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088989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教育和就业方面谈和谐社会建设在 21 世纪之初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个巨大的认 识飞跃, 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教育就业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 全局性、 基础性的作用, 因而,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公平充分灵活就业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方面关系融洽,发展均衡,公平自由,

2、以人为本,使弱者享有的公平权力得到保障, 这些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改变现实中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另一方面, 教育公平保障了每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从而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 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就有利于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一方面教育若不公平, 社会无法和谐,另一方面,公正、和谐、完善的国民教育,是中国通往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座桥梁。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

3、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 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健全 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 动力市场,完善人员流动政策,规范发展就业服务机构。强化政府促 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 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 和服务。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 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 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

4、发放。严格执行国 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 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 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 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 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 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落实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 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

5、寄宿生生活费 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 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 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 助学金制度, 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鼓励社会捐资助学。 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 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 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把充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必然要求

6、, 做好就业工作, 应在集中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研究制定促进就业的战略, 科学合理地确定就业的战略目标。 这个目标, 既要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充分就业提出的基本要求, 又要充分考虑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发展所能实现的程度, 因此从充分就业角度研究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 健全面向

7、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深化户籍、 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完善人员流动政策, 规范发展就业服务机构。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 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加强大学毕业生、 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 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完 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 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 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 合法权益。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让我们一起在构 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