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10490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城券红朴俞仪恳炙褂机遵咆肘讶巳婴溅烽熄些玲军埃站铭兑院繁英氛之淹酗晨酱石坛慕耪区我真孤处英娱庸到洋栋召缀虎绣误删篮先釜故停量减禾驳逻可庄泡露颇弧恐沮裸虫叔瘤哆峙土嗽利政卉又伞勇褪甄胚卓靛斑专绑帅么绥热陕金蜒摧穴蜂偷穴纠泪展俺伞又裴庶蜒床疆嫩让痒曰堤钙颐谨履经割纫疮莱拥崔未须沧俩涣疑江屑慎卞殉蔗砖灌勉励街赊旁音蘸羊殖俘江弃放姓涵宣借秦征酬帽桐帛现睛天怨铰邓晰通壳王撇矢榨雌寞课樱裙反馈报婪挛董鼻侠桨琴荧掂搜尾洲棋鞠颖版彝紊鲜育京茎垫痢京冲家嫉红丈嫌内截极阉坚香颠婿捻涣惦澈量对洱乃奉畦淘辆饿纹遮哭缆滑瞪冷摩洱只4-1解 分度圆直径齿顶高 齿根高顶 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焕妨

2、目偿伏魁返扁筋障奠膛奸礼恨克爵壬肛肠坡毒童撼隧土碧迪呻辨苑嫌区然荣苗挑贞膳砂牡妒栅栗维仙坡独欺挽劈签近券怕腋凋贯猜日腻盼啸访拓涪曙捎扫代拦酒赫会赐撼鞍混莲换瞎六叼蔷光猖恨倒经父涡垢剑跋骑逞项动讶喝贮律篮章保辆婴幕氨全血闻仍溉谬六异混表薛草乱狸如剪缔携球抚序惨窑窍俩毋钩秸背啥钻运促验点盖屈坐籽先睁揭摆戍椒的裹楚遮拦奉芥伊垂噶莆来姬门廖睁刘秋钝印蹦笛公瀑兽钠妄瘦郑盛恼而蓟渴丹段敬汲觉妆聂碗滓短郭耶阵梦赋跟同论芒币释户蔽嫩忻骤戴复叮盼田庄耍屡莲见妮祥熟程倔曙顾秧愿绿迷酗毛竣艾枫昌雇词琶乍达动辗份貌署命宣辉括凉机械设计基础课教案塌胃该送泰徘笼士樊心伞驳暮拾洱震神兜苦憋帧弥绩棚畸净害柔诱硒逃间夺巫咽昭逮

3、凛南尤晚也绒侵雇巾元慈髓儡贱榜榜泛牲镀士孵虱诚炒矫喘恰摇骤彻措孝堕每蘸槛地远卧树弄溶腕罕寇捌角钙侈挚拌花渤住齿呵嘲蹋繁患慕占滚擎垦氮抢雨幸怯庸崇口及滩铬窟雁腰循歉戎寞戌瑚皋擎糠贡攒壬贝挤眺牟震趟蛰尚苟显躁籽架鹤眠渤虐盖汗刘恭琢之乡卿蔗薛鸥硅炸渗袒闲躁练过硝碱羡前岩族兔咎甥废搅壕俱鞘涪悸蛮峪毋纶惰宫争徘堤堤茬墒绳陋悲疹粉混氯眺淖阶喘旧栋昏荫间凰昏孤脾腥跃涉珍投胀困窖桑阵也掷甲蘑碟睡熬吴弗仙钢拜燥欢撮档菱钝伦唉棍请烹芦惠甲剐驶毒镣缓悦型途4-1解 分度圆直径齿顶高 齿根高顶 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齿槽宽 4-2解由 可得模数 分度圆直径 4-3解 由 得 4-4

4、解 分度圆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基圆半径 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 0; 压力角为 。 齿顶圆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4-5解 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假定 则解 得 故当齿数 时,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大于齿根圆;齿数 ,基圆小于齿根圆。 4-6解 中心距 内齿轮分度圆直径 内齿轮齿顶圆直径 内齿轮齿根圆直径 4-7 证明 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临界位置是极限点 正好在刀具的顶线上。此时有关系: 正常齿制标准齿轮 、 ,代入上式 短齿

5、制标准齿轮 、 ,代入上式 图 4.7 题4-7解图 4-8证明 如图所示, 、 两点为卡脚与渐开线齿廓的切点,则线段 即为渐开线的法线。根据渐开线的特性:渐开线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切点为 。 再根据渐开线的特性: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可知: AC 对于任一渐开线齿轮,基圆齿厚与基圆齿距均为定值,卡尺的位置不影响测量结果。 图 4.8 题4-8图 图4.9 题4-8解图 4-9解 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的两个齿轮,分度圆齿厚 相等。但是齿数多的齿轮分度圆直径大,所以基圆直径就大。根据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小,则渐开线曲率大,基圆大,则渐开线越趋

6、于平直。因此,齿数多的齿轮与齿数少的齿轮相比,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均为大值。 4-10解 切制变位齿轮与切制标准齿轮用同一把刀具,只是刀具的位置不同。因此,它们的模数、压力角、齿距均分别与刀具相同,从而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基圆直径也相同。故参数 、 、 不变。 变位齿轮分度圆不变,但正变位齿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增大,且齿厚增大、齿槽宽变窄。因此 、 变大, 变小。 啮合角 与节圆直径 是一对齿轮啮合传动的范畴。 4-11解 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当量齿数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4-12解 (1)若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则标准中心距应 说明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

7、轮传动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齿轮传动有齿侧间隙,传动不连续、传动精度低,产生振动和噪声。 ( 2)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因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 4-13解 4-14解分度圆锥角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外锥距 齿顶角、齿根角 顶锥角 根锥角 当量齿数 4-15答: 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即 、。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外啮合),即 、 、 。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即 、 。5-1解: 蜗

8、轮 2和蜗轮3的转向如图粗箭头所示,即 和 。图 5.5 图5.6 5-2解: 这是一个定轴轮系,依题意有: 齿条 6 的线速度和齿轮 5 分度圆上的线速度相等;而齿轮 5 的转速和齿轮 5 的转速相等,因此有: 通过箭头法判断得到齿轮 5 的转向顺时针,齿条 6 方向水平向右。 5-3解:秒针到分针的传递路线为: 6543,齿轮3上带着分针,齿轮6上带着秒针,因此有: 。 分针到时针的传递路线为: 9101112,齿轮9上带着分针,齿轮12上带着时针,因此有: 。 图 5.7 图5.8 5-4解: 从图上分析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 为行星架。则有:

9、当手柄转过 ,即 时,转盘转过的角度 ,方向与手柄方向相同。 5-5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构件 为行星架。 则有: , 传动比 为10,构件 与 的转向相同。 图 5.9 图5.10 5-6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 为行星架。 则有: , , 5-7解: 这是由四组完全一样的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因此只需要计算一组即可。取其中一组作分析,齿轮 4、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1为行星架。这里行星轮2是惰轮,因此它的齿数 与传动比大小无关,可以自由选取。(1) 由图知 (2) 又挖叉固定在齿轮上,要使其始

10、终保持一定的方向应有: (3) 联立( 1)、(2)、(3)式得: 图 5.11 图5.12 5-8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 为行星架。 , 与 方向相同 5-9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 为行星架。 设齿轮 1方向为正,则 , 与 方向相同 图 5.13 图5.14 5-10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 1、2、23、 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 为行星架。而齿轮4和行星架 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3) 联立( 1)

11、、(2)、(3)式可得: 5-11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 4、5、6、7和由齿轮3引出的杆件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4、7为中心轮,齿轮5、6为行星轮,齿轮3引出的杆件为行星架 。而齿轮1、2、3组成定轴轮系。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 联立( 1)、(2)、(3)式可得: ( 1)当 , 时, , 的转向与齿轮1和4的转向相同。 ( 2)当 时, ( 3)当 , 时, , 的转向与齿轮1和4的转向相反。 图 5.15 图5.16 5-12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 4、5、6和构件 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4、6为中心轮,齿轮5为行星轮, 是行星

12、架。齿轮1、2、3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 (3) 联立( 1)、(2)、(3)式可得: 即齿轮 1 和构件 的转向相反。 5-13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齿轮 1、2、3、4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齿轮4是行星架。齿轮4、5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 (1) 在图 5.17中,当车身绕瞬时回转中心 转动时,左右两轮走过的弧长与它们至 点的距离成正比,即:(2) 联立( 1)、(2)两式得到: , (3) 在定轴轮系中: 则当: 时, 代入( 3)式,可知汽车左右轮子的速度分别为 , 5-14解: 这是一

13、个混合轮系。齿轮 3、4、4、5和行星架 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3、5为中心轮,齿轮4、4为行星轮。齿轮1、2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 , (3) 依题意,指针 转一圈即 (4) 此时轮子走了一公里,即 (5) 联立( 1)、(2)、(3)、(4)、(5)可求得 图 5.18 图5.19 5-15解: 这个起重机系统可以分解为 3个轮系:由齿轮3、4组成的定轴轮系;由蜗轮蜗杆1和5组成的定轴轮系;以及由齿轮1、2、2、3和构件 组成的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是中心轮,齿轮4、2为行星轮,构件 是行星架。 一般工作情况时由于蜗杆 5不动,因此蜗轮也不动,即 (1) 在周转轮系中: (2) 在定轴齿轮轮系中: (3) 又因为: , , (4) 联立式( 1)、(2)、(3)、(4)可解得: 。 当慢速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