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11002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语言的魅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三、教学设计思想课文记叙了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事。赞扬他同情帮助穷困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同时说明了语言艺术的巨大作用。_的第一、二段是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添上几个字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设计cai课件卡1和卡2

2、。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为什么说后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呢?设计卡3,提出问题,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卡4,练习填空。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这叫人陶醉的春天美景,画面出现后,让学生充分体验看见与看不见的心理反差,创设情境,从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自然令人心酸、让人同情,乐于解囊相助。诗人添上几个字后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四、媒体准备cai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段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找出这一段,读一读,你的脑海中会浮现

3、出怎样的一幅画面?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三)学习第二段1、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课件1诗人出现)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出示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诗人消失)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3、

4、盲老人前后神态的变化,对比着读。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听!(课件2 录音及诗人再次出现)诗人看了以后也满意的笑了。4、指名读,一人读添字前的内容,一人读添字后的内容。其他同学想想前后语气有什么不同?5、同桌互相练一练。6、分角色朗读。(四)学习第三段1、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读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话,(课件)齐读一遍,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2、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春天美丽的景象)找出书中这一句读一读,谁来填这个空。(课件)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

5、天景象,好吗?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3、(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绿树红花间追逐嬉戏;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诗如画的春天。刚才,我播放的画面,你看见了吗?(没有,什么也没看见。)你想不想看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呀?(重放春景图)这景象美不美呀?(美!)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非常难受)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4、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

6、。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受。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5、你能试着填下面这个填空吗?(课件)6、讨论前面的质疑。让学生体会“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7、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课件,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六)总结全文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

7、,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七)板书设计语言的魅力良辰美景对比同情一片漆黑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2导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贺知章东城见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语言怎么样?是的,这些语言很有吸引力,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_思维语言、要驾驭书面语言,即使做梦吧,也会运

8、作潜意识语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课。一、浏览阅读,初步感知文中最就有魅力的语言。师:请同学们将课文浏览一遍,你认为,在这_中哪句话最有魅力,请你把它画下来。(我画的是“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师:大家思考一下:一开始牌子上写着什么?(和“我什么也看不见!”相比较它最有吸引力。)出示两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什么也看不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生: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春天来了,可是”这六个字。)在初读_的基础上,学生在独自阅读_的过程中,找到了这_中最有魅力的语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学生初步阅读时的理解,要深入地体

9、会_的内容,品味语言的魅力仅仅停留在这里是远远不够的。二、用文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_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理解和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魅力的语句。师:是的,第二句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读读_中描写春天的这段话。出示春天文字:(生读)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师:请同学把这段话再读一,边读边想想你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又体会到了什么呢?(课件:随学生读春天的语句,点击字变色,并配声音。)有的学生说:“看见了,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有的学生

10、说:“看见了茂盛的绿树、耀眼的红花。”有的学生说:“听到莺歌燕语声。”春天到了,我看见了_,听到了_,_,这怎能不让我陶醉呢?师:看到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春天于严冬交替中诞生的,一切渴望葱茏的树木,所有向往绽放的花蕾,无数企盼萌芽的种子,怎会错失这大好春光?(板书:万紫千红)(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着在阅读之后,想象之后,头脑中出现了美丽春天的景象,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对自然的喜爱、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得到了陶冶。)师:春天多美啊!(再打出一幅春光图)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

11、黑,他什么也看不见。(板书:漆黑一片)(画面:一片漆黑,盲老人静坐一旁,响起了哀婉的江河水)刚才还是满眼的春光,转眼间竟是一片漆黑,通过电教手段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同时展示在同学的面前。这强烈对比的画面,还有那滴血带泪的音乐,撞击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我什么也看不见!”指“我什么也看不见!”老人叹息到:唉-“我什么也看不见!”老人悲伤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老人心酸呀:“我什么也看不见!”师:巴黎大街上衣着华丽的绅士看到衣衫褴褛的

12、盲老人无动于衷;巴黎大街上打扮漂亮的少女看到头发班白的盲老人淡淡一笑;巴黎大街上行行色色的商人看到双目失明的老人姗姗而去(板书: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师:难到在偌大个繁华的巴黎街头就没有人肯在盲老人面前挺步吗?难到过路人都只顾忙碌着自己的事对老人无动于衷吗?(不,法国诗人让彼浩勒使这个世界改变了。)三、对比阅读法,再读课文,深入思考。1、体会变与不变。师:请同学们在打开书,对比读读,看看这一天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不变的: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位老人,还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变的:钱多了;给钱的人多了;老人的心情变了世界变了,人们的心变了,充满了“爱”盲老人的心情变了、诗人的心情也变了盲

13、老人叹息着:“唉!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盲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看、问、拿、悄悄地添了六个字让彼浩勒听了,也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师:诗人没有用钱财帮助老人,而是用“有魅力的语言”,他的这种相助是用金钱不能衡量的,他帮助了老人,他这种行为仅仅帮助了老人吗?(不仅仅只帮助了盲老人,他不仅仅帮助了老人,还帮助了那些盲心的人,帮助了这个世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2、行人的内心也在改变:(变得有同情心了)变换不同语气读,体会其中的变化。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巴黎街头文质彬彬的绅士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放学回家说说

14、笑笑的孩子们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架着高级马车的商人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形形色色的路人看到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到。3、对比的力量师:再读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1)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一个“可是”使结果一个天,一个地,春天意味着什么?光明、美好。2)盲人意味着?什么也看不到。3)如果两件事没有联系可能没有什么,一个“可是”话锋一转,把二者联系起来,自然让过往的行人想到很多。这位盲老人一生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景象,人们都会产生同情心,所以都会帮助这位老人。人们的这时的感觉是什么?悲凉,同情之心犹然而生。他们纷纷解囊相助。板书(解囊相助)2、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变化?师: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变化?魅力在哪里?仅仅是书上写得富有诗意和感情吗?魅力还在哪里?在于能打动人心,触动人的情感,诗人用这六个字触动了那些无动于衷的人们内心美好的一面,唤醒了人们藏在深处的同情心。拨动了感情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