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很自私怎么办?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07376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宝很自私怎么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宝宝很自私怎么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宝宝很自私怎么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宝宝很自私怎么办?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宝宝很自私怎么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宝很自私怎么办?(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宝很自私怎么办? 自私是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父母会发觉家中原本大方的孩子变得自私了,她不再愿意和其余儿童分享玩具,更不许可你把她的零食送到其余宝宝手中,甚至只是有些人碰了一下她的东西,她就会大喊大叫、暴跳如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自私了?1、我独生儿女的特殊性。现在的独生儿女几乎全部不一样程度地含有自私的问题。因为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溺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全部先尽她一个人享用,她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可能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她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弟兄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轻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2、我的年纪

2、特征所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她们心理活动全部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和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她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全部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他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了解他人可能有完全不一样于自己的见解。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伴随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步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分,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所以,在幼儿心剪发展的早期阶段,假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轻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3、周围对我的不良影响。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和其周围大家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有的父

3、母或家庭组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廉价,或和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组员经常嘱咐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他人吃,玩具不许他人玩等。这些,全部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4、物质生活的优越对我的影响。伴随生活质量的提升,成人在不停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比如,当幼儿看到他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哭闹后成人通常全部会满足。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停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5、我在交往中不知道策略。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知道适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全部想玩,也明白他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

4、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成人即使意识到了分享的主要意义,但因为对其含义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爸妈能够这么做:对于已经形成自私倾向的幼儿,家长无须恐慌,也不要感到束手无策。发觉孩子问题本身就是教育的契机,处于此年纪的孩子可教育性强,只要家长认真对待,方法适当,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发明分享的家庭气氛。家长从孩子最在意的食物开始,假如孩子独占的话,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再放任不论。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苦苦恳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偶然的旧病复发也是正常的,只要家长坚持就一定能纠正过来。2、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尽可能不给孩子

5、特殊待遇,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和其它组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3、满足孩子的要求要合适。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能够合适满足,对于不能立即满足的要让孩子学会等候,不过分迁就,即使孩子很强硬,家长也要把正确的坚持到底,不给孩子留余地。假如有一次妥协,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机可乘,因此,家长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4、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让孩子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要先挟给长辈吃,舒适的位置让给长辈坐;他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他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他人是愉快的。5、让孩子学会主动负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应

6、指导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给父亲母亲倒茶水等,让她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知道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方便未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奉献。6、为孩子发明常常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激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儿童们玩和看,帮助孩子认识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行为,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如激励孩子多参与合作性的游戏活动,指导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帮助、谦让他人的乐趣,并学会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绪。7、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全部要相互关心、爱惜,尤其要多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模拟的楷模,长此以往,一样的品质和行为方法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顺、娇宠溺爱,就是步入了误区,而且,由溺爱培养起来的怠惰、自私、骄横、无能的品格,必定影响到孩子的学校和社会生活。期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多留心,多观察,要有耐心、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