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12191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9页,共五道大题,33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纸)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图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图1所示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竹筷 B玻璃杯 C陶瓷盘 D不锈钢勺2图2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2、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水中形成“倒影”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D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图2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 3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图3ABCD图3吸 吸管一端做 做成尖形盲盲道由凸起的棱棱和圆点组成在在雪地上滑雪要要穿上滑雪板安安全锤的锤头头做成尖形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干手器把湿手吹干B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袋中 C酒精灯用后及时盖

3、上灯帽 D冬储白菜放到阴凉处存储 5图4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图4 车把上刻有花纹 D轮轮滑鞋装有滚轮 A B行李箱下装有轮子 C轴承中装有滚珠6图5所示的工具中,在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图5D 食品夹A筷子 钓鱼竿B 羊角锤C7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 B发生短路会导致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C用湿布擦正在发光的台灯D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8关于声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C公共场合要“轻声说话”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D超声

4、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著名风景区百花山,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ASR1R2图6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开关S闭合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1U2R1S2111A图7R2S1VCI1 I211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始终保持闭合,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B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

5、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12在足球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过程中,足球不受力的作用B头顶足球时头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8C下落过程中,足球的惯性变大D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13如图8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 AON BOB COC DOD 图914图9所示,是中国科技馆 “水能”展品。通过压水装置把质量相同的水提到不同的高度,水落下时带动水轮机发电,使LED灯亮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水力发电是将

6、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水位越高,发电量越大 D水被提升的高度越高,对其做功的功率越大图10S1RXR0S215图10所示,是小明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小华连接了如图11甲所示两灯泡串联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 L2均不发光。为了排除电路故障,他用

7、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进行检查判断。将电压表连接在灯泡L1两端如图11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 L2均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灯L1的灯丝断了 B灯L1的右接线柱接触不良C灯L2的灯丝断了 D灯L2的右接线柱接触不良SL2L1甲SL2L1乙图1117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图12所示四幅图选自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试弓定力透火焙干鸟铳没水采珠船 A挂上重物后弓发生形变,弓的弹性势能增加B采珍珠人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浮力也越大C“透火焙干”应用了加热的方法提高温度,使纸面水分蒸发加快D鸟铳发射弹丸时的能量

8、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B电流是形成电压的原因C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图13OABCD. 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19小军做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水平实验台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所受重力为1N的钩码若干,带支架的杠杆1个。杠杆上相邻刻度间距离均为0.05m,刻线上下靠近杠杆边缘处均有圆形小孔,可用来挂钩码或弹簧测力计。小华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刻线下方小孔中悬挂3个钩码,如图13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杠杆上的B点刻线下方小孔中悬挂2个钩码,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

9、挂在B点刻线上方小孔中竖直向上拉,可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C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C点刻线上方小孔中竖直向上拉,可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D每次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C4图14A4 气体扩散实验a室内百合飘香 c飞机 连通器特点d拔火罐 吹气D 4B4 杠杆的平衡条件b天平20图14所示,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生活现象和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现象、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乙图15温度计接线柱甲温度计接线柱21实验桌上有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以及装有液体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烧瓶,如图15所示。小华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当两个烧瓶串联

10、在同一电路中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烧瓶内液体质量相同 B两个烧瓶内装的是不同种液体 C两个烧瓶内电阻丝的阻值不相同 D通电一段时间后,比热容大的液体,温度计示数变化大22物理学中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正确的是A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只需要控制材料一定 B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需要控制受力面积一定C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电阻一定D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深度一定三、实验解答题(共36分,23、26题

11、各6分,24题8分,25题4分,27、29题各2分,28题3分,30题5分)23(1)图16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cm。(2)图17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3)图18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_。1100100010图18图17 图16图1124小刚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19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矿石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19乙所示,该矿石的质量为 g,利用图19丙、丁所示,测出矿石的体积为 cm3。(3)计算密度,查表可知此矿石可能是 。常

12、常见矿石密度表(常温常压下)物质密度/(kg/m3)石灰岩(2.33.0)103花岗岩(2.62.8)103黄铜矿(4.14.3)103黄铁矿(4.95.2)103丙 丁乙甲图19图1725小雨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20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1)水从90加热到沸腾所需时间为_ min。 (2)水的沸点是_ 。 (3)液面上方气压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选填“不变”或“升高”)图200123451009294t/mint/C969890图2126同学们在参观中国科技馆“能源世界”时,发现用灯光模拟的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时,LED灯发光。当用半透明遮光板遮住灯光时, LED灯的亮度会变弱,如图21所示。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图22b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