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种类和体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121413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种类和体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学种类和体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学种类和体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学种类和体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学种类和体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种类和体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种类和体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文学种类和体裁第一节 文学种类和体裁的涵义及划分一、文学种类和体裁的涵义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从词 源学来说,体裁(genre)是一个法语词,源于拉丁语的“genus”,用作表示生物 分类体系中“属”的概念。在学术界,“体载”这个术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 用于文学样式的“类”;即把大家习称的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叫做体裁。另一 种用法是表示各类文学中的一些更具体的作品样式,如史诗,长篇小说,古体诗, 近体诗,自由诗,我们这里就是在这个传统的意义上使用“体裁”的概念。二、文学种类和体裁的形成 1、从外部环境看: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文学体裁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因素,归根到

2、底也是由社会生活产生的,是适应了 一定的社会生活的需要的。诗歌韵文这些形成总要比散文发展得早些,这与原始 人的劳动分不开。散文的发展也要后一些,需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小说的产 生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关,现代的影视文学又与现代科技分不开。 2、从文学 发展的内部看,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如诗歌形式的变化 经历了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诗句字数不断增多的现象。如小说的源头是神话。 从神到人,从幻想到历史,小说逐渐从神话中衍生出来,成为记叙故事的文学样 式。中国小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志人的“粗陈梗概”到唐传奇的“有意为小说”, 再到明清的长篇巨制。再如,戏剧、电影的等文学样式的产生。原始

3、祭祀歌舞已 经包含了戏剧的因子。电影则在吸收其它艺术因素的基础上成熟的。三、文学种类和体裁的分类 1、二分法:即根据是否押韵而把所有的作品分 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的方法。2、“三分法” :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 而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3、四分法:“四 分法”是综合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结构体制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 同基本点,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别的分类方法。“四分法”的长处:其一、划分时既注意到形象塑造的不同方式,也注意到了体 制上的差别。 其二、突出了小说、散文的地位。 其三、“四分法”是我国“五 四”以来传统的文

4、学体裁的分类法,它既注意了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 方式,又注意到作品体制上的差别, 符合文学实际。“四分法”也有缺陷,例如, 分类标准不很统一。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相对性。四、分类的意义1、从文学创作来说。2、从文学作品欣赏、评论来说。3、从文学作品的教学来说。第二节 诗 歌一、诗的涵义1、广义:在古希腊文中,“诗”(n o in o is)的意义是“生 产,创作”,所以凡是制作或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称为“诗”,无论文学,图画 或其它的艺术。这是最广义的用法,与“文艺”同义,涵盖具有艺术品质的一切 创造性文艺形式。 2、狭义:这一种意义上的诗,自古以来常和韵文形式结合在一 起,指具有韵律,

5、至少具有节奏的文艺。狭义的诗,大体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 剧诗。3、引申义:抒情性是诗的根本特性,情是诗的灵魂。因此,只要以抒情为 特质的文艺统称为“诗”。散文诗之类正是这种意义上的“诗”。“诗”这一概念有 时也用来表示某种艺术中的抒情因素,如通常说“电影诗”,“舞蹈诗”便指此义 。 在我国,狭义的诗,只指古体诗,近体诗等一类的诗歌样式,不包括楚辞,词, 散曲等在内。广义的诗,与文相对,包括一切种类与形式的诗。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1、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最根本的特性)。 2、结构的跳跃性。3、语言凝练、陌生化,具有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性。4、诗 歌有特殊的诗法。三、诗法例释1、起兴:

6、兴是先言他物,所言之物在其后。A、关于“起 兴”的概念。(P144) B、起兴的基本类型:一是兴中无比。如:桃之夭夭,灼灼 其华。之子宜归,宜室其家。(诗经周南桃夭)一是兴中有比。如:南有乔 木,不可休思。汉有乔木,不可求思。(诗经周南汉广)C、起兴句的艺术 功能。从单纯音韵上的联系来看,起兴诗句语调和谐悠扬,因而能唤起一种音乐 性的语感美。从表现功能上看,起兴句渲染情感,营造气氛,能引以读者的审美 情绪,以导出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充分体现诗歌语言的表现魅力。起兴句所营 造的氛围,奠定的情感基调,又能引发读者的审美情绪,唤起读者的审美联想, 从而将读者带入诗的情境氛围,从而顺利入审美感受的过程

7、。 2、隐喻:成为诗 歌中一种基本要素。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布鲁克斯曾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 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且充分运用隐喻。”隐喻在西方现代诗歌 中地位尤其重要。在运用隐喻时,诗人不是想用喻体去说明喻旨,而是思考当两 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时所产生什么意义,产生另外一种什么意义。因此, 隐喻不再是一种说明或解释,而是一种衍生第三义的言说方式。3、象征I、象 征手法的特征 广义的象征,即“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狭义的 象征,作为文艺创作的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 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

8、, 使后者得到强烈的表现。七步诗 曹植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咏梅 陆游 红烛 闻一多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 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以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 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象征手法的实质:A、象征构成的二元机制:一个象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形式与观念,象征物与被 象征物;形式为实,观念为虚,观念为主,形式为从。如十字架一基督 羔羊f圣女 森林一罪恶B、象征功能的双重指向:在艺术象征中,一方面象征具 有外在指向性,将接受者导向被象征物,象征物是

9、被象征为的载体,但被象征的 事物往往隐而不见;另一方面,象征物又具有自我指向性,它服务于被象征物, 但自身并非无足轻重,它有自己的审美价值。这一术语(象征)较为恰当的含义 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予充 分的注意。韦勒克文学理论(P204)象征手法的实质:C、象征世界的互为感应 象征构成的二元机制是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种象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认为,世 界既是二元的,又是一个整体,而整体观念的核心便是感应思想。象征主义者将 世界分成现象(现实)世界与本体(理想)世界两极 。这两极并非彼此割断的, 而是在时间上共存,在空间上互渗的,而且这种共存互渗是普遍存在的

10、。自然中 的万物之间、自然与人之间、人的各种感官之间,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有 着内在的、隐蔽的相互渗透,即相互感应或应合的。感应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豹 在巴黎动物园 里尔克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 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国之舞围绕 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象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象征寓 意:精神死亡的心灵历程)迷途 北岛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 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 微微

11、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1、“哨音”象征天使般 的召唤;2、“森林”象征遮挡日光的障碍因素;3、“蒲公英”象征共同追求的同 伴;4、“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5、“你”和“眼睛”双重象征着理想的化身。)/象征型诗歌的审美特征:A、寓意性:象征型作品在现实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清晰 画面中,往往隐藏了某种审美意蕴和人生哲理意味。B、暗示性:象征型文学表达 一定的思想和情感,但不是直接明确地表达,而是依赖各种象征手段间接曲折地 暗示某种思想感情。C、朦胧性:暗示造成隐晦朦胧象征型文学间接表现的暗示方 式使作品的意蕴朦胧隐晦,使作品具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4、意象与意象叠 加(P145-14

12、6)所谓意象迭加,也就是两个意象不加评论地并置一起,成为一个 迭合在一起的意象,由此造成一种复合的意象表现,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效果。四、诗歌的分类 1、按内容分,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2、按格式分,可分 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第三节 小说一、小说的涵义 1、古人对小说的理解 从语义学分析, “小”双重含义: 一种属于文学品位,它所蕴含的“小道”;一种属于文体形式其表现形态是“残丛 小语”。“说”字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解释。一从文体形态层面,有说故事或叙事 之义。二从表现形态,“说”有解说而趋于浅白通俗之义。说文解字曰:“说, 释也。”就是这层意思。三从功能形态,“说”与“悦”相通,有喜悦或娱乐之义。

13、2、西人对小说的理解 story 除小说的含义外,还兼有故事、轶事、史话等含义, 而在小说文体中则特指短篇小说。Roman (中古传奇)一-novel “新的”、“异常 的”、“新出现的”特指长篇小说。Fiction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且具有一定长度 的虚构作品。小说,现指一种以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运用多 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二、小说的基本特征1、能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2、小说具有完整、复 杂、曲折、生动故事情节3、小说可以充分具体地描绘人物生活和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三、小说的分类10万字以上的小说为长篇小说。102万字为中篇小 说。

14、2万字以下为短篇小说。 1500 字左右为微型小说。 1、长篇小说:是 一种篇幅长、容量大的世型叙事作品。它能反映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描写一个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通过众多人物的刻画、错综复杂的情节,提示出一个时代社 会生活的本质和特征。 2、中篇小说:是介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中等规 模的叙事作品。它有较大的篇幅和较大的容量,能描写较多的人物和较复杂的故 事情节。它往往选择现实生活中一件或一组较大事件,通过对主人公生活一段或 全部过程的描写,较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面貌,揭示出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本质 和特征。 3、短篇小说: 容量小,篇幅短,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 文学样式。 它截取生

15、活一个横断面,或者一个侧面,一个角落,一件小事,一 个插曲,一朵浪花,反映一定时代的某些本质特点。 它刻画人物少,一般人物 性格和人物关系不复杂,也不大描写性格的形成的发展。 故事情节简短、集中, 一般场面转换少,时间过程也短。 4、微型小说:别名有:小小说、超短篇、极 短篇、小小的短篇、墙头小说。一分种小说、一袋烟小说(时间)。袖珍小说、微 型小说(体积)。A、关于微型小说的认识:许世杰说:“微型小说是短篇小说的 一支。它篇幅虽微小,但同样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它比短篇小说 更精粹,更洗练。” 白小易说:“对微型小说玩味久了,竟忽然发现了它具有连世 界闻名的长篇巨作也难提供的韵律和情趣

16、。它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境界,一个无法 取代的文体。” 汪曾培说:“微型小说所以从短篇小说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 支,就是要求它写得更简短、更微小、更精练。它的这数是千字左右,左一般 不左过1500字,最多不能超过2000字。 ” 高尔基把微型小说称为“小小的 短篇”契诃夫则认为是“只包括了开头和结尾的短小的小说。”罗伯特奥佛法 斯特说:“小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括短篇小说应有的情 节。”欧亨利对微型小说特点的理解则是:“一、立意新奇;二、结构严密;三、 结尾惊奇。” 星新一:“超短篇小说必须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三要 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 B、关于微型小说的特 征 、篇幅精短(1500字左右)2)、选材精粹(事件的聚焦点、人物的闪光 点、构思精巧(精致巧妙的情节设置、深刻新奇的主题表现、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