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0671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铁项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做好我项目施工期间安全工作,加强对突发生产事故处置的综合协调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能力,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理本标段施工期间突发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好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工程建设重大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3 工

2、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先期配置的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施工突发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架子队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响应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

3、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5)条块结合,网格管理。继续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动态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突发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协同应对能力。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1轨道交通七号线三标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危及人员安全或导致人员伤亡生产事故,由于施工原因危及社会和公众安全、导致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2 工程概况2.1 常码头站常码头站位于1市江汉区,发展大道与淮海路交叉路口以东的淮海路下,沿淮海路布置。为地下二层单柱两跨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总建筑面积19581m2,其中主体建

4、筑面积11766m2,附属面积5780m2,预留过街通道面积2035m2。车站外包总长259m,标准段宽22.3m,站台宽度13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4+179.000,车站底板埋深约17.14m。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2.2 【东长】区间东方马城站长丰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CK0+459.200右CK2+174.700,右线全长1714.422m,左线全长1717.346(长链2.834m)。起点为东方马城站南端头,从东方马城站出站后沿金南一路南行,与金南一路高架桥并行后,下穿金银湖新村一栋四层建筑,向西南方向偏转,然后下穿张公堤和三环线后南行进入长丰站,终点为长丰站北端头。区间共设3个半径为

5、450m的曲线,区间线间距1315.2m,覆土厚度为9.7421.4m。线路从东方马城站出站后以22的坡度下坡前行250m,接着以3.5的坡度下坡840m,然后以5.2的坡度上坡260m,最后以26.4的坡度上坡250m后进入长丰站。区间采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隧道的净空尺寸为5500mm。区间在右CK1+067.000里程处设置1座联络通道、在右CK1+617.000里程处设置1座联络通道兼泵房。2.3 【长常】区间长丰站常码头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CK2+640.906右CK4+071.300,左CK2+537.926左CK4+071.300,在左CK3+377.934设短链22.066

6、m,右线全长1430.394m,左线全长1511.307m。区间线路从位于径口排污沟以东,江汉经济开发区以西的长丰站出来后,穿越武康上下行高架,京广货运线上下行线,汉丹货运线,汉口客车技术整备所,1市二环线高架、苗圃新村、常码头25层居民房屋及浅埋市政管线后,在发展大道与淮海路路口到达常码头站。水平线间距1354m,结构覆土10.018.4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50m,最大纵坡为17.08。区间采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隧道的净空尺寸为5500mm。区间在右CK3+105.500里程处设置1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在右CK3+635.000里程处设置1座联络通道。3 应急指挥体系和职责

7、3.1 应急处置指挥体系项目部设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统一领导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工作。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书记、项目安全总监、项目总工、副经理、项目副经理兼工会工委负责人成 员:项目部各部室负责人。副组长陈步高图1-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3.2 技术专家组项目部负责聘请技术专家。技术专家组由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对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为应急抢险提供决策的依据;对本项目施工突发生产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抢险救援方案、应急处置办法、灾害损失和恢复方案等进行研究、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并适时地为指挥中心提供突发生产事故的联合演练

8、方案,在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3.3 专业处置小组领导小组根据生产事故情况决定组织各专业处置小组,主要有:现场指挥组、抢险救灾组、转移安置组、救援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生产事故调查组等,各专业处置小组由相关部门和单位有关人员组成,按照领导小组指令、相应预案和措施开展处置工作。 4 预防预警4.1 预防机制本标段在施工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中铁隧道股份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施工中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本标段施工期间突发生产事故的处理能力。安

9、全员须加强巡视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在受控状态,同时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生产事故隐患,及时向现场项目安委会报告,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4.2 预警机制项目部成立项目监测组,依据有关标准对本标段施工进行安全监测,做好本标段施工的预测预报、警报工作,及时提供警报情况。依据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四个等级,依次分别采用红色(级)、橙色(级)、黄色(级)和蓝色(级)表示。根据灾情预警,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4.3 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本项目突发生产事故应

10、急处理系统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相关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专业和局部性演练根据需要由各架子队负责,综合性演练由项目部负责。(2)项目部依据本预案完善救援程序,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储备应急物资,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3)领导小组应密切关注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的突发生产事故,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本标段施工的应急处理系统。(4)领导小组成员应不断完善本项目突发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和跟踪督查施工中发现的生产事故隐患。5 应急响应5.1 突发生产事故级别的确定依据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突发生产事故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

11、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四个等级。5.1.1 级(特别重大)突发生产事故指事态特别复杂,本单位受到特别重大影响,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对公众生活、交通、生态环境、社会秩序有重大影响等后果。级(特别重大)突发生产事故,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一次30人以上死亡; (2)一次100人以上重伤;(3)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事故; (4)其他事态非常复杂,对本单位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如建筑(构)物倾斜过大坍塌、地面出现大范围塌陷、地下主要管线发生破裂、主要交通干道中断等。5.1.2 级(重大)突发生产事故指事态复杂,本单位受到重大影响,已经或可

12、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级(重大)突发生产事故,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一次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一次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3)3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事故; (4)其他事态复杂,对本单位造成重大影响的生产安全生产事故,如生产事故区域的主要交通干道发生中断或大部分堵塞可能已经失去控制等。5.1.3 III级(较大)突发生产事故指事态比较复杂,本单位受到严重影响。III级(较大)突发生产事故,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一次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一次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3)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13、失的生产事故; (4)其他事态比较复杂,对本单位造成较大影响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如生产事故区域的主要交通干道发生部分堵塞需要交通部门协助疏散;道路沉陷需要市政部门协助抢险等。5.1.4 级(一般)突发生产事故指事态比较简单,本单位局部受影响。级(一般)突发生产事故,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 (2)一次造成10人以下重伤;(3)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事故; (4)其他事态简单,对本单位造成一般或局部影响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事故。5.2 分级响应(1)发生级突发生产事故时,领导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相关领导或指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同时申请启动国务院相关

14、部门、1市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2)发生级突发生产事故时,领导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相关领导或指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同时申请启动1市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3)发生III级突发生产事故时,领导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相关领导或指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4)发生级突发生产事故时,领导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相关领导或指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5.3 基本响应程序5.3.1 情况快报、续报发生突发生产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外,应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应根据事态的发展持续向上级相关单位报告突发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快报及

15、续报内容应当简明、准确、真实,不得瞒报、虚报、漏报。内容包括:突发生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发生产事故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对突发生产事故及处置情况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突发生产事故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终报。5.3.2 情况接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生产事故的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情况,确认情况属实后,根据突发生产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级别,启动应急预案。项目突发生产事故情况传报流程图见附件一。5.3.3 紧急处置(1)发生级、级突发生产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应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批准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个专业的负责人;同时派员迅速赶赴现场;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和现场保护,最大限度的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2)发生III级突发生产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同时领导小组批准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应急工作,减小危害,保障工程安全。(3)发生级突发生产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后,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