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库存的控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08524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成品库存的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半成品库存的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半成品库存的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半成品库存的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半成品库存的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成品库存的控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成品库存的控制在多数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中,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人员对 产成品(FG, Finished Goods)和原材料库存(RM, Raw Materials)的控制有了足 够的认识。然而,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部门职责范围的制约,物流管理人员很少 能够有机会触及到半成品或在制品(WIP, Work in Process,本文统称半成品) 的库存控制。多数情况下,由于确定半成品库存的多少是由生产制造部门来决定 的,而往往生产制造部门又以完成生产任务和降低制造成本(不计算由于半成品 的占压而带来的财务成本)为首要任务,因此对半成品库存的控制没有受到足够 的重视。半成品库存的功能如同

2、我们对成品库存的研究一样,半成品库存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过少的半成 品库存,则会使生产不能连贯地进行,延长订单的执行周期时间。这一点对于按 订单生产模式(另一种模式为按库存生产)的企业尤为重要。而过多的半成品库 存同样会产生资金的占压,带来不必要的财务成本支出。同时,由于多数的生产 为不可逆向,原材料一旦转换为半成品,就很难回复,过多的半成品一旦不能继 续为新的订单所需要,则会造成成本以及原材料(特别象目前通讯产品的半导体 元器件的全球短缺)的浪费。另外,在IT行业,公司占压产品和半成品的时间 越长,则所面临库存贬值的风险就越大。总结起来,半成品库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满足生产制造的连贯性。其产生

3、可能有 如下原因:工序A速度50件/小时 工序B速度70件/小时前后生产工序(或设备)的速度的差异如图1所示,由于后续工序B的速度大于工序A的速度,如想生产连贯进行或要 求工序B不得停顿,则势必要求在工序B开始前有足够的工序A产生的半成品。 这就要求生产预先对工序A制订计划。下一生产工序必需的两个或多个产品,分别同步生产的工序(或设备)的速度 差异如图2所示,工序C必须由工序A和工序B所产生的半成品组合而成。而工序A 的生产速度小于工序B,这就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工序A速度50件/小时宀工序C工序B速度70件/小时a. 工序 C 以工序 A 的速度进行生产,则会使得工序 B 产生的半成品不断地积

4、压;b. 工序 C 以工序 B 的速度进行生产,则要求预先有足够的工序 A 的半成品。由于生产能力紧张(如多种产品共用某一工序或设备),必须预先生产某一种 半成品,而使该工序或设备能腾出时间转为其它生产如图3所示,当进行产品A的生产时,在完成了工序C之后,由于某些原因(如 紧急订单),不得不暂时停止产品A的生产,而使工序C (或设备C)转而为产 品 B 的生产。这样,生产车间中会有产品 A 的半成品积压。工序A1工序C 工序A2 工序B1工序C 工序B2生产工序(或设备)的生产批量所至如图 4 所示,工序 A 由于生产批量的要求(更多地是出于对生产制造成本的), 其单位时间半成品的产出速度有时

5、会大于下一工序(如B)单位时间所能消耗的 速度。如在生产过程中不停止工序A (或设备A)的生产,则势必会产生在工序 B 之后半成品的积压。工序A速度70件/小时 工序B速度50件/小时原料或半成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移动所需的批量所至有些时候,由于生产线的布局、原料或半成品的搬运以及它们的包装的限制,原 料或半成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移动是按批量进行的。这会使得在一些工段(或 工作点),由于对原料或半成品的消耗速度相对较慢,而造成了原料或半成品在 这些地方的积压。由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产生的待处理半成品库存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人员都知道,对于质量的控制,不仅仅体现在产成品或 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同时

6、也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而各个生产环节的半成品, 如果未通过质量的检验又不能及时处理,也会造成生产线上半成品的积压。有时, 这也是企业内部小团体利益驱使所至。有的公司的生产主管或财务主管,对于未 达到质量标准的半成品不能及时处理(如当期报废),是出于对他们当期业绩表 现(如当期制造成本、当期报废金额)的担心。半成品库存的控制理解了半成品库存产生的原因,我们便可以对其加以控制。而这些控制手段可体 现于公司运营的三个层面:日常工作中的控制 a. 掌握半成品库存的准确信息。很多企业对于产成品和原材料的库存信息(如库存报告及其准确度)都制订了严 格的要求和一系列制度,但对半成品的报告和准确度有所忽视

7、,更谈不上对这些 信息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定期的库存报告进行分析,才能找出产生半成品库存的 主要存在地方和产生的原因。b.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贯彻有目的的生产和收发料及半成品。对各个生产工序或工段的生产人员,要培养按目的生产和收发料的习惯。这里, 按目的生产是指按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或按库存生产(make to st ock)。 而在收发料的过程中,应按看板系统(Kanban)或按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基 础的领料系统。c. 对于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半成品,应及时清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计划中的控制计划中的控制主要在生产计划的层面为生产操作人员制订规则。在不改变生产工 艺

8、、生产工序或设备速度的情况下,一般应遵循按瓶颈生产的原则(Bottleneck Scheduling)。这首先需要计划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程维护人员事先确定各 个工序或设备的正常生产速度,并针对所生产的不同产品找出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的瓶颈工序或瓶颈设备(如图1、图2中的工序A,参见33期)对于瓶颈,又有 两种计划方法可供参考:A. 整个生产线按瓶颈工序或设备的速度制订生产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 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速度差异而产生的生产线上的半成品的积压;缺点是有可能延 长了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B. 在是瓶颈的地方,预先设置半成品库存,使得订单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按照 较快的速度生产;显而易见

9、,这种办法又会带来较多的半成品库存。由于各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设备的复杂程度不同以及本文篇幅的限制,这里 很难就某一具体的生产线的计划方法逐一讨论,仅以本文图1较为简单的例子试 图说明,如何制订瓶颈处的半成品库存水准。(本文作者尚有一较为复杂的欧美 公司示例,感兴趣的读者请联系Email:)如图1所示(参见33期),如果每一个产成品B均需要一个半成品A组成,工 序A的生产速度为50件/每小时,工序B消耗半成品A的速度为70件/每小时; 同时,如果我们确定工序A为瓶颈,则预先制订半成品A的库存应考虑如下几个 因素:50件/小时X t + I = 70件/小时x t,其中I为预先设置的半成品A的

10、库存 量,t为执行某一订单所需的生产时间;贝V, I=(70 50)X t,即预设的半 成品库存量取决于想要满足的最大订单量。确定想要满足的最大订单量:对于较稳定的订单量的情况,可对历史订单量或订 单的预测量计算标准偏差及均值,再根据公司预设的服务水准,计算希望满足的 最大订单量(具体计算请参见以前有关经销商成品库存水准设置的方法);对于 不稳定的订单的情况,则只能(与公司的营销人员)根据销售预测或判断大订单 出现的可能或人为地设置不影响公司服务承诺下能接受的最大订单量。需要指出的是,一旦设立了半成品库存量,I0=(70 50)X 10,如果某一时 刻接到的订单量大于t0时间工序B的生产速度,

11、则会发生半成品A的短缺。3 S计划中的控制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才能使平均库 存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见图5)。而工作中,该原则会经常会遇到来自生产部门 的阻力。必须承认,小批量多批 次的生产,可能会局部地造成制 造费用的增加(如设备启动调整、 产品换型等摊薄的单位时间成本 的增加)。只有平衡半成品库存 成本与制造费用之后,才能确定经济的生产批量。生产制造环境的控制如果企业 不愿意保有过多的生产半成品,或希望加快订单的生产周期时间,另一个方法则 是对生产制造环境的改造,调整生产工艺、工序或提高瓶颈处的生产能力(如增 加设备、人员等)。但必须指出的是,瓶颈在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一直存在 的。随着我们对局部的条件改善,瓶颈会流动到其它部分或以其它形式存在。它 可能会变成供应链的前端(如市场、渠道),也可能会跳到整个供应链的后端(如 采购活动或供应商)总之,对于半成品库存的控制,并不能因为它存在于生产环 节,被复杂的生产过程(或细节)所掩盖,就忽视它的管理或强调它的特殊性。 半成品库存仅是库存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管理可同样应用物流管理的普遍方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