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10770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月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月考一语文试卷/10/20 命题人:陈石燕(满分15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3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毕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泰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这件事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始终把荆轲看做一种英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种: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仅一无所获,并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种。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

2、的文字最长,描写她一种人的篇幅超过了描写其她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由于荆轲比其她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由于秦王比其她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荆轲的分量之因此超过其她四个刺客的总和,是由于秦王的分量超过其她被谋刺的四个人的总和。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封建君王。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因素。有人觉得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觉得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尚有人觉得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

3、而匕首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她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但愿。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她想生擒秦王倒也许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王”始终有一种误会,觉得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佳也能挟持住秦王,逼她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后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由于潜意识里但愿她刺秦成功。然而,如果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种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史记刺客列传里其她的刺客同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因此,荆轲的英名,正在于她的“失败”。

4、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成阳宫去单挑秦王;她遇到的对手比其她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她敢于向最强者挑战;她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成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她能谈笑自如;当她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她在孤单中完毕了她应当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成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种”的因素的一项是(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具体,篇

5、幅超过了描写其她四个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提高了荆轲的名气。 D.荆轲为了让后人懂得,她与其她刺客不同,她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体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 )。 A.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却流芳千古,影响深远。B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敢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6、 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体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期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佩。D.荆轲在孤单中完毕了她应当做的所有动作,她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 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她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种,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B作者觉得,荆轲未在“图穷而匕首见”的第一瞬间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也许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C.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由于潜意识里但愿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觉得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

7、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体现,是为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种失败的英雄。二 古诗文阅读(4分) (一)文言文阅读(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4一7 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

8、,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因此遣将守关者,备她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9、)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对的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5.对文中下列词语的的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B.兄事之:用看待兄长的礼节侍奉她。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看待兄长同样。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D约为婚姻:双方商定成为子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子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骂鲰

10、生、拉拢项伯等细节体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B.项羽信任项伯,变化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她也不知如何是好。.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浮现了转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分)()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分)译:(2)因此遣将守关者,备她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译:(二)诗歌阅读(11分)比较阅读品味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两首词,完毕8-题。(11分)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8.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窗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 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三)名篇名句默写(1分)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0分)(1)曾记否, , 。(2)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体现她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反映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她消沉颓唐,目前也常以此句阐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_,_。(3)白居易在钱塘

12、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 , 。这两句,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5)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诗句诸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句子中须具有“雨”字) , 。(6)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4)题。(25分)妈妈解梦韦如辉弟弟每天上午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慌里慌张从厨房里跑来的妈妈说,我又做梦了。若是霞光初现,太阳即将跳出来,妈妈会让弟弟将梗阻在喉咙里的话说出来。若是阴天下雨,主线不也许见到阳光,妈妈会想尽措施制止

13、弟弟把话说下去。弟弟觉得妈妈十分诡秘。有诗曰:有梦不祥,来到西墙,日光一照,百事无妨。妈妈用这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诗教导弟弟,还列举自古至今的某些与人有碍的典型事例警示弟弟。在妈妈的嘴里,有大量的事实足以让弟弟把梦憋在心里,脸色发青。至于妈妈说的那首诗和那些事例,有多少科学根据,无人考证。我厌恶弟弟老做梦。妈妈护着弟弟,说老大,你懂什么?我无法理解妈妈的解释,妈妈说,你还小,不懂,有的时候梦是反的。反正我不太信,并且已经读了几年的书,觉得弟弟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妈妈也跟着无知。其后弟弟的一种梦,让我信了,甚至感到十分巨大的可怕,像孤魂野鬼同样游走在我们家里。弟弟憋了几天才说出自己的一种梦。弟弟梦见

14、爸爸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娶新纳妾哩。妈妈那几天特别郁闷,虽然温暖的阳光妩媚的照耀,也融化不了她冰冻三尺的脸色。爸爸终于从她自如行走十一年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一条腿。弟弟再说做梦的时候,妈妈紧张得如临大敌。那件事之后,弟弟似乎长大了,懂事了,容易不对妈妈说又做梦了。有一天,弟弟又做梦了。弟弟说,梦见一群人抬着棺材向她走来,无论怎么躲,就是躲不开。垂头丧气的弟弟说着那个不祥的梦,眼眶里溢满泪水。妈妈居然故意想不到的兴奋。她高声朗气地冲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喊,好梦!老韦家就要扬眉吐气了。看到我们可疑的目光,她接着说,棺即是官,材即是财。看来我们家要有当官的,也要有发财的。妈妈的解梦似乎真的应验了。之后的岁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仅如愿以偿上了大学,并且官运亨通,几乎二三年一种台阶。弟弟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溢,数着数着票子就喊累了。我和弟弟都很忙,成天像陀螺同样转个不断,甚至连给妈妈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妈妈常常给我们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忽然会问,你们没做梦?对于妈妈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们常常不觉得然。妈妈却说,自己做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