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07186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港蔬菜基地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供港澳)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122014 年)(单 行 本)二O一一年九月灵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供港澳)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122014 年)灵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位于灵宝市南部山区苏村 乡,全乡辖 32个行政村,总面积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5000 亩 总户数 6744 户,总人口28175 人,是供港澳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 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为加快该区域蔬菜发展,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推动该乡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基础条件(一)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农业的 功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

2、要求。苏村乡党委、政府及时创新发展思路 (即: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业,为城市居民提供 安全、优质、特色的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按照这一发展思路, 近几年全乡上下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东里、 原坡、卫家磨、福地、下湾相继 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山保护地越夏番茄生产基地,总面积 450 亩。建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奠定了良好的 发展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 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市确定从 2012 年开始,利用 3 年时间, 在苏村乡东里、淹里沟、双庄、王会、原坡、苏村、孙沟

3、、卫家磨、 下湾、福地、固水、高稍、田川等 20 个村,整合农业种植结构,发 展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种植。集中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性统 一”的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提升高效蔬菜种植业发展水平,提高经 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更坚实的产业支 撑。(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过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 该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8000 亩,逐步形成了前塬浅山区千亩番茄生 产基地和后区河套区千亩辣椒生产基地,规模生产已成雏形,产品 已销往南阳、洛阳,渭南、西安等省内外周边城市,农民收入不断 提高,种植蔬菜积极性高涨。尤其是近年以来,高山保护地越夏番 茄试种及推广,更

4、是极大地带动了该乡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的发展, 累计在该乡种植面积 450 亩,每亩平均产值达 1.2 万元,每亩最高 产值达 1.5 万元,平均总产值达 54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315 万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基础条件1、自然资源丰富。规划区地处灵宝市南部山区苏村乡,自然资 源得天独厚:一是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配备有较大的开发潜 力,平均海拔 8001000 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降水量 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512 0 最低温度-50最高温度35 0日平均气温0C的天数为275-303天,年水面蒸发量为1021-1280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土

5、壤为褐土,耕层深厚, 土质肥沃,耕性良好,适种性广。二是规划区内耕地面积广,人均 耕地 2 亩,高于全市水平平均 10%,且地势平缓,便于连片开发, 集约投入,形成规模效益。三是灌溉水源有保障,白虎潭水库、卫 家磨水库流域为区内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保障,可满足农作物生长需 要。四是交通便利, 209 国道横贯该区,各村村组道路已经形成网 络。五是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通过近年来的试种和推广,极 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已逐步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 局面。为规划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素。2、区位优势明显。规划区位于灵宝市南部山区,境内植被良好, 无工业废气、废水污染,水源水质好、空

6、气质量好,蔬菜品质好。 是优质无公害蔬菜的最佳适生区。3 、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该乡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实施 的是供港澳订单农业,但全国各地的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尤其是珠江、长江三角洲一带。因此,以“面向港澳,开发珠江、 长江三角洲”市场为目标,在规划区大力发展以特色品牌蔬菜、科 普示范区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该乡近 年来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已成立了 灵宝市富源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为龙头,以 及遍布城乡的农产品营销点、以及网络信息平台销售为补充的较为 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经纪人, 从而

7、进一步扩大了产品市场空间,增加了市场份额,为加快农业结 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4、科技实力雄厚。基地依托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 等院校,河南思瑞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年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 蔬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为加快该乡蔬菜产业发 展,乡政府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灵宝市优质无公害 蔬菜基地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结构调整、蔬菜种植等专业技术的宣 传培训、技术指导及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并大力实施村级农民技术 员培训工程,为每村培养一名村级农民技术员,形成了乡、村二级 技术推广体系。5、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七大以来,乡党委、政府认 真落实强

8、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2011 年实施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建成高山供港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200 亩,配套建设高位蓄水池、田间道路、输水管道、滴灌设备等 基础设施。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标准,为高水平建设 灵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 础。三、总体构想(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 现代农业、高档蔬菜为主线 ,以农业设施基础建设、农业科技成果 转换为重点 ,突出特色、规模、品牌、生态四个环节,大力调整产 业结构,积极发展高山蔬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综合开发农 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建设

9、出科技先进适用、生产优质高效 的高标准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二)发展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 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 灵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建设计划,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 设的重点区域,确定资金重点投向,立足培育壮大基地。3、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有效利用、配置和保护农业资源,实现蔬菜产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 发、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保障农业的长远发 展。4、科技先导的原则

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 力,加速蔬菜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 业的贡献率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5、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根据丘陵山区的特点,因 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建设模式,推动基地建设协调发展。优先在水土 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打造 一批精品工程,引导优质无公害高山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开展。6、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原则。坚持整体规划,采取“集 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建设”的方式,确保建设区域相对集中, 力争建设一片,成效一片、带动一片。7、坚持政府扶持,农民参与的原则。坚持政府在组织实施基地建设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

11、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动员 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主体、受益主体、管 护主体。8、坚持统筹协调、务求实效的原则。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 基地的建设,必须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集聚多方力量,形 成建设合力,。要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讲求实效、量力而行, 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形象工程。(三)功能定位1、产业经济功能。规划区是该乡主要的蔬菜产区,同时也是优 质无公害高山蔬菜供港基地 ,既为港澳及省内外各大城市提供安全、 优质、新鲜的蔬菜,又为致富农民发挥着重要的产业经济功能。2、辐射示范功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科 技与管理创新,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

12、新技术在蔬菜种 植上的推广应用,展示基地蔬菜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增强 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四)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围绕蔬菜发展主导产业,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特色 品牌基地建设,精心打造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生产特色品牌基地, 力争到 2014 年,把该乡建成高档精品蔬菜生产出口基地、现代农 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区,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优质高效,集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四、总体布局到 2014 年底,基地种植蔬菜面积达到 10000 亩。建成供港蔬菜 生产基地,露地番茄、辣椒生产基地,杭茄、杭椒生产基地,野菜 半野生种植基地。配套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服务平台,管理服 务组织

13、。一是大力发展保护护地越夏番茄大棚标准化生产。三年内种植 面积达到 2000 亩,建成东里大棚基地 1000 亩、卫磨大棚基地 500 亩、福地大棚基地 500 亩。满足港澳地区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及 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高档番茄的需求。二、扩大规范露地蔬菜种植面积。三年内种植面积达到 8000 亩。整合资源,规模生产。一是建成前塬区露地番茄生产基地 3000 亩。涉及原坡、孙沟、苏村、西村、淹沟、王会、双庄、翻里 8 个 行政村,通过品种改良、技术革新,番茄套袋技术引进,提高露地 番茄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主要供应郑州、西安、南阳、洛阳等省内 外周边城市。二是建成河套地区辣椒、甘蓝、

14、高山娃娃菜、萝卜等 大宗蔬菜种植基地,发展面积达到 3000 亩。涉及下湾、郭岭、福地、 田川、高稍、力沟、固水、卫磨 8 个行政村。推广种植中椒 4 号、 牟农 12、罐罐萝卜等新优品种,提高生产产量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引进试验杭茄、杭椒等新品种,通过二年引种试验,发展杭茄 杭椒生产基地 1000 亩,涉及福地、下湾庙、庙沟3 个行政村。满足 上海、南京、杭州、长江三角洲等地市场需求。四是大力推进野菜 半野生种植技术,涉及李洼、胡坡、庙沟、田川 4 个行政村。整合 高山野菜生产资源,建成高山小蒜、野韭菜、野苋菜等基地 1000六、保障措施(一)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为加强灵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

15、菜基地的建设与保障,成立“灵 宝市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由李赞 鹏副市长任组长,高科技示范园、农办、农业局、苏村乡政府为成 员单位,全面负责和协调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和决策。苏 村乡政府牵头做好规划制订、工作协调、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负 责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高科技示范园要加强指导服务,并负责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 试验、示范、推广。同时,有关村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 市、乡、村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良性推进机制,共同推动灵宝市 优质无公害高山蔬菜发展。(二)资金投入体系建设1、进一步改善基地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下大力气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专业基地都要

16、列入年度项目规划,配套建设水、电、路 等基础设施。同时,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旱 地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项目资金扶持,保证基地建设的 正常运转。2、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建设的奖励扶持力度。在统一规划布局的 基础上,鼓励基地农户自己建大棚,市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 建棚农户每亩奖补 2000-3000 元,用于农户购置棚架、顶杆、钢丝 等建棚物资及防虫网、杀虫灯、大棚滴灌等附属设备。3、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信息的资金投入。建立新品种推广使用储 备库,设立新品种试验示范专项资金, 每年拿出 3-5 万元 ,引种试 验国内外先进新优品种,保证基地蔬菜生产的品种资源。同时,要 列出专项经费,成立专门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开发新市场,提供 咨询中介服务,为外来客商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4、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土地、税收 信贷等方面的优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