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教案汉字演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12794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教案汉字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字教案汉字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字教案汉字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字教案汉字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字教案汉字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教案汉字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教案汉字演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字教案:第一章 漢字 发布时间: 2006-5-11 13:09:46 被阅览数: 10126 次 第一節 漢字的結構 關於漢字的形體結構,傳統有“六書”說法。“書”,在古代指寫字,也指寫下的字,“六書”就是“六種字類”的意思。“六書”的名稱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書中說:“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吉、嘉、宾、军、凶等方面的礼仪),二曰六樂(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之乐),三曰五射(举行射箭礼时的五种射法),四曰五馭(五种驾车法),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多种数学问题的解法)。”(國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書”是六藝之一,是當時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但是,沒有說明六書

2、的具體內容。 最遲到戰國時代,人們通過對漢字的觀察,分析了漢字的形體結構,總結出了漢字的構造理論“六書”。過去有人把“六書”看著是漢字的造字法,這是不確切的,但從“六書”總的情況看,基本上反映了漢字的產生 、發展的一般規律,因此,它對我們學習古漢語,分析漢字很有用,對後來創造新字也很有用。 漢代解說“六書”內容的有三家: 班固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教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鄭眾周官解詁:“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 許慎說文解字叙:“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3、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三家解釋六書的內容大同小異,清代以後,一般採用班固的順序,許慎的名稱。許慎的貢獻在於說明六書每一類的特點,並舉了例字。這種對漢字結構所做的說明,奠定了漢字形體學的基本理論,人們稱這種理論為“六書說”。後來,六書說的內容不斷豐富,成為傳統文字學理論的基本組成部分。六書之中,真正與漢字形體結構有關的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書。轉注、假借二書,只

4、是用字方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體二用。” 一 象 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唐蘭在中國文字學中,給象形字又訂了三個標準:“一、一定是獨體字;二、一定是名詞;三、一定在本名之外不含別的意義。”唐兰还将象形字按照意义细分为三类:1、象身 即關於人體、四肢、五官的象形字,王筠稱之為人類純象形字。象形造字法是造字的基礎,它為指事、會意、形聲字的構成奠定了基礎。二 指 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義,上下是也。”指事字的結構,是由象徵性的符號或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指示符號組成的。 指事字與象形字的區別是:象形字所象的是具體的事物,指事字所指的是抽象的事物。 指事字也可分為三類:1、

5、純符號指事字; 2、合體指事字; 3、變體指事字。 1、純符號指示字 一、二、三、2、合體指事字 (在象形字基礎上增加指示符號)“夕”同字,後有區別。因月形可象,而夕無形可象,故“夕”在造字時是在月字中減去一橫。讨论:大 小 高 等字的归类问题。“大”借正面人形、“小”借沙砾、“高”借亭形表义。 三 會 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比,并。谊即義。見:現。指撝:即指揮。指相關的二字結合在一起體現出新的意義。)春秋时即有“止戈为武”的说法。这反映了古人對“武”字字義的看法。但並不符合造字初期“武”的本義。“武”從止從戈,表示征討意思,“止”代表腳,“武”字義亦與腳有關,有步武、

6、踵武等詞。“人言為信”,也是當時的一種觀念,強調言語要有信,要真實。 會意字可分為兩類:1、同體會意字; 2、異體會意字 1、 同體會意字 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逐 即 步 朝 休 牧 早期會意字是用意符的形象來會和成意的,晚期會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義來會和成意的。如:劣 少力;歪 不正;甭;孬;楞等。 象形、指事、會意的區別: 象形字所象的是純粹可以描繪的具體的“形”; 眉 果 指事字所指的已經是抽象的意思和沒有固定形態的事物; 鬥 會意字是可以分拆成兩個以上的單體的,分開後的任何一體,仍能單獨成字。而指事字和象形字,如果分開後,至少有一部分不能單獨成字。例字:羞 臭 秃 分

7、 闪 各 明 尖 得 德 四 形 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一個書寫單位,先秦稱文、稱字、稱書、也稱名。“事”,指事類。“以事為名”,即按照事物的類別特點去選一個字作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譬,譬況,相類似,即字音相同相近。“取譬相成”,即取一個發音相近的字作新字的聲符。形符和聲符相配成為一個新字,江河就屬於這一類字。1、需要注意的是形聲字的聲符,反映的是上古語音,不要用現代的語音看待它。(後起形聲字例外) 謗 旁; 菅 官; 盲 亡; 欽 金; 欣 斤; 这些形声字与其声符字的读音今天多不一致。這主要是由於古今讀音不盡相同造成的。此外,有些聲符兼有表意作用,詳見“右文說”

8、。 2、形聲字的形符,表示的只是一類事物或行為的共性,它不可能表示其屬下的每個具體事物或行為的個性。如從“心”的形聲字: 忠 怒 恨 悔 忍 愁 愚 愉 忘 悲 等字,根據形符,我們只能知道它們屬於心理類,是表示心理活動的,並不能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形聲字的形符,只表示形聲字本義的意義範疇,並不能表示其確切意義。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妨礙我們通過形聲字的形符來識別它最初的意義類別。 3、形符和聲符的位置,主要有六種形式: (1)左形右聲:谓 理 江 材 (2)左聲右形:功 甥 期 放 (3)上形下聲:草 界 空 龔 (4)下形上聲:舅 裳 貢 婆 (5)外形內聲:閨 匣 衷 裹 (6)內形外聲:問

9、 辯 讎 聞 4、形符和聲符的位置反常或无规律。大多數形聲字都採用左形右聲的方式。但部分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的位置,是約定俗成的,其間沒有嚴格的規律,增加了辨識的困難。如: 賊:從戈,則聲。 荊:從艸,形聲。 雖:從蟲,唯聲。 強:從蟲,弘聲。徒:從辵,土聲。 春:從艸從日,屯聲。在:從土,才聲。 錦:從帛,金聲。到:從至,刀聲。 蝕:從蟲,食聲。條 倏 修 脩 勝 騰 滕 謄旗 施 旌 旂 栽 裁 載 哉 從篆書變到隸書時,不少汉字變得面目全非。我們只有根據古文字(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篆文)來分析形體,探求本義,比较靠得住。 5、形聲兼會意 即亦聲字,說文為“從某從某,某亦聲。” 字 說文

10、:“乳也。從子在宀下,子亦聲。”貫 說文:“錢貝之貫,從毌貝。”讼 说文:“爭也。從言公聲,一曰謌訟。”(楚簡孔子詩論風雅頌之頌,寫作訟。)(言之於公) 6、省形省聲字 弑:從殺省,式聲 (省形) 星:從晶省,生聲 (省形) 考:從老省,丂聲稱(省形) 夜:從夕,亦省聲 (省聲) 炭:從火,岸省聲 (省聲) 累、雷:從糸、雨,畾省聲。(省聲)五 轉 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對於這一類如何理解,最有爭論。我們從簡理解,所謂“建類一首”,就是建立一個部首,換句話說,轉注字同在一個部首,認為這一類主要特點是“同意相受”,就是可以互相訓釋。說文:“老,考也。”“考,老也。”老考是

11、同義詞。它們共一個部首,“老”本身是一個部首字,“考”在老部。它們的音也相近,上古同屬幽部。 這樣看來,轉注字就不是孤立的一個字的問題了,是指的兩個字或者更多字之間的關係。這有關係的兩個字之間,按照許慎的舉例,就要求同部首、語音相近,而且能互相訓釋,是同義詞。它們可能是在同一語根上產生的,所以在形音義方面關係密切。 逆、迎都可以訓為“逢”,不同方言的人各自按照本地的方言選擇字形,這就使得同一個詞義分成兩個字,分成兩個字形了。六 假 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本無其字”說的是字形,指的是語言中有某一個詞,但沒有選一個專字來代表它,“依聲托事”說的是字音和字義,指的是依照聲音借一個同音字來寄託那個“本無其字”的詞的詞義。因為這個同音字是借來的,所以說它是假借字。 假借完全是從聲音相同或者相近這一點出發的。假借字和被假借字之間可以毫無意義上的聯繫。也就是說,被借字是當作一個純粹表音符號來使用的。這樣說來,許慎在這類中舉的“令”、“長”二字為例是不妥的。“令”本指命令的意思,引申指發命令的人,即長官(縣令)長,本是短長的長,輾轉引申指長官的長。(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二字均屬引申用法,不合假借字的定義。假借是節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