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0960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橄榄球技术考试评定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第2学期期末理论考试填空:每题1分共20分一、橄榄球运动起源于( 1823 )年,( 英 )国二、( 1996 )年(10)月(7)日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橄榄球协会正式成立三、中国第一支橄榄球队于(199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四、人制橄榄球比赛分上、下半场,各(7)分钟。中场休息(1)分钟五、在人制橄榄球比赛中达阵得(5)分,攻门踢(2)分六、跑动持球分为(单手)和(双手)持球法七、在一场比赛中有(3)名裁判,分别是(1名主裁判员,2名边线裁判)八、英式橄榄球英文名(Rugby)九、英式橄榄球比赛规则允许队员侵犯(持球运动员)而不被判犯规十、司克兰每队各有(4)人参与其

2、中英译汉:每题2分共20分1、达 阵touchdown 2、司克兰 Scrum 3、勒 克 Leke 4、扑 搂 tackle 5、前掉球 6、反弹踢 drop-out 7、冒 尔 maul 8、自由踢 free kick 9、争边球 line-out 10、罚 踢 Penalty kick简答:1、按顺序写出二十四式太极拳名称 10分2、简述英式橄榄球比赛中的争球形式 10分3、简述橄榄球比赛中的几种得分形式 10分论述:1、试述橄榄球的起源 15分2、试述对高校开展橄榄球的想法、意见和建议 15分简答题 答案:1、 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

3、琶 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2、3、持球触地得5分,称作达阵。达阵后,得分队还可以在通过达阵点与球门线垂直的假想线上定踢射门一次,射中得2分;因一方犯规而获得的罚踢射门以及在比赛进行中的落踢射门,射中得3分。美式橄榄球得分的形式为:持球触地达阵得6分;达阵后定踢射门,射中得1分;比赛进行中射中得3分;在对方得分区内,把对方逼成死球,算作安全得分,

4、得2分。论述题 答案:1、拉格比是英国中部的一座城市,那里有一所拉格比学校是橄榄球运动的诞生地。据传,该校一名学生W.W.埃利斯在1823年的一次校内足球比赛中因一次踢球失误,感到十分惋惜,竟然不顾一切地抱起球来就跑。以后,在该校的足球比赛中抱球跑的情况频频发生,这虽是犯规动作,却给人以新的启示,久而久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合法行动。 据传说,在1823年的时候,该学校举行了一次足球比赛,当时比赛十分的激烈,其中有一个名叫威廉韦伯埃利斯(William Webb Ellis)的16岁的小男孩,因为比分落后,情急之下,他竟然抱起地上的球就向对方的球门跑去。以后再学校的足球比赛中,抱球跑的情况

5、经常发生。虽然在当时这个举动违反了足球的规定,却给人们一个新的启示,这种抱球跑的现象,给比赛增加了激烈竞争的对抗气氛,时间一长也就被人们接受了,成为一种合法的动作。就这样,一项新的,有利于身体全面发展,具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橄榄球运动,逐渐地从足球运动中派生出来了。2、橄榄球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类 别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实战能力测 试指 标25米Z跑传准踢球比赛分 值20分30分10分40分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125米Z跑(1)测试方法:从起跑线一端点(8米线的端点)向场地异侧方向标点快跑,在跑动中用手击倒各处的标识物后跑向端线,(须将标识物击倒,否则不计成绩)。以站立式起跑,

6、脚动开表,完成所有折点跑到端线时,以躯干过线停表。每人两次机会,取最好成绩。图1. 25米 5米 10米 10米 8米 图1(2)评分标准表1 25米Z跑评分表分值成绩(秒)分值成绩(秒)男 女 男 女 2010.0012.001010.91-11.0012.91-13.0019 10.01-10.1012.01-12.10911.01-11.1013.01-13.1018 10.11-10.2012.11-12.20811.11-11.2013.11-13.2017 10.21-10.3012.21-12.30711.21-11.3013.21-13.3016 10.31-10.4012.3

7、1-12.40611.31-11.4013.31-13.4015 10.41-10.5012.41-12.50511.41-11.5013.41-13.5014 10.51-10.6012.51-12.60411.51-11.6013.51-13.6013 10.61-10.7012.61-12.70311.61-11.7013.61-13.701210.71-10.8012.71-12.80211.71-11.8013.71-13.801110.81-10.9012.81-12.90111.81以上13.81以上(二)专项技术1传准(1)测试方法:两端线长5米,宽10厘米,相距10米,分别放

8、置两球于端线后。测试者站立端线后,从原地拾球起动开始计时。当持球跑动到AB(女子为AB)的2米区间段时,用双手传球,把球传入6米远(女生5米)指定目标区域。指定的目标区域为:上高高度为1.8米,宽度为1.5米;下高高度0.7米,宽度1.5米,所围成的方形目标区域。凡传球传入该区域为传球有效。完成一次传球后,迅速跑动到对向的端线拾球,折返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全部完成四个传球,回到起点停表(如图2所示)。凡出现区域目标以外的传球(传击到梁柱边框视为有效),均属犯规,不计成绩。每人两次机会,记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10米A B 5米 6米 A B 2米 图2(2)评分标准(表2)分值成绩(秒)分值成绩(

9、秒)男 女 男 女 3010.8013.001513.01-13.0515.21-15.252910.81-11.0013.01-13.201413.06-13.1015.26-15.302811.01-11.2013.21-13.401313.11-13.1515.31-15.352711.21-11.4013.41-13.601213.16-13.2015.36-15.402611.41-11.6013.61-13.801113.21-13.2515.41-15.452511.61-11.8013.81-14.001013.26-13.3015.46-15.502411.81-12.001

10、4.01-14.20913.31-13.3515.51-15.552312.01-12.2014.21-14.40813.36-13.4015.56-15.602212.21-12.4014.41-14.60713.41-13.4515.61-15.652112.41-12.6014.61-14.80613.46-13.5015.66-15.702012.61-12.7014.81-14.90513.51-13.5515.71-15.751912.71-12.8014.91-15.00413.56-13.6015.76-15.801812.81-12.9015.01-15.10313.61-1

11、3.6515.81-15.851712.91-12.9515.11-15.15213.66-13.7015.86-15.901612.96-13.0015.16-15.20113.75以上15.91以上2.踢球(1)测试方法:从长5米,宽10厘米的起点线中心点垂直向前分别以17米处(女子为15米)为圆心各画三个同心圆为踢准目标,每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3米、4米、5米(如图3所示)。考生从限制线上或线后,向同心圆连续踢球5次,碰踢、落踢和定踢,踢法不限。 (半径分别为3、4、5米) 女子15米 男子17米 图3(2)评分标准:踢准得分标准是以球从空中落到地面的第一接触点为准。5次踢球的累计得分,

12、为最终得分。男、女的目标分值,由外圈向内圈分别为:1分、1.5分、2分 (三)实战能力1比赛(非扑搂)(1)测试方法:按七人制比赛,上下半场各7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场地以橄榄球场地1/2场地进行,参赛人数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2)评分标准:考评员依参照实战评分表(表3),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10分制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表3 实战评分表等级优良中差分值108.6分8.57.6分7.56.0分6.0分以下标准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位置攻守职责完成很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完成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位置攻守职责完成良好; 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位置攻守职责完成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