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09413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转自新浪博客 静听花开目前在中学生学习中,有许多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看似整天在那埋头苦学,但学习成绩仍不理想。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中起着桥梁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如何去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没有高深的理论,我只是将自己平常的点滴做法和各位同事做个交流。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 1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2引导学生学会预习。3 最大限度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4 注重自身的知识积淀。5引导学生学会倾听。6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轻松学习。首先看第一个

2、方面:一 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计划的学习要比无计划的学习好得多。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高尔基曾说过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没接到一个班,我总是要求学生将每天必做的事情记在一个小的记事本上。如:古诗、名言警句、国学等的背诵,生字的记忆,课文的预习,课外书的阅读,这是每天必做的事情,自己及早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要求学生这样做:1古诗等的背诵。基本上是三天一首,根据古诗词的长短,自己看每天背一句还是两句不等,三天必须完成,一周两首;周日背一句名言,其他要求背诵的内容也

3、一样,把一个大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去完成,要不有的时候一首古诗词或课文特别长,一次布置,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背诵效果就不会很好。如果分开记忆,不仅不会成为负担,背诵的还很扎实。2生字的记忆。生字只有重点课文有,非重点课文没有,一单元2篇重点讲读课文,大约十七八个生字,而上完一单元大约也得一周半(包括辅导完作文),在这一周半中,将本单元生字每天写一遍,无需多,学生不成负担,轻松完成,记忆又快,等到这单元学完时,家长先考察一遍,发现错误的,着重记忆,然后教师再石子量考察本上考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两单元后彻底复习一遍,我从来不要求学生5遍6遍写生字,有些时候,这种机械性的重复,他也只是写而写,效

4、果不太好。3关于课前预习,一会儿在后面谈到。4 课外书的阅读。要求每学期每人必读两本书,每天雷打不动读五页,这是每天不用质疑的事情,必须完成。学习有了计划,就有了学习的保障,长期以往,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会得到培养。我常常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有章。(举收作业本的例子)学习也是一样,有了计划,我们就会按计划进行学习,就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不会盲目,就不会像漫步街头不知去向休息的流浪汉一样,极大浪费了时间,学习效率就不会低下,学习成绩也就不会那么低。二、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

5、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引导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的效率,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好习惯,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预习也是学法指导的一个环节部分,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就会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在如今课时少,作业量大,课程相对紧的背景下,纷繁复杂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量也越来越大,如果学生在毫无预习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顶多只能听懂一些鸡毛蒜皮的表象知识,想要做到彻底理解,几乎不可能。所以,每次接到新年级,我都会从初始阶段引导学生,教他们怎样去预习,让他们逐步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我要求预习课文不能像走马观花,

6、这项作业可做可不做的,它是必做的,而且必须是不折不扣按要求认真完成的,我对于预习要求一般是这样的:(1)标出自然段。因为汇报时要用到自然段。(2)划出生字。因为给生字做上醒目的记号,在课上反复读文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去注意,加强记忆。(3)查找难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理解词语的问题,老师们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词语应该放在讲读文本的过程中理解,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教学中只能顾及到个别重点词语的理解,好多还是没有时间拿到课堂上来理解的;再或许就是学生学生将词语放在课文中,大概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不能准确的表达;还有就是学生的认知不一样,理解不一样,查找的词语也就不一样,把这些词语在预

7、习的时候都理解了,讲课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查找的词语的意思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更深的谈体会。而且我们知道,词语只有理解了,才会准确运用,为提高口语与习作能力打下基础。(4)读熟课文。我每接一个班,就告诉我的学生,我讲课文的起点就是读熟课文,如果课文读不熟,就很难理解文本的内容。久而久之,会与大家的差距越来越远。再者,课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范例,只有读熟了,才能很好的挖掘内涵,体会中心,学习写法。以上四点是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方面必须养成的习惯。习惯渐渐养成后,学生们就会尝到甜头,这样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也就培养成了。必须要告诉学生们,预习不是简单地看看明天所学的内容,一定要边看内容的同时边动手。当然,

8、教师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听课的效率,更会提高学习效率。三 最大限度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1精心备课。 2 激发兴趣。 3 “授之以渔”。 4 学会倾听首先看第一点:精心备课。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教学一篇新课文,我总是将教材内容至少读三遍,自己感悟文本,解读教材,然后拿起共案,有共鸣的地方采用,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反复研读,探究,最终选择一种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思路,重点句段的理解,在书上标一标,记一记,我的语文书上总是密密麻麻的标记好多东西,包括流程和精彩的过渡语,标

9、记好以后,提前反复熟悉,课堂上学生在读课文时浏览一遍,为的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行如流水,整个过程流畅自然。避免讲课的过程中语言不流畅,结构混乱,条理模糊。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大费周折,学生糊里糊涂。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精心备课,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应从哪个点上训练、本节课的训练点该如何落实。提前都精心准备,整节课引导得法,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愁得不到提高,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2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才会掌握的轻松,而且扎实。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1)精心设计过

10、渡语,激发兴趣;(2)以课本内容为载体,巧妙拓展文本,激发兴趣;(3)经常搜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穿插于课堂中;(4)将课件设计的新颖一点;(5)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不要两手一放,两眼紧盯黑板,一节课一动不动的被动听课,这样的听讲,学生坐不了多久,即使他眼睛盯着黑板,其实早走思了,课堂上是不是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动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接受知识就快,学习效率自然就高。3 “授之以渔”。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很重要,因为学生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他才会用方法去解决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的各种题型。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

11、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一些基本的方法全部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比如:课文中出现了较长较难理解的句子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就将长句变成短句理解,那就教给学生缩句的方法;课文中涉及到反问句,除了体会它的表达方式外,让学生把它转换成陈述句,后举例将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文本中涉及到修辞手法,教给学生涉及到什么是修辞手法,包括哪些,比喻句有什么特点,排比句什么样,拟人句怎么和比喻句就不一样,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四字词语如何理解,两字词语如何理解;标点符号怎么

12、占格(看似很小的问题,其实不小,好多学生不知道标号有哪些,点号有哪些,他们各自怎么占格);还有从段到句到词语的感悟文本的方法等等,都要交给学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课文过程中,一定要穿插写作方法,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长久语文能力的积淀,而且我们知道,课文是提高语文能力的范例,不是每天单纯的把本篇课文分析完了就了事了,一定要记住,它只是个例子,象数学当中的例题一样,我们要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落实一个点,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写人的文章,那你在分析文本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看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突出人物特点的;单纯叙事文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实例来突出中心的;以论文作者是怎样来论证自

13、己的观点的;这些都要总结出方法来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方法的积淀,语言的积累,如果平时不教给习作的方法,只是遇到单元习作时才教,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只是杯水车薪。所有这些方法都要贯穿于平日的教学中,所教的方法必须要在这一课的作业中落实,如果通过作业发现某一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不够好,那连续几次的作业中就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一定要记住一点:课文只是一个范例,不要每上一节课只是简单剖析文章思想,肢解文本而忽略了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落实,能力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天天这样节节如此,学生的能力与成绩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4学会倾听。倾听就是细心听取。静静去听老师讲,记住老师上课讲的一些重要细节,思路

14、也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要点,这样听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倾听,如: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就高高举起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那么发言的学生说些什么,叫嚷的学生肯定没有听清楚;当老师指名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余举手的学生不是放下手倾听,而是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这样听课肯定没有效果;还有当老师讲的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课后他肯定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想想这样的听课还有效果吗?这些现象说明学生不会听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在活跃的课堂里光有表达能力是不够的,只有认真地倾听,才能有效地积

15、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开启思维的火花,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培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获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把金钥匙,掌握了这把金钥匙,学习效率定会倍百提高,正如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的: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总之,合理地利用课堂40分钟的时间,功夫下在备课上,内容讲在点子上,时间用在刀刃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能力训练上,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 注重落实,定期巩固。1任何一种方法教给学生后,必须要抓落实(前面已谈到,不赘述了),落实很重要,只讲方法不抓落实,那只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巩固复习,是学习的后续工作,只有经过多次

16、的巩固复习所学过的知识点,才能使学生牢牢掌握住并能应用自如。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减少对知识点遗忘的次数,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靠自觉去复习巩固,大多数人还是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次数,因为复习是一种对旧知识回顾,会使学生一扫而过,浮于表面。所以,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养成巩固复习的好习惯。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更是提高我们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巩固复习是很重要的。 五作业不知要灵活多样。语文科作业多而杂,有些老师整天布置的作业不是写生字,就是抄课文,学生做起作业来感到枯躁无味,久而久之变成了应付作业,达不到提高的作用,我在布置作业坚持做到以下两点:1作业多元化.不要只是写生字,做练习册写作文,还应让学生练练字,背背古诗,对着镜子放声朗读一段美文,给爸爸妈妈讲一个故事等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一味的机械的做一些书面作业,学生会乏味,为写而写,效率不够高。上次听讲座,吉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