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123047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青蛙找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青蛙找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青蛙找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青蛙找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青蛙找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青蛙找家》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3附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音乐年 级一年级教学形式表演教 师陈蕊单 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小课题名称小青蛙找家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或通过访谈、提问、问卷调查、摸底测试、布置预习等方式了解学情;2.学生认知前提分析:主要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和能力基础等);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可能存在非科学或前科学概念的干扰;4.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愿望、需求、重视等状况。二、教材分析要点:知识结构或新旧知识的关联,重点、难点、关键点等。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嗓音自然,身体灵巧,

2、对节奏的感受力日益增强,凭感觉把握音乐,喜欢用身体动作(肢体语言)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做出反应。二、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三、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四、教学难点:1.通过游戏、情境表演,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知能力。2.指导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谣。教学目标1.尽可能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知识能力表述要求:主语是学生(可隐去);谓语是知识能力目标的动词(了解或知道,理解或领会,能够或掌握等);3.目标所要达到的结果尽可能是可以检测的。例如:理解某个概念,能够举例说明。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2.能力目标:启发鼓励学生能够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能够按节奏编创歌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过程与方法(从

4、导入到结课的步骤,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具、学具、资源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青蛙找家的故事。1.播放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在一个美丽的荷花池里,住着几只可爱的小青蛙,它们每天蹦蹦跳跳的在一起玩耍嬉戏。这一天,它们玩的太开心了,不知不觉地就蹦到了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一下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个时候小青蛙们都着急起来:这可怎么办呢?就在这时,小青蛙们静静的观察了刚才走过来的路,齐心协力,共同想办法,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师: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小青蛙是凭借什么力量找到了家呢?生:仔细观察、齐心协力2.教师小结:让我们记住小青蛙的这种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精

5、神,一起开始今天的音乐课吧!3.揭示课题小青蛙找家(设计意图:创设小青蛙迷路找家的故事,配合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引出课题,并且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导入新课的趣味性。)二、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1.聆听歌曲师: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哪句歌词描写的是小青蛙焦急的心情呢?(跳跳呱呱、跳跳跳 呱呱呱)小青蛙这么着急找不到家,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帮助它呢?2.节奏游戏:(1)教师出示荷叶,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搭一座“荷叶桥”让小青蛙回家。跳跳 呱呱 跳跳 呱呱 跳跳跳 呱呱呱 跳跳跳 呱呱呱师:每片荷叶上都有一些字,如果小青蛙能够按照歌曲的顺序,正确地跳到相应的位置,就可以找到回家

6、的路了。(2)师生对读师:跳跳生:呱呱师:跳跳跳生:呱呱呱(3)分成两组,一组读跳跳(跳跳跳),一组读呱呱(呱呱呱)师:小青蛙过桥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和样子呢?生:用“跳、呱”边读边做动作(4)教师读歌词“跳跳 呱呱 跳跳跳 呱呱呱”,学生用手拍出歌词的节奏。(设计意图:把歌曲中的节奏难点以歌词形式写在荷叶上,并创设情境:只有正确读出荷叶上歌词的节奏,踩对了荷叶才能帮助小青蛙找到家。这样设计改变了学习节奏的枯燥,让学生加入到帮助小青蛙找家的情境中,并采用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了这些节奏。)3.教师范唱师:请小朋友们按照歌曲的内容,在小青蛙迷路时帮助小青蛙找家(教师唱到找家的情节时,

7、请小朋友们用手拍出刚才学习的节奏)。4.师生互动学唱歌曲:教师唱一、二乐句和最后一句(“呱”字先不要唱出来),学生读第三乐句“荷叶桥”歌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熟悉歌词。 5.欣赏录音小青蛙找家,学生可跟着音乐一起唱,老师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歌唱姿势最美?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的拿书姿势最漂亮?6.学生随音乐歌唱(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以学生的聆听为前提,采用听唱法为主,重点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在学生每一次的跟唱中提醒学生融入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里。)7.歌曲处理:师:天就要黑了,小青蛙还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焦急、害怕、垂头丧气师:请小朋友

8、用动作来模仿一下焦急、害怕的小青蛙。(生模仿)师:这时候小青蛙的叫声是怎样的?请小朋友模仿一下。(生模仿)师:小青蛙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回到了家,这个时侯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高兴,开心喜悦师:请小朋友用动作来模仿一下高兴、开心的小青蛙。(生模仿)师:这时候小青蛙的叫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模仿一下。(生模仿)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觉得它们是一群怎样的小青蛙呢?生:聪明、活泼、可爱师:现在,就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小青蛙的可爱,用动作表演出小青蛙的活泼,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的歌声最甜美,舞姿最优美?(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探讨每句歌词的表演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情绪,然后再进

9、行整体表演,这样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会把表情、动作发挥的更加到位。)三、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歌曲,也理解了歌曲的意思,知道小青蛙迷路了,大家都愿意帮助小青蛙。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先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规则:首先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再请部分同学带上头饰站在圈内扮演小青蛙。音乐开始,小青蛙按节拍自由地做青蛙蹦跳的动作,当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时,圈内的“小青蛙”跳到圈外任意一位同学面前,并与这位同学交换头饰、互换位置。音乐再起,新的“小青蛙”又开始找“家”,游戏继续进行。游戏规则讲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开心地玩游戏吧!大家比赛一下,看一看哪位小朋友是最遵守

10、纪律的“小青蛙”。(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音乐游戏,创设小青蛙找家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歌曲的氛围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歌曲的内容,并通过多次在游戏中的演唱,更加扎实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达到熟练背唱歌曲的目的。)1.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做游戏的情况,鼓励暂时没有扮演“小青蛙”的学生:“如果小朋友们的歌声优美动听,那么“小青蛙”就会表演得更好,也就能早点找到家了。”2.按节奏创编歌谣。师:小青蛙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家,你会创编其它小动物找家的歌吗?3.学生分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并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表演。4.请各组代表唱出自己编好的歌谣,大家进行交流评价。(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编

11、创小动物找家的节奏歌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把枯燥的节奏编创变得生动有趣。)四、课堂小结:师:小动物们迷路了是怎样回到家的?生:边跳边叫、想办法、问其它的小动物师:假如你迷路了,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表演,各抒己见。(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表演的形式,启发学生遇到危险时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师:小青蛙活泼又可爱,帮助我们人类捉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保护它!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生:蜻蜓、啄木鸟、蜜蜂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今天回家后,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把它画出来,也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

12、助下制作成头饰,下节课带到我们的音乐课堂,让大们共同认识一下,好吗?(好)听!小青蛙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呢!让我们快出发吧!五、师生再见在小青蛙找家的音乐伴奏中,学生边唱歌曲边模仿小青蛙跳出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一节课的愉快学习,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师生始终是平等的,课堂气氛始终是宽松、民主自由的。学生带着甜美的声音,亲切地表情与老师再见,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歌唱习惯,运用这种方式组织下课是井然有序、活泼愉快的。)板书设计 小青蛙找家 跳跳 呱呱 跳跳 呱呱 跳跳跳 呱呱呱 跳跳跳 呱呱呱作业或预习 课后画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制作动物头饰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我主要以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为主,结合直观演示法、创编教学法等,针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各个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设计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模仿、游戏、合作、探究、体验的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想象力和感悟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玩中学、乐中学”。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谢谢!导师评议: 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