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图》叙事结构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06704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图》叙事结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江图》叙事结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图》叙事结构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影片长江图中的叙事结构是怎样设计的? 建构叙事结构的镜头语言形式是的特点是什么?长江图这部作品采用的是逆时空叙事结构,它需要观众抛下预设,抛下戏剧冲突和奇观,甚至是抛下普通文艺片兜售的情怀,它对观众提出了高度的要求,需要观众深度的参与。非线性叙事的形式也是一个新体验的梳理。长江既是空间又是时间,影像实现了这两个维度的际会。电影的影像,本来就可以跨越时空,用同一个空间的画面展现不同的时间,这种用法也并非独创。影片巧妙的地方是通过画框的分割,让两人出现在同一个人画面中的不同画框:男人在洗澡,从舷窗中看到一个女人在夜色中游过江面;女人可以透过玻璃注视船通过;或者她在房间做其

2、他的事,透过她身后的窗口;观众看得见广德号通过原本应该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的人,通过画面的安排“穿越”了,于是二者产生一种既明显又隐晦的联系。画面的前后景构成了一个通道,使影像的“穿越”成为可能。长江图的定档海报中提到这将是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李屏宾认为,长江的美和韵味,只能由胶片的质感才能表现到位,用数字拍摄,只能体现长江五分的美。同时,拍摄中还不使用灯光,尽量用好的角度和色彩来呈现出来。而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的船队从上海出发,溯江而上,直至航道尽头。有评论说;长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乃至全球华语市场,长江与所有华人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共鸣性。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溯源。当长江图的镜头从吴淞口溯流而上,抵达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的时候,绵延无尽的江水,缓缓映入眼帘,与两岸静默的山峦一起迂缓流动,步移景换、渐次铺陈。这种感觉,像极了古典水墨画中的山水卷轴。长江图的背景是写意的、故事是模糊的,人物关系、动机也是朦胧莫测的,甚至跳出了一般历史与社会叙事的惯常逻辑,以一种神秘主义的暧昧姿态直抵人的内心本源,就像是一首体量宏大的朦胧诗。那是一首关于信仰和欲望的诗,一首关于追寻和失落的诗,一首关于语言与旅途、现实与诗意的诗。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