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12697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根据镇党委重点工作安排,于2013年开始加大对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投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金山镇官洼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金山镇,于2011年12月26日由村委会转换为混合型社区,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公里,县城至火车站公路呈南北向横穿社区,社区绝大部分居民沿西河的西侧顺而居,东邻北厂、科甲村委会,南邻新河社区,西邻河口村委会,北邻中村乡。辖西山村、柴家营村等10个自然村,17个居民小组;其中有4个自然村(

2、何家村、裴家山、必多龙、庙山4个居民小组)属半山区,2个苗族自然村属山区。社区现有居民926户,3828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74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8.31%;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2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24%。社区少数民族中有苗族409人,占少数民族的54.97%;彝族285人,占少数民族的38.31%;傈僳族、白族、哈尼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50人,占少数民族的6.72%。辖区国土面积为40.3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农作物。近年来,民族交往日趋密切,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民族团结意识不断增强,共同发展的关系更

3、加牢固。窗体顶端二、机制健全,组织建设全面到位 社区党总支明确了以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始终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人物亲自做工作。定期召开社区民族团结工作会议,分析当前辖区内民族工作情况,结合民政工作中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强抓落实;健全民族团结工作网络,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到人;把民族团结工作的网络延伸到辖区单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形成人人关注、关心少数民族对象的良好氛围。 一是构网络、抓队伍。为了做好社区少数民族工作,我社区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打造了一支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完善了民族团结工作信息动态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整体网络。

4、二是明目标、抓调查。我辖区少数民族居民中苗族流动性较大,社区将民族工作转守为攻,加大了对流动性少数民族人员的动态管理。为了壮大辖区民族团结队伍,社区党总支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住户、辖区单位挨家挨户进行摸底调查,将人员分类建立台账,将流动人员录入网格化平台,详细掌握核实了社区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并进行登记,随时更新管理信息。于此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少数民族纠纷调解工作记录、信息册、少数民族走访慰问记录、文体活动工作记录、少数民族工作志愿者花名册等工作台账,为开展各项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三是建制度、抓规范。社区党总支针对我辖区少数民族工作制定了走访慰问、档

5、案管理、工作考核等制度,制定成册。社区还通过例会、党员大会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通报重大情况,要求社区干部具有警觉性、自觉抵制非法宗教,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区民族团结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形成,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一是我社区制作了民族团结宣传专栏,通过宣传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使本辖区各民族亲如兄弟姐,为社区建设贡献了力量。二是依托“热爱伟大祖国”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我社区在办公区悬挂宣传版面,内容涵盖计生、科普、精神文明、文化等,向辖区内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三是制作了室内、

6、室外宣传展板80多块,其内容有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新风尚、健康教育、低碳环保、应急防护、健康养生、反邪教、文明社区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栏等,同时绘制弘扬民族团结、人口文化、科普知识、邻里和睦等内容的宣传展板。四是社区利用少数民族节日和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机会,宣传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弘扬辖区内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逐渐的让“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深入社区居民的心中,营造了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因地制宜,搭建社区民族团结活动载体 民族团结工作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

7、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党的凝聚力。社区始终重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社区充分利用资源,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落实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打造民族团结活动,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了娱乐、健身、学习的场所。我们社区完善了棋牌、健身器材等活动设施,在平时向居民免费开放。2013年12月六里箐举办第二届“苗族花山节”;2015年11月六里箐举办第三届“苗族花山节”;2016年元月我社区还组织了少数民族参与的首届趣味运动会;2017年2月塘子山举办首届“苗族花山节”;2018年8月社区开展的篝火文艺晚会,几项活动的开展不断推动和促进我社区广大民族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

8、积极性,丰富辖区居民文体生活,提高居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增强体质,更好的促进我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利用社区多功能厅长期举办各类讲座、交流会、培训会集中学习,弘扬民族传统优良风气。我们定期举办非法宗教宣讲会、结合重要宣传日开展了“远离毒品、真爱生命”、“迈向零艾滋”等知识讲座。均有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与,了解汉族文化,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我们还利用道德大讲堂、观看电教片等活动形式,宣传民族团结的内容,播放民族团结人物宣传短片。通过这些活动,对广党员大干部以及居民群众进行民族团结知识、民族文化教育起到了重大的意义,以此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维护社区稳定。 三是依托电子阅览室开展民族

9、团结文化活动。我社区电子阅览室配备了10台电脑以及3000余册书籍、宣传单册免费供居民使用以及借阅。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利用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平台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群众收看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及群众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效果。四是丰富活动载体,为少数民族对象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社区不定期开展少数民族访谈会,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对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区组织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利用各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少数民族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充分利用文体活动资源组建了6支文体队伍,有苗族、彝族、

10、汉族文艺演出队、广场舞队、左脚舞队等,其中有少数民族对象20余人。五、全面实施民生改善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社区重视在少数民族和民族集聚区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每年组织辖区内的剩余劳动力参加社保局的劳务交流会,优先考虑符合政策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四年来共为36名少数民族群众输送到适合的岗位就业,二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把生活贫困人口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年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对象低保金38.4792万元、救助金17.47万元、救灾粮6吨,受益的少数民族群众占35。三是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额资助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医疗保险,完善医疗救助

11、制度,2015年对塘子山一位苗族危机孕产妇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并进行救助慰问。四是持续为六里箐、塘子山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落户问题协调推进,并按照 教育“两基”要求,官洼小学无条件接受无法落户的学龄儿童就学,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五是通过“三评四定”2017年、2018年两年共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35人,将贫困户人口135人全部纳入享受政府全额补助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六、积极推行民族干部培养,保证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例。 近年来,我社区加大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力度,在历届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严格按照少数民族代表不低于40的比例进行选举,第十三届镇人大代表中有苗族代表一名,彝族

12、代表一名;针对我社区的两个苗族自然村,社区第二届“两委”委员中有一名苗族、两名彝族委员。在干部人才培训计划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创新培养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七、 双向服务,有力促进辖区建设发展 我社区在开展了各项民族团结工作后,形成了社区为少数民族对象服务,少数民族对象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良性循环,创造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形成合力”的良好局面。 一是将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民生问题作为服务重点,推进社区的全面进步。二是热心奉献,做社区和谐进步发展的推进者。我社区开辟民族团结服务窗口,发放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资料,倾听少数民族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低

13、保救助、残疾救助、再就业、社保补贴等各项服务。我们依托网格化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和动态,真正做到责任到岗、工作到位、联系到户、关系到人,建立健全预警预测、认真排查调处突出矛盾与问题,协调解决,妥善处理少数民族群众与周围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我社区领导干部经常走访困难少数民族家庭,扶贫帮困,对他们进行物质慰问。 三是参与社区建设,做社区建设的推进者。社区积极将少数民族成员纳入党组织行列,发挥少数民族之间沟通、交流作用,使他们为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向辖区其他少数民族成员积极宣传政策,帮助他们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积极向社区反映少数民族群体的愿望和要求,为构建社区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社区民族大团结。在社区清理辖区垃圾、修路等工作中,辖区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为辖区的优美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坚持将少数民族团结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努力提高辖区少数民族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与长久发展。 官洼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6年12月26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