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部制阐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12050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部制阐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事业部制阐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事业部制阐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事业部制阐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事业部制阐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部制阐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部制阐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部制阐述一、事业部制概述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简称(M-form),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即按产品或地区设立事业部(或大的子公司),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较完整的职能机构。 事业部在最高决策层的授权下享有一定的投资权限,是具有较大经营自主权的利润中心,其下级单位则是成本中心。事业部制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特点。集团最高层(或总部)只掌握重大问题决策权,从而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解放出来。事业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界定其二级经营单位的模式。事业部制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

2、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也引进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二 事业部制特点及基本结构(一)事业部制特点事业部制从20世纪20年代创立发展至今,许多大型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出不同的事业部制结构。虽然这些事业部制结构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都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针对特定的产品、地区及目标客户成立特定的事业部。 2、在纵向关系上,按照”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划分总部和事业部之间的管理权限。 3、在横向关系方面,事业部为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 4、总部和事业部内部仍然按照职能制结构进行组织设计,这样就保证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5、事业部的独立性是

3、相对的,不是独立的法人,只是总部的一个分支机构,对利润没有支配权,不能对外进行融资和投资。 按照上述的基本特点,组建的事业部应体现出集团公司3个中心的统一:公司总部是决策和投资中心,事业部是经营和利润中心,事业部所属工厂是生产和成本中心。(二)事业部制基本结构首先,在不同的企业中,事业部制的定位及设置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都呈现出如下基本结构:其次,在产业链上,原有的职能制组织是分割的产业链覆盖,这样并不利于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而在事业部制中是完整的产业链覆盖,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加强对市场的反应力和竞争力。两种组织结构对产业链的整合作用对比分析图如下:原有的职能制组织设计事业部制的组织

4、设计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产业A产业B产业C产业D分割的产业链覆盖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产业A产业B产业C产业D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三、事业部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条件(一)适用范围事业部制结构主要适用于产业多元化、品种多样化、各有独立的市场,而且市场环境变化较快的大型企业。事业部式结构与职能式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事业部组织将各业务环节以产品、地区或客户为中心重新组合,每个事业部都有独立的生产、研发、销售等职能,在事业部内部,跨职能的协调增强了。而且因为每个单元变得更小,因此事业部式结构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众多的企业向事业部制变革的现象来看, 今后事业部制还有可能继续成为组织变革的主流,因为不少企业在实施事

5、业部制后, 确实提高了绩效。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多元化与事业部制存在着客观的规律性。事业部制这种组织结构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 尤其是在企业进行多元化扩张后,因此尽管事业部并非十全十美,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是绝大多数大企业所采取的组织形态。(二)基本条件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1、企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种类繁多,企业规模较大,具备专业化原则划分的条件;2、总部具有较强的管控能力。凡影响企业整体性或未来利益方面的决策,尤其是用人权和财务权方面,均应由集团总部作出决定;3、最后,事业部具有独立的经营能力。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必须确保具有独立的能力,以便承担利润责任

6、。四、事业部制的主要形式事业部有多种形式:产品事业部、区域事业部、顾客事业部、渠道事业部、职能事业部,以产品事业部和区域事业部为最多企业所采用。(一)产品事业部(又称产品部门化)按照产品或产品系列组织业务活动。产品部门化主要是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为基础,将生产某一产品有关的活动,完全置于同一产品部门内,再在产品部门内细分职能部门,进行生产该产品的工作。这种结构形态,在设计中往往将一些共用的职能集中,由上级委派以辅导各产品部门,做到资源共享。 产品部门化的优点是: 1、有利于采用专业化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化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每一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部门经理承担利润责任,这

7、有利于总经理评价各部门的政绩; 3、在同一产品部门内有关的职能活动协调比较容易,比完全采用职能部门管理来得更有弹性; 4、容易适应企业的扩展与业务多元化要求。产品部门化的缺点是: 1、需要更多的具有全面管理才能的人才,而这类人才往往不易得到; 2、每一个产品分部都有一定的独立权力,高层管理人员有时会难以控制; 3、对总部的各职能部门,例如人事、财务等,产品分部往往不会善加利用,以至总部一些服务不能获得充分的利用。 (二)区域事业部制(又称区域部门化)对于在地理上分散的企业来说,按地区划分部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其原则是把某个地区或区域内的业务工作集中起来,委派一位经理来主管其事。按地区划分部

8、门,特别适用于规模大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形态,在设计上往往设有中央服务部门,如采购、人事、财务、广告等,向各区域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区域部门化的优点是: 1、责任到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是一个利润中心,每一区域部门的主管都要负责该地区的业务盈亏; 2、放权到区域,每一个区域有其特殊的市场需求与问题,总部放手让区域人员处理,会比较妥善、实际; 3、有利于地区内部协调; 4、对区域内顾客比较了解,有利于服务与沟通; 5、每一个区域主管,都要担负一切管理职能的活动,这对培养通才管理人员大有好处。 其缺点是: 1、随着地区的增加,需要更多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而这类人员往往不易得到; 2、每一个区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加上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往往是“天高皇帝远”,总部难以控制; 3、由于总部与各区域天各一方,难以维持集中的经济服务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