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105314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2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艺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一、名词解释1、水化:一种物质从无水状态变成含水状态的过程称为水化。2、石灰饱和系数:指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与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三钙所需氧化钙最大含量的比值。以KH表示。也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3、固相反应:各物料间凡是以固相形式进行的反应称为固相反应。4、粘散料:物料不易烧结,在烧成带料子发粘,冷却时料发散,产生很多砂子状的细粉,这种熟料称为粘散料,又称为飞砂料。5、烧成过程: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原料脱水、分解、各氧化物固相反应,通过液相C2S和CaO反应生成C3S,温度降低,液相凝固形成熟料,此过程为烧成过程

2、。6、阿利特: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是硅酸三钙中含有少量的其它氧化物的固溶体。7、f-CaO: 在熟料中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化钙,记作f-CaO。8、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时其中的可燃物质完全氧化生成CO2、水蒸气、SO2等称为完全燃烧。9、白火焰:回转窑内燃料从着火燃烧至燃烧基本结束的一段流股为燃料与空气中氧气激烈化合的阶段,此时产生强列的光和热辐射,形成一定长度白色发亮的高温火焰称为白火焰。10、熟料的单位热耗:指生产每千克熟料消耗的热量。11、烧流:当烧成温度高时,液相粘度很小,像水一样流动,这种现象在操作上称为烧流。12、荷重软化点: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对压力

3、的抵抗性能。13、硅酸率:表示水泥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例。通常用字母n或SM表示,其计算式如下: SiO2SM(n)= Al2O3+Fe2O314、生料制备过程: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此过程称为生料制备过程。15、回转窑的筒体:是回转窑的躯干,用钢板事先做成一段段的圆筒,然后把各段铆接或焊接而成。筒体外面套有几道轮带,座落在相对应的托轮上,为使物料能由窑尾逐渐向窑前运动,因此筒体一般有3%-5%的斜度,向前倾斜,为了保护筒体,内砌有100-230mm厚的耐

4、火材料。16、支承装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窑的全部质量,对窑体还起定位作用,使其能安全平稳进行运转,支承装置由轮带、托轮、轴承和挡轮组成。17、窑外分解窑:亦称为预分解窑,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泥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把大量吸热的碳酸钙分解反应从窑内传热速率较低的区域移到悬浮器与窑之间的特殊煅烧炉(分解炉)中进行。18、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9、最低共熔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称为最低共熔温度。20、实用易烧性:所谓“实用易烧性”是指在1350

5、恒温下,在回转窑内煅烧生料达到CaO2%所需的时间。2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22、配料:根据水泥品种与具体的生产条件,确定所用原料的配合比,称为配料。23、水硬率:是指熟料中氧化钙与酸性氧化物之和的质量百分数的比值,以HM或m表示。24、干法生产:将原料先烘干后粉磨或同时烘干与粉磨成生料粉,而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称为干法生产。25、燃料:是指这样一大类物质,它们在达到一定温度后,能够是与氧进行激烈的氧化,并且发出大量的热来。26、燃料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发出的热量。27、短焰急烧

6、:是指回转窑内火焰较短、高温集中的一种煅烧操作。28、黑影:在回转窑窑头用蓝玻璃观察到的在火头下方的灰暗色的生料阴影,即黑影。29、窑皮:附着在烧成带窑衬表面的烧结熟料层称为窑皮。30、气体的表压:容器内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称为气体的表压。31、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料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32、熟料: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33、熟料容重:单位容积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熟料的容重。所称量熟料的粒径一般为5-15mm。34、窑灰:

7、从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下的粉尘称为窑灰。35、粉煤灰:是指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废渣,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Al2O3、CaO和未燃的炭。36、水化速率:熟料矿物或水泥的水化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或水化深度来表示。37、回转窑热效率: 回转窑理论上需要的热量与实际消耗的热量之比称为回转窑的热效率。38、矿渣硅酸盐水泥:凡由硅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39、磨料磨损:是指硬的颗粒或硬的突出物在摩擦过程中引起材料脱落的现象。40、筛余曲线:以筛余的百分数为纵坐标,以磨机长度为横坐标,将各取样断面上混合样的筛余百分数

8、,对应取样断面在磨机长度方向的位置绘点,将点连成曲线即筛余曲线。41、活性混合材:是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42、凝结时间:是指一定量的水泥和标准用水量混合后,到开始凝结硬化前的这段时间。43、磨机运转率:是指生产过程中磨机的运转时间跟总时间的比。44、三氧化硫含量:是指水泥中所含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45、快凝:是指水泥熟料磨成细粉与水相遇在瞬间很快凝结的现象。46、闭路粉磨:物料粉磨后进入分级设备中分级,粗粉返回磨内重新粉磨的称为闭路粉磨。47、选粉效率:是指选粉后成品中所含细粉量与喂入选粉机物料中细粉量之比。48、粉碎比:是指原料的粒径与粉碎产品的粒径的比值。50、易磨性:

9、是指物料被粉磨的难易程度。51、假凝:是指水泥用水调和几分钟后发生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现象。52、分级:是指把粉状和粒状物料按颗粒大小或种类进行选粉的工艺过程。53、循环负荷率:是指选粉机的回粉量与成品量之比。54、饱磨:是指因工艺条件或操作不当,磨内料球之比过大,使磨机失去破碎和研磨能力。55、缓凝剂:凡能延缓水泥的水化作用及阻滞水泥凝胶凝聚作用,即可减缓水泥的凝结速度的添加剂,称为缓凝剂。56、料耗:是指生成单位熟料所需的生料量(干基)。通常以“t生料/t熟料”表示。57、体积假说: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将几何形状相似的同类物料粉碎成几何形状也相似的产品时,其消耗的能量与被粉碎物料的体积或

10、质量成正比。58、空气分级:粉粒物料在空气中借固体颗粒沉降速度不同而分级成两种以上粒径的颗粒,这种操作方法称为空气分级。59、(水泥的)抗压强度:是水泥的重要力学性能,表示水泥胶砂试体承受的压力。通常以“MPa”表示27Mpa。60、40#机械油:是指50时运动粘度在37-43厘沲之间的机械油。主要用于中小减速机。61、比表面积:是物料的一种细度指标,它表示单位质量物料的总表面积。通常以“cm”.g-1表示。62、颗粒荷电性:指粉状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撞击、摩擦、放射性照射以及电晕放电等作用而使颗粒带电。 63、开路粉磨:是指被粉碎的物料只通过磨机一次,就达到合格产品的粉磨流程。又称作单程粉

11、磨。64、电流:电荷有规律的运动叫做电流。65、筛余:是指用筛析法检验物料细度时,某一标准筛上面残留物料占全部物料的质量百分数。66、“四无、六不漏”:是指无灰尘、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不漏油、不漏灰、不漏电、不漏气、不漏水、不漏风。67、环境标准:是指对排放污染物的限制量值,它是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8、粘度:是指润湿油在移动时,油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阻力,具有这种性质的阻力大小叫做粘度。69、水泥标号:是按水泥28天抗压强度数值划分的水泥等级标准。70、熟料的料耗:是指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所需要消耗的生料量。71、紊流:流体的质点进行着不规则的紊乱运动,在主流内形成了

12、许多细小的旋涡,这种流动叫紊流。72、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73、烧结范围:是指生料的加热至出现烧结所必需的、最少的液相量时的温度与开始出现结大块时的温度的差值。74、标准煤耗:把实物煤折算为标准煤的消耗量称为标准煤耗。75、不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时,其中的可燃元素碳没有完全氧化成CO2,硫没有完全氧化成SO2,氢也可能没有完全氧化生成水蒸汽等不再可燃的物质称为不完全燃烧。76、热平衡:是指热工设备在热的使用过程中接受所有热量之和应该等于在该热工设备内所消耗的热量和逸出该热工设备的所有热量之和。77、低温烧成:是指在不降低熟料质量甚至提高熟料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熟料

13、的烧成温度。78、燃烧带容积热力强度:是指燃烧带单位容积、单位时间所发出的热量。79、熟料形成的热效应: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用基准温度的干物料在没有任何物料和热量损失的条件下制成1kg仍为基准温度的熟料所需要的热量。80、熟料烧成的综合能耗:是指烧成车间在标定期内,对熟料烧成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进行综合计算所得的能源消耗量。81、耐火度:表示材料在无压力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82、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其含量通常为50%左右,有时甚至高达60%。硅酸三钙加水调和后,凝结时间较长,水化较快,其强度发展较快,早期强度较高,但其水化热较高。83、熟料煅烧过程:生料在水泥

14、窑内煅烧到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这一过程称为熟料煅烧过程。84、铁率:以称铝率或铝氧率,是表示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熔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以IM或p表示,其计算式如下: Al2O3IM= Fe2O385、回转窑:回转窑由筒体、支承装置、传动装置、密封装置、喂料装置和窑头燃烧装置等组成。回转窑是个圆形筒体,倾斜地安装在数对托轮上,电动机经过减速后,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而使筒体作回转运动。86、传动装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动力传给筒体并减小到所要求的转速。每台窑都有一套传动装置。一般回转窑的传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机及大小齿

15、轮组成,根据回转窑的转动特点要求传动装置传动比大,平滑无级调整,有足够的调节范围。87、预均化堆物原理:已破碎的矿物原料尽可能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料层堆成料堆,接着用专门设备重新取料。在取料时,设法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均取,这样,取出的原料比堆放时均匀得多,达到预均化的效果。88、窑外分解技术: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泥回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把煅烧过程中大量吸热的碳酸盐分解反应从窑内传热效率较低的地段移到悬浮预热器与窑之间的分解设备中进行。它将石灰配料技术和悬浮预热技术结合起来发展而成为一种新的窑外分解水泥煅烧技术。89、填充系数:是指研磨体的堆积体积与磨机有效容积之比。90、水硬率:是指熟料中氧化钙与酸性氧化物(SiO2、Al2O3、Fe2O3)之和的质量百分数的比值。91、水泥安定性:是指水泥加水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影响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其次是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含量。92、堆积密度: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材料的质量。以r0表示,单位gcm-3。93、易碎系数:是指采用同一台粉碎机械,在同一物料尺寸变化重要条件下,粉碎标准物料的单位电耗与粉碎风干状态下某一物料的单位电耗之比。94、含尘浓度:是指每单位体积含尘气体中所包含的游离尘埃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