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园记案例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12794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园记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桃花园记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桃花园记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园记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园记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思考,点燃创新的火花桃花源记教学案例分析 哈尔滨呼兰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冰莹一、教学片段实录 时间:2009年11月17日上午第一节班级:实验学校八年八班课题:桃花源记过程:师:渔人发现桃花源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宁静,资源富饶,而且,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啊,幸福指数极高。我们看看课文的描述,谁来给我们读一下课文是怎样描述桃源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生1读课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师:桃源里的人一点也不像桃源以外的世人,他们可以男耕女织,无忧无虑,而桃源以外战乱频频,想要找一块完好的土地都很难。“悉如外人”中的“悉”是什么意思?生齐:都。我:不错,“悉”是“都”

2、的意思。“外人”呢?我们看课下注解生2: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师:你怎么知道?生2:课下注解有啊!师:不错,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习文言文,要养成看课下注解的习惯。(坐在前排的生3小声嘀咕:不对啊,桃花源里面的人一直在这里待着,而且从来没出去过,怎么可能和外面的人穿得一样?)生3,能大声地把你刚才的话复述一下吗?生3:我想问的是桃花源里面的人既然一直在这里待着,而且从来没出去过,怎么可能和外面的人穿得一样?师:有道理啊,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学生七嘴八舌,有说300年来从秦服到汉服再到魏晋的服装,款式都没有变化的;有说每年桃源中人都要派几个密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的;有说桃花源中的人都是神仙

3、,平时的衣服都是幻化的,你穿什么衣服,看他们就穿什么衣服的)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啊,这个很好。不过老师发现,咱们这些结论所建立的基础都是一个,那就是首先我们就认为课下注解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外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意思。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课下注解错了呢?生4:不能吧,课下注解怎么会错?师:所以,老师想告诉大家,到了中学了,以后不管学习哪个学科,都要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首先要记住三个“不迷信”,就是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不迷信名人。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外人”的注解到底错没错。首先我们拿出字典,查一下“外”这个字的意思二、心得体会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4、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事实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在把学生变成人云亦云的应声虫。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无疑是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的。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非常重要。本节课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发现了“外人”课下注解的问题,又因为教师刚刚说过要让学生养成看课下注解的习惯,因此脑海中一闪现的自主思考的火花马上就要熄灭了。幸亏教师能趁热打铁,把握时机,借题发挥,从而明确了语文学习中的三个不迷信。如果教师当时没有立刻把生3的疑问拿出来讨论,而是听而不闻,那就罪莫大焉了。事实上,这个词的课下注解确实有问题。此外,在学生质疑之后,一定要尽可能地把问题典型化,并且调动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