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08317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量子信息通讯”知识普及老顽童 WXT2014年 6月 4 日,央视报导:世界第一条量子信息保密干线在我国开工。 报导称这是中国真正在科技上领先世界的大突破, 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真正的领先世界。 量子通讯以不可窃听为特性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这个项目的带头人是潘建伟院士,是他和他的团队,让中国量子信息技术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该干线连接北京与上海,途经济南、合肥全长2000多公里。干线工程总控中心设在合肥。一、通过几个概念、几个事实认识量子通讯量子纠缠与爱因斯坦幽灵 经典物理学宇宙观认为,宇宙是由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的, 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时空的限制,

2、 是局域化的。 而量子物理学宇宙观认为,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粒子)之间,不管距离多大,都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量子物理学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作 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强烈反对量子纠缠学说, 称量子纠缠是 “诡异的互动性”人们则把这种存在于冥冥之中的联系、 影响、 互动性称作 爱因斯坦幽灵 。有人则称其为“超距作用” ,还有人用“心灵感应”比拟,更有朋友从心有灵犀一点通中取“灵犀”二字相称脚踏实地的物理学家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实验找到实现 “纠缠”的方法。看看这种“纠缠”有什么效应1982年,法国人爱伦.爱斯派克特(Alain.Aspectg过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间确实存在“量子纠缠”效应,从而证实“爱因

3、斯坦幽灵”的存在。1993年,美国人C.H贝内特(,来自不同国家的六位科学家,根据“量子纠缠”学说,提出了“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就是想 把粒子的 “量子态” 看作信息载体, 通过 “量子态” 的传送,来实现信息传输。 换一种说法, 就是将甲地的某个微观粒子的某种量子态, 传送到乙地, 使乙地的某个微观粒子具有甲地的那个粒子相同的“量子态” 。1997 年,在奥地利留学的 潘建伟 与他的伙伴们在世界上首次在实验中将甲地某光子 的“量子态” ,传送到乙地,使乙地的某 光子 具有同样的 “量子态” 。 请特别注意: 传输的不是光子, 而是光子的 “量子态” 。根据上述概念及事实,可以将

4、量子通讯作出如下定义:量子通讯 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实现量子态的传输, 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讯方式。二、 潘建伟其人及其事业(1) 1970 年 3 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 求学于马宅镇雅坑小学、 吴宁镇初中, 1984 年考入东阳中学(严济慈院士、李正武院士、 王伏雄院士、 潘建伟院士皆出自东阳中学 ) 。(2)1987 年,潘建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9 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3)1997 及 1998 年,潘建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光子量子态的传输及量子纠缠态的交换。(4)1999 年, 他首次实现三光子纠缠态; 2000 年他利

5、用多粒子纠缠态成功验证了 GHZ 定理; 2001 年首次成功实现四光子纠缠态。(5)2003 年,他首次成功实现了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输。(6)2003 年, 他首次成功实现量子纠缠态的纯化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7)2003 年,奥地利科学院授予潘建伟 Erich Schmid 奖。2004 年,潘建伟连续获得三项研究成就大奖:欧盟马丽.居里奖,奖金115 万欧元;洪堡基金会索非亚奖,奖金105 万欧元;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尼托奖,奖金113 万欧元。(8)2004 年,他首次获得五光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9)2005 年,潘建伟和他带领的团队,在合肥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在13km 的自由空

6、间里,实现了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验证了在外层空间与地面之间分发纠缠光子的可行性。2009 年, 他们又进一步实现了在16km 自由空间里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奠定了实现量子通信的坚实基础。(10)2009 年 7 月, 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回国, 他任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在上海浦东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量子工程中心” 。(11)2012 年 10 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区(永和村)宣告成立。该院有五大平台, 其中 “合肥未来网络城域试验网”及“量子保密京沪干线工程总控中心”最受关注。(12)2012 年 3 月, “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开通。 该网有 46 个节点, 40 组用户在使用 “量子电话” 。显然,这种电话的设备及运行费用肯定昂贵,目前只在少数几个大学、研究院所、大企业、政府机关、公安部门及金融机构之间作研究性试用。跟正在试运行中的“芜湖量子政务网”一样,所有的关键设备都是自主研发制造、享有知识产权的。(13)2014 年 6 月 4 日, 中国央视报导: 世界第一条量子信息保密干线动工了!等待我们的肯定是辉煌的胜利!特别消息:权威人士透露,潘建伟他们已实现了六光子纠缠及操纵。这是量子计算机的奠基性实验。这项研究成果的公开发布,将是极具震撼性的。 ( 2014、 7、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