身区的健身器上多半在使用, 使用者流动,性大。且使用者以中老年 为主。东门草坪区座椅全坐着人,其 间的石板小

10、路有孩子在追逐打闹,且 有游人不时走过。此时,戏水廊显得 较安静,游客很少。儿童活动区儿童 较早晨多了一些。250男110女140老人80中青年120儿童 5020: 0021: 00晚上的游客比下午还多。人们仍 以散步为主,龙潭广场和景观喷泉处 有表演,群众很多。东门健身区的健 身器依旧有不少游客使用。戏水廊周 边有不少边走边聊的群众。东门草坪 区有很多年轻人,儿童活动区无灯光, 此时无人。280男155女145老人 85中青年140儿童 55蜃四调总笔 者通 过周 四(8 月20日) 和周 六(8 月22日) 两天 在同 一地 点、 同一 时间 段的 调研, 对太原龙 潭公 园的 使用 情

11、况 作如 下总 结:龙潭公园的使用率很高,公园动静分区很明确,建筑小品的形态、体量都与公园的整体环境, 文化氛围结合得非常融洽。具有较强的空间感,与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将远处的自然、 人文景观渗透到场地空间中,不仅不同程度的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基本使用要求,更加美 化了市容,成为太原市区一个旅游驻足点。年龄结构的使用以老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在夏季的使用 时间段上,以清晨和晚间为使用的高峰段。但具笔者两天观察,龙潭公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龙潭公园虽然较太原其他几个公园来说,有春秋大鼎等文化设施,但笔者认为公园既然定位为文化公园,那么龙潭公园的文化设施还是大大不足的,文化设施小

12、品的文字性的说明很少,难 以让游客在游玩的时候,更全面地了解太原的历史和传统。图6远眺戏水廊图7龙潭公园儿童区戏沙(2)龙潭公园的动静分区较好,但在静区种植的树木普遍较小,缺少林荫深幽的文化气氛,其 设置的林间小路也太少,且形式简单并不能让游人感到曲径通幽的感觉。(3)儿童活动区设施单一,仅有一片沙土供儿童玩耍,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夜间儿童 活动区无灯光。(4)龙潭广场设计单调,直线型道路过长显得非常生硬,广场空间无收放感,除此之外,广场 周边无座椅,为体现以人为本观念。(5)戏水廊无遮阳设施,设计单调无亲和力,且使用率较低,夜间灯光不足,常有人绊脚。(6)龙潭公园卫生间标示有六处(实际

13、为五处,)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全为收费卫生间,龙潭广 场附近的卫生间不知是何原因已被拆除,在人流量大如此之大的广场附近,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7)西门到东门为一直线道路,非常单调,不符合公园道路特征。(8)东门健身区活动设施偏少,不能很好的满足游人需要。图8龙潭公园东门健身区图9龙潭公园林间石板小路五解决方法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思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的人类的五种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 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笔者认为公园等公共场所,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更高级的需求,我们需要创造具有场所精神、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人性化公 园。1、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

14、公园这个大型的公共场所电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是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比如,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 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 的需要等。使公园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游憩场所。2、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文化是一个空间的精神内涵所在,仅仅有形式和功能是不够的,内涵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有 内涵的作品能使其所在的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吸引人的好去处。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灿烂,任 何带有人文主题的公共开放空间总是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是沉思冥

15、想的好场所。能够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意象中是评判公园成 败的关键。在公园应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 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图4吹拉弹唱的人们图5龙潭公园晨练一景六公园环境改造在本次调研过程中,龙潭公园有如此之大的游人量,足以看出大家对它的喜爱;从游客快乐的 神情中也不难发现,大家对它的满意。笔者认为,如对龙潭公园做一些小的调整应该会有更不错的 效果:1、在龙潭广场和其它较大的公共空间,设置更多的反应三晋文化、太原特色的展廊或建筑小 品,用以丰富游客的知识。2、在公园的半私密区、私密区种植较大的树木,对该区的小路给与重新设计,体现曲径通幽 的效果,并铺设卵石,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