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试验室管理制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105706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IV试验室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HIV试验室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HIV试验室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HIV试验室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HIV试验室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IV试验室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IV试验室管理制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强化职责,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消除实验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和规范,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使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HIV实验室进入制度1、所有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2、外来参观者进入实验室前须报业务质量管理科登记并填写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实验区域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进入。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换鞋(或穿上鞋套,必要时换上工作服)且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必须换鞋后才能离开。3、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

2、换鞋,穿工作服后进入。4、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必须换鞋,脱去工作服,不得穿上工作服离开实验室。5、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HIV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1、目的规范HIV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个人防护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管理。3.1 3、职责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细则规定程序进行检测工作。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4.1 4、实验室安全防护个人防护及保健本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4.1.1.1 防护服应满足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

3、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4.1.1.2 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防护服。穿过的被污染的防护服应经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4.1.1.3 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性的(如塑料)围裙。当发现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4.1.1.44.1.1.5应配备足够的一次性橡胶手术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及冲洗眼睛的装置。4.1.1.6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4.1.2.1 个人保健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料覆盖。4.1.2.2 进实验室前摘除首饰,修剪长

4、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4.1.2.3 进入实验实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4.1.2.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工作服隔离衣,并洗手。4.1.2.5 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会客。5.1 实验室管理要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9和本守则要求。5.1.1.根据本守则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该制度或程序应适用于现在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它规定相一致。5.1.1 意外事故管理无论是否发生意外事故,每年都要对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

5、标准操作程序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修订,并有记录。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建立意外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5.1.2 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和职业暴露事故进行调查、登记、处理和报告。5.1.3 人员培训和管理中心应对所有检测人员提供并完成与工作相关的充足有效的技术培训。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和“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省级以上艾滋病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科室负责人需对实验室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安全。5.1.4 新上岗人员必须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能单独工作。5

6、.1.5 科室负责人应了解科室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5.1.6 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经过单位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5.2 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的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如对初筛阳性标6.2本进行复测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污染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不得戴着手套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6.3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

7、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6.4 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6.5 操作中的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物在清洁之前先用1%次氯酸钠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并做好差错、意外、事故登记。6.6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溶液消毒或70%酒精喷洒消毒。6.7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服再肥皂和流动水洗手。6.8 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均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HIV抗体阳性样品应做好标记单独保存。5.3 避免利器的使用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剌伤。如果必须使用,在

8、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剌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5.4 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剌伤的危险性。应将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剌、防渗漏的利器盒,针头直接7.3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5.5 样品的采集所有的血液、血清、未固定的组织液样品,均视为有潜在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5.6 应象操作未知传染风险样品一样,小心存放、拿取和使用包括可能有传染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5.7 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

9、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剌伤皮肤和造成外界污染。5.8 如用滤纸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严格按常规进行。在剌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5.9 离心机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以防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5.10 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送到合适的实验室方可打开,不能在收发地点和仓库等地点打开,包裹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打开:工作人员应有过处理感染源方面的训练;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用后置可消毒的容器中消毒。5.11 打开标本容器时

10、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核对样品与送检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单,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要报告所长并填写差错、意外、事故登记。5.12 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如是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则应将样品安全废弃。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5.13 对血液和体液常规操作可在工作台上进行。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5.14 在将HIV/AIDS样本转到其它实验室时,运送样品时应防止对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造成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

11、收地点和接收入,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行到妥善处理。5.15 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5.16 用于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10、支持性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3.1 HIV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制度1、目的规范HIV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制度2、适用范围适应艾滋病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本细则规定制度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建立健康档案。4.1 4、人员健康监护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健康监护,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12、。4.2 所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4.3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4.4 对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归档。4.5遇有职业暴露等实验室事故,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及12个月采血检测一次HIV抗体并记录归档。5、支持性文件年版2009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消毒处理制度1、目的规范HIV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的处理。2、适用范围适应艾滋实验室废弃物品处理及消毒方法。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4.1 4、废弃物处置从事污染物、废弃物消毒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懂得生物危险和

13、必要的相关的基本知识。4.2 从事高压压力蒸汽灭菌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压力容器作业上岗证。4.3血标本、有感染性的试剂(试验后剩余和过期)、外部质控品等液态污物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如有外溢,用消毒液消毒。4.4 盛装血液的样品管以及用于分装样品和实验过程中使用过的螺旋管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吸头装于专用的污物桶内,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4.5 所有实验室固体垃圾置于专用污物袋内,交中心统一焚烧或有效消毒后丢弃,并填好污物、废弃物交接登记。4.6 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4.7 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方法处理。5HIV实验

14、室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5.1高压蒸汽消毒,121C,保持1520min;5.2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C,保持23h。HIV实验室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HIV实验室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45000mg/L)、75%乙醇和2%戊二醛,保持1030min。5.3 废弃物缸;5000mg/L次氯酸钠。5.4 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5.5 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5.6 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6、支持性文件全国艾滋病检

15、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HIV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登记制度1、目的规范HIV实验室职业暴露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应艾滋实验室职业暴露及消毒方法。3.1 3、职责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4、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防职业暴露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即暴露于含有HIV的液体等引起的危害。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应包括急救、对暴

16、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4.1.1 职业暴露后的急救处理剌激出血: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只要情况允许,应实行急救。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损伤处的血液。4.1.2 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粘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或清水)反复冲洗。受伤部位的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4.1.3 由于暴露后有无采取急救措施对职业暴露后HIV感染有一定影响,故应尽量为受伤者寻找医疗机构,以求正确护理伤口和暴露后急救得理。4.2及时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