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0626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盘龙二小,很兴奋有这样一个机会能代表盘龙二小课题组,就我校课题“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实践讨论”课题工作状况和讨论状况,向各位作一简要汇报,敬请批判指正。 “扎实开展课题讨论,推动学校内涵进展”是我校提出的学校进展战略之一。近四年来,我校在区教科室和开发区训练总支的详细指导下,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之路,将课题讨论工作始终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靠课题讨论促进训练改革,靠课题讨论提升科研水平,靠课题讨论提高训练质量,靠课题讨论打造科研型老师”作为学校持续进展、内涵进展的重大举措。四年

2、来,我校从实际动身,开展以课题讨论和理论学习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为着力点的训练科研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经过课题组成员不断的探究和实践,我校的课题讨论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果。 1、领导重视,保障讨论条件 领导重视是训练科研和课题讨论顺当开展的关键。我校自XX年9月迁入新校址,更名盘龙二小以来,学校成立了学校的教科室,并乐观申请担当科研课题。四年来,无论是前任校长邓立志,还是现任校长甘红枝,始终把教科研工作和课题讨论摆在学校进展的先导位置,纳入学校的进展规划和学校每学期的工作方案中。在课题讨论中,两位校长准时调整工作策略、把握课题讨论方向、保障课题讨论条件,并都能以身作则带头参与教科研活

3、动和课题活动。 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课题讨论成员精神上得到鼓舞,物质条件上得到满意,从给教科室配备了全新的专用电脑,到开放电脑室,到投入10万元,为每位老师家庭组网布线、联通网络,为每位老师,特殊是课题讨论老师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制造了条件,也为老师开展训练科研供应了便利,保障了课题讨论的顺当进行。 同时,我校又逐步建立健全课题讨论评价机制,使教科研成果在老师考核、评优中的权重增加,使老师们能够感受到教科研活动本身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感受到一种努力之后的满意感、荣誉感和成就感。 2、学习培训,增加讨论力量。 我们深知:开展课题讨论没有肯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力量是难以持续开展的。课题讨论之初,课题组

4、内相当多的老师对校本教研的熟悉还不够到位,还未吃透校本教研的内涵,为此,我校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派出老师参与市、区、训练总支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聘请教科室、教研室专家为课题组成员举办了专题讲座,以更新讨论人员的训练观念,提高训练理论水平和校本教研实践力量。同时,我校先后订阅中国训练报、中国老师报、湖北训练、成才、教科研信息等杂志,供课题组成员和老师阅读;契合区训练局的老师读书活动,为课题组成员购买相关书籍;并供应一些训练专业网站、博客的网址,提倡课题组成员和学校老师进行网络扫瞄,以此开阔老师视野,丰富老师素养,提升老师理念。 2021年3月,甘校长注意与前川一小、三小等名校的沟通互动

5、,多次派出老师前往观摩学习,学他校阅历,效优秀策略,增长了课题组成员的见识。 2021年4月,刘溥生名师工作室试验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名师工作室试验基地又成为我校教科研和课题讨论供应了有效依托,在现场教学、评讲等相关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和老师受益匪浅,在与名师、专家的直接沟通、思维碰撞中得到了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才智与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科学管理,注意讨论实效。 科学管理是训练科研和课题讨论顺当开展的动力。为此我校切实加强课题组自身建设和课题讨论常规管理工作。 (1)仔细落实方案 我校将课题实施方案细化到学年、学期工作方案中,细致仔细地做好教科研工作方案,落实时依据方案结合实际状况进

6、行准时调整,使得课题讨论井然有序地进行。 (2)建立科研制度 制度是教科研工作实施的有力保证。依据学校和课题实际,我校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了解讨论动态,关注校本教研热点,收集、沟通课题讨论的阅历和体会心得。同时制定了盘龙二小教学讨论制度、盘龙二小老师业务学习制度、盘龙二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盘龙二小课题讨论和管理制度、盘龙二小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在实践中落实和完善这些制度,使之逐步成为了我校教科研活动和课题讨论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3)完善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老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乐观性,我校课题讨论列入老师业务考核之中,明确规定每位老师必需乐观参加课题讨论,对于老师参加教科研和课题讨论赐予肯定的

7、权重分。如:针对教科研成果的获奖除了给以评比费用报销,还依据奖项赐予不同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嘉奖,2021年在选送黄陂区教科研成果征评中,我校选送论文13篇,数量达历史最高,并取得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的好成果,这样的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老师参加教科研和课题讨论的乐观性、主动性和制造性 (4)仔细开展讨论活动。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所面对的各种详细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和教研骨干的作用,把课题讨论与校本教研融为一体,在重视老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殊强调老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老师之间的教学观摩、专题研讨、集体备课、教学评比,让理念在对话中形成,策略在沟通中构

8、建,才智在碰撞中生成,思想在实践中升华。 在教科研活动中,我校要求老师对自己的训练实践和校本教研活动甚至耳闻目睹的教研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觉问题,把有感而发的事情、麻烦的问题、典型的案例、一时的顿悟记录下来,和课题组成员沟通,从而形成理性的熟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讨论水平。 同时发挥教研组、班级组在训练科研中的作用。健全学校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分学段设立负责人,组织全体老师的共同参加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在训练科研中的作用。 (5)抓好资料建设 课题讨论资料是讨论过程的载体与见证,在肯定程度上反映出讨论的水平与层次。课题组从成立之日起,我校就留意培育讨论人员的资料意识,

9、仔细抓好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课题讨论工作落到实处。每次活动都将老师的练习设计和论文整理成册。 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我校校本教研取得了肯定的成果: (一)进行了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调查并做了详细的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使课题讨论更有针对性,课题组在第一阶段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刘古塘学校、叶店学校和本校(盘龙二小)进行了调查。先通过课题组成员在本校训练教学中的观看所得,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有关状况进行分析;接着走访、电话联系了刘古塘学校、叶店学校的老师,了解了农村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拟定的问卷对开发区农村学校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多方面的调查、

10、分析,发觉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现状如下: 1、制度不够健全,校本教研缺乏长效机制。 我们调查发觉,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规范、有效的教研管理制度,学校在管理制度层面无法为教研供应制度支撑和保障;或是有相关的教研管理制度,但是缺乏有力执行,致使相关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目前的实际状况是,许多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往往停留在记录的检查,很少思索更实质性的措施,许多老师是应付检查而临时赶写材料。 2、组织建设滞后,校本教研缺乏组织保障。 教研工作的着力点应在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力量,但在现实的农村学校的教研工作很难有实质性效果。多数农村学校的教研仍停留在效率不高的公开课研讨:说课、听课、评课,念文件似的理论学习。教研

11、组织建设滞后,教研方式单一、方法陈旧,无法为老师的专业成长供应必要的支持,从而导致许多老师参与各级教研抱着应付的态度,甚至连参与意愿都很低。 3、专业引领不够,校本教研缺乏理论支撑。 目前在不少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中经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很多农村学校的教研与新课改前相比,教研内容形式仍旧没有多少转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教材教法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的设计,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阅历总结等,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指导。同时,学校间的学术沟通活动局限于听公开课等活动,缺乏深层次的沟通学习,这些问题都亟待讨论和解决。 (二)完善了校本教研管理体制。 1、明确了校本教

12、研的要求 课题组首先从观念入手,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召开专题研讨会等各种形式,解决校本教研的思想熟悉问题,关心学校领导和老师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在校本教研专题培训中,校长和老师明确了“校本教研”并不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而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批判继承;所谓“校本教研”,就是把教学讨论的参加权和主动权还给学校训练一线的老师,让老师在校长的组织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研活动,着重讨论解决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进展。 通过学习研讨,全校老师明确了“校本教研”的基本内涵,即:(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2)老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3)课例分析、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4)

13、促进师生共同进展是校本教研的终极目标。 2、实行了校本教研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校本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需了解教研、参加教研、指导教研和保证教研。 (1)了解教研充分熟悉教学讨论工作在提高训练质量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了解当前训练进展的状况和训练教学讨论的热点、重点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学校进展的关系。 (2)参加教研带头学习训练理论和教研科研方法,参加教学讨论和课题讨论,通过讨论问题获得亲身的体会和感觉。 (3)指导教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提出学校教研工作的主攻方向,指导老师改进教学方法,边讨论边学习,不断提高讨论水平和力量。 (4)保证教研在人力、物力上为学校校本教研供应必要的

14、保障,对参与教研科研工作的老师在物质上、信息资源上、学习沟通上供应必要的支持。 3、健全了学校教学讨论工作的组织机构。 学校建立了特地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本校教研工作的组织和规划,协调教研科研工作,切实解决教务处只管教务不管教研,科研处游离于老师的实际工作之外的问题。 4、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 制度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为了提高老师的训练教学力量,课题组在日常的训练教学管理中,指导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教研制度,规范老师的工作要求: 盘龙二小教学讨论制度:成立学科教研组,支配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任课老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盘龙二小老师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老师自学、小组学习、听讲座、在职或脱产进修。 盘龙二

15、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仔细抓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盘龙二小课题讨论和管理制度:抓好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开题和结题,推广应用科研成果。 盘龙二小考核评价激励制度:抓好教学工作检查、学期(年度)工作总结、评比,嘉奖工作业绩突出的老师。 5、推行了学校领导常规调研机制。 学校行政领导和学科主管领导深化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活动,了解学校老师日常课堂教学基本状况,实施“田野”式调研,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解剖式诊断,获得一手资料,为学校管理以及校本教研供应一些决策依据,同时也促进老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三)探究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策略和详细可行的方法。 校本教研课题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在课题讨论的带动下,学校确立了“抓课堂教学讨论,提高全体老师实践新课程的力量”的思想,各学科都乐观开展了校本讨论活动,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探究和不断实践,学校已经初步探究出完整的校本教学讨论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