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126576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当今世界,国际综合实力竞争愈演愈烈,关键性的,表现尤为突出的人才竞争,导致了教育在改革大潮中重新定位。传统囿于有组织,有目的传播知识教育模式转变为学习的交流活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移位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适时的提了出来,面对新的世纪、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如何适应“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呢?教育即润泽,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育人。“众所周知,任何教育的目标都包括二个层次:一是知识技能目标,二是人的发展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而人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则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同“拱顶”出来的

2、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传统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所学相应学科知识技能的程度,而缺乏了对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使得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即邓小平所说的人的基本素质)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得到重视乃至培养、发展,首先或者说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工作者成为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转变教育观念之一:自己的教育必须有自己的理念支持。我们不知道国外小学美术教师他们的学历,并且与他们学历相对应的理论水平,但我们可以感觉到(或者说更多的是从杂志或传播媒体上看到)的是,国外的小学教师他们似乎都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并且他们的教学或研究都在他们所具有的或所认同的新的理念的支持下,而不管这种理念于

3、外界来说是一种“歪理”,起码的是他们具有这样一种敢于建立“歪理”的勇气、一种精神。而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这样的勇气和精神。不管是我们的教学,还是我们对学生作业的回答与评价,我们都是以自己持拥的经验为出发点的,而且都是仅就表面现象发表意见或评价。更可怕的是,“其他”没有人会思考这种评价的教学理念与依据是什么?举这么一个例子:在美术课堂上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用“漂亮”、“美丽”、“美观”、“都很漂亮”等模糊概念或词语,去评价学生的回答或作业,这些回答与评价反映了他们所持观念的陈旧滞后,而且倚重于经验而有些随心所欲,缺乏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支持。从而导致了我们对一些教育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不太透彻。“为什么

4、美”、“为什么漂亮”、“为什么要鲜艳”就讲不清楚了,结果学生学起来就非常的困难,“学了半天还是一个以经验作画,以经验评画的经验人”。其实,只要有敢为天下第一的思想、智慧、个性和勇敢前行的精神,教育就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与条件!北京市自忠小学的美术教师李眉云,她的理念,就是“大美术教育观”。这是她自己的教育理念。她的“大美术教育”是相对于“小美术教育观”的。“小美术教育观”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审美的人;而“大美术教育”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以美育人,育完美的人”。“如果单指美育的一个方面审美教育,甚至是单指艺术学科的教育,只是美育任务的一部分,是“小美育”。如果立足于美术学科教育,既培养“审美的人”

5、又培养“完美的人”,就是说通过美术教育学科,既教知识培养能力,又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就是“大美术教育”的宗旨。袁卫星老师的理念是“诗意”的课堂教学观。他的“诗意”课堂教学观分这么三个层次:“真我”,不需要出众的外表,不需要照人的风采,不需要新潮的发型,不需要时髦的服饰,需要的只是如你名字一般独立的个性。(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感情、乐观的天性、幽默的语言)“非我”,不同于日常状态的你,你处在比平时更充实、更准确、更自信的高状态;不是一般的自然人,是教育文化的载体“无我”,真理好比是天上的明月,经文是我的手指,手指可以提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不是明月。你把你在课堂上的形体、言

6、语、动作,视为教学中的“手指”,你让学生循着你的所指去赏明月,而不把自己当作明月。转变教育观念之二:给予学生以足够的学习自主空间。似乎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或者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问题近几年教育界讨论的比较多,但问题在于:我们给了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权吗?有学者问:为什么在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们的学生往往独领风骚;但,在世界公认的最高成就奖诺贝尔奖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我们的科学家的名字。但是,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却是世界第一流的;第一流的“多”、第一流的“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从小都在教师的按步就班的教学中长大,从来都“无权”也“无法”进行自主的、有选择的、有探索性地学

7、习。这一点从中美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比较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导入上,我国教师带领学生分层分步地观察图片等资料,一步步指给学生看,让他们分析(似乎这样的导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权);而美国教师则把全部资料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对资料进行选择处理,讲出道理并加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国教师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设计,课堂上条理层次清晰,板书,板画清楚、准确,教学程序性强;而美国教师课前准备的是资料,思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走到哪,教师就跟到哪;教师并非按事先设计好的安排进行板书、板画示范等教学活动,教学较随意,但却完全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空间。转变教育观

8、念之三:教育者必须明确教育的大目标。当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我们无比地震惊,同时,我们也想到了要振兴我国的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等等,这是非常不错的想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振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靠的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使我国人民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全世界都为之瞩目,杨利伟一夜之间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也知道,教育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点。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往往就缺乏一种全局观,一种为振兴中华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思想。往往只注意到自己所教的学科的知识、技能,却缺乏一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华东师

9、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必须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她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教育要更好地培养人的发展目标。教育者不要仅局限于所教育的一面,更要紧的是我们的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培养人!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分数”、“等级”而拼命地“浪费”自己的心血、精力,“浪费”学生的宝贵年华。转变教育观念之四:学习,是教育之本。“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

10、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的变革非常大。任何一份职业都需要职员的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大变革所带来的诸多落后情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知识,新的观念。现在学生接受的知识途径极为广泛,互联网,电视都是他们另一类学习的窗口,从而也造成了他们求知的饥渴。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如果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刁难”提问还仅仅局限于用“课后再讨论”、“你真聪明,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说,好吗?”来搪塞过去,那么振兴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希望吗?我们必须清醒并且紧迫地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从学习中,培养一种学术研究意识,拥有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敢为天下第一的思想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