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06554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训课题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授课教师:李振玉目的和要求:掌握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研究电动机运转状态及数值测量。工具和设备:1、螺钉旋具、尖嘴钳、剥线钳、斜口钳等。 2、万用表、兆欧表、测速表、钳形电流表等。 3、控制板、导线、紧固件等。 4、电器元件。见表11代 号名 称型 号规 格数 量QS组合开关HZ1010/3三级、10A1FU1熔断器RL115/10380V、15A、配熔体10A3FU2熔断器RL115/2380V、15A、配熔体2A2KM1KM2交流接触器CJX116/2216A、线圈电压380V2FR热继电器JR16B20/3D三极、20A、整定电流5A1

2、SB1按钮LA1822380V、5A、红色1SB2按钮LA1822380V、5A、绿色1SB3按钮LA1822380V、5A、黑色1XT接线端子板TD152015A、20节1HL1指示灯(正转)XD13380V 绿色1HL2指示灯(反转)XD13380V 白色1授课地点:电工车间教学方法:四段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训课时:11课时实训内容:1、 画原理图。2、 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保护功能。3、 增补用以指示正、反转功能的信号电路。4、 按表11配齐所用电器元件,并进行质量检验。5、 设计电器元件布置图。6、 画出电器接线图。7、 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8、 按接线图进行布线。9、 自检控制板

3、布线的正确性。(1) 按电路图或接线图检查接线的正确性、牢固性。(2) 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的正确性及功能性。10、用兆欧表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得小于1M。11、对控制板外部进行布线并检查其正确性。12、经实习指导教师初检后,通电检验功能。13、测线电流。(Y接法和接法二种情况)14、测电动机转速。(Y接法和接法二种情况)15、研究电动机缺相时运转状态。(Y接法和接法二种情况)16、注意事项: (1)应做到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 (2)电动机应放平稳,防止在可逆运转时产生滚动事故,电动机的外壳要可靠接地。 (3)通电检验时,应先合上QS,再检验SB2(或SB3)及SB1按钮的控制是否正常,并

4、在按SB2后,再按SB3,观察有无联锁作用。17、工艺要求: (一)安装电器元件的工艺要求: 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为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 3)紧固各元件时要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在紧固熔断器、接触器等易碎裂元件时,应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旋具轮换旋紧对角线上的螺钉,直到手摇不动后再适当旋紧些即可。 (二)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 1)布线通道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安装面布线。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非交叉不可时,该

5、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就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但不能把导线做成“死直角”。 4)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5)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6)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所有从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的导线必须连续,中间无接头。 7)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8)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应保持一致。 9)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

6、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总结与考评:1、增补电路。2、设计电器元件的布置图。 3、画电器接线图。4、硬导线布线工艺。 5、功能测试。 6、研究电动机运转状态及数值测量。学习材料: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资料索引:电工实训李振玉电工学(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生产实习(第三版)中国劳动出版社 电工技能与训练(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考题:分析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实训课题二: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授课教师:李振玉目的和要求:掌握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7、与检修。工具和设备:1、螺钉旋具、尖嘴钳、剥线钳、斜口钳、压线钳等。 2、万用表、兆欧表、测速表、钳形电流表等。 3、控制板、走线槽、导线、紧固件、针形、义形轧头及绝缘套管等。 4、电器元件。见表22代 号名 称型 号规 格数 量QS组合开关HZ1010/3三级、10A1FU1熔断器RL115/10380V、15A、配熔体10A3FU2熔断器RL115/2380V、15A、配熔体2A2KM1KM2KM3交流接触器CJX116/2216A、线圈电压380V3FR热继电器JR16B20/3D三极、20A、整定电流5A1SB1复合按钮LA1822380V、5A、绿色1SB2复合按钮LA1822380

8、V、5A、红色1KT时间继电器JS72A线圈电压380V1XT接线端子板TD152015A、20节1HL1指示灯(Y启动)XD13380V 白色1HL2指示灯(运行)XD13380V 绿色1授课地点:电工车间教学方法:四段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训课时:11课时实训内容:1、 画原理图。2、 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3、 增补用以指示电动机星形、三角形两种运行状态的信号灯电路。4、 按表22配齐所用电器元件,并进行质量检验。5、 设计电器元件布置图。6、 在控制板上安装电器元件和走线槽。7、 按电路图进行板前线槽布线,布线时在线头上套上绝缘管和冷压接线头。8、 自检控制板布线的正确性。9、 对控制板外

9、部进行连线,并检查其正确性。10、经实习指导教师检查后,通电检验功能。11、故障设置和排除故障 1)由指导老师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中各设计一个电气故障。故障内容以不会损坏电器元件和对设备、人身带来危险后果为限。 2)学生用通电实验法来发现故障现象,并做好记录。 3)根据故障现象,划定故障区域,分析出故障的可能电路。 4)用逻辑分析法及测量法(尽量不通电测量,必须通电检查时,需有指导老师监护)等检查方法迅速缩小故障范围,最后准确找出故障点,并做好必要的记录,如故障范围、故障所在的支路位置等。 5)采用正确方法迅速修复故障,并再次通电检验电路功能。12、注意事项: 1)用于Y起动控制的电动机,必须是

10、有六个出线端子的且定子绕组在接法时的额定电压等于三相电源线电压的电动机。 2)通电检验前要再检查一下熔体规格及各需整定的元件整定值是否符合原理图要求。 3)电动机、时间继电器、接线端子板等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地板应可靠接地。 4)在排除故障过程中严禁扩大和产生新的故障,否则要立即停止检修。 5)检修必须在额定时间内完成。 6)在带电测试功能、检修故障时,必须有指导教师在现场监护,并要确保安全。 7)在通电检验功能或检查故障时,严禁随意用外力使接触器、继电器等动作,以免引起事故。13、板前线槽配线的工艺要求: 1)所有导线的截面积在等于或大于0.5mm2时,必须采用软线。考虑机械强度原因,所用导线

11、最小截面积,在控制箱外为1mm2,在控制箱内0.75mm2。但对控制箱内很小电流的电路连线,如电子逻辑电路,可用0.2mm2,并且可以采用硬线,但只能用于不移动又无振动的场合。 2)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3)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引出导线的走向,以元件的水平中心线为界线,在水平中心线以上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上面的走线槽;在水平中心线以下接线端子引出的导线,必须进入元件下面的走线槽。任何导线都不允许从水平方向进入走线槽内。 4)各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除间距很小和元件机械强度很差允许直接架空敷设外,其他导线必须经过走线槽进行连接。 5)进入走线槽内的导线要完全

12、置于走线槽内,并应尽可能避免交叉,装线不要超过其容量的70%。 6)各电器元件与走线槽之间的外露导线,应走线合理,并应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变换走向要垂直。同一元件上位置一致的端子和同型号电器元件中位置一致的端子上引出或引入的导线,要敷设在同一平面上,并应做到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得交叉。 7)所有接线端子、导线线头上都应套有与电路图上相应接点线号一致的编码套管,并按线号进行连接,连接必须牢靠,不得松动。 8)在任何情况下,接线端子必须与导线截面积和材料性质相适应。当接线端子不适合连接软线或较小截面积的软线时,可以在导线端头穿上针形或叉形扎头,并压紧。 9)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只能连接一根导线,如果

13、采用专门设计的端子,可以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导线的连接方式,必须是公认的。在工艺上成熟的各种方式,如夹紧、压接、焊接、绕接等,并应严格按照连接工艺的工序要求进行。总结与考评:1、增补电路。2、设计电器元件的布置图。 3、画电器接线图。4、硬导线布线工艺。 5、功能测试。 6、研究电动机运转状态及数值测量。学习材料: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资料索引:电工实训李振玉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电工技能与训练(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考题:分析QX13型Y自动启动器。实训课题三: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授课教师:李振玉目的和要求:理解工作原理;掌握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及三极管c、b、e脚和放大倍数;掌握辩认色环电阻方法;掌握锡焊技术和维修调试技术。工具和设备:万用表、电容表、电烙铁等。授课地点:电工车间教学方法:四段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训课时:7课时实训内容:1、 通过电阻器上的色环确定其电阻值(并与万用表测得值比较)。颜色有效数字乘数偏差(%)颜色有效数字乘数偏差(%)银色10-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