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06138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县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代码:090100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2、学制三年制三、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掌握满足计算机应用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软件制作电子文稿、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文字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建、维护、管理和应用操作,多媒体设计、广告设计

2、、影视制作等相关行业实际工作要求的技能型人才。2、工作岗位和职业书序号专门化方向就业岗位职业资格1办公自动化与设备维护办公事务处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中级)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中级)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中级)2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中级)网页制作操作员(中级)3多媒体制作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中级)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制作操作员(中级)四、职业能力要求1、基本知识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2)熟练应

3、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制作电子文稿、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3)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调试、使用和维护;(4)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管理、维护与应用知识;(5)掌握和网络有关维护、管理知识。2、基本技能要求(1)具备程序设计基本思路和方法的能力,能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2)熟练输入汉字,每分钟录入60字以上;(3)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硬件,具备维护、维修计算机的能力;(4)具有计算机实验室和机房管理工作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6)具有较强的广告设计、影视制作能力;(7)熟悉电子商务流程,具备有关计算机应用及网络营销、管理的能力;(8)具有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

4、,普通话达到国家相应标准;(9)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公关、协同共事等社会生存能力;(10)取得相应的职业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及要求(1)职业生涯与规划(30课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职业道德与法律(34课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5、本课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4课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

6、学与人生(26课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5)语文(156课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

7、过课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6)数学(156课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圆锥曲线、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容:复数、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7)英语(156课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

8、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8)计算机应用基础(60课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9)体育与健康(62课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

9、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10)音乐(62课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方法,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歌唱表演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冶高尚情操,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怀,同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气

10、质。(11)军事理论与训练(2周)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围绕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工作。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人奠定坚实基础。2、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12)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90课时)本课程主要容包括图像色彩原理,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Photo

11、shop软件的使用技巧及使用环境下的创意设计。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图像设计,能按不同的要求设计海报、广告等作品。(13)Flash动画制作(90课时)本课程主要容包括认识Flash CS3、绘制简单图形、逐帧动画、创建补间形状动画、创建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遮罩动画、ActionScript代码等。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Flash动画制作工具进行基本的卡通画绘制,用Flash来控制各种媒体,如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用Flash创作不同形式的动画作品,使用Flash进行基本的交互式编程等基本知识与应用。(14)中文速

12、录(96课时)本课程主要进行指法训练、中文输入、混合文本输入等容的学习。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键盘,能按指法要求输入英文字母,每分钟击键120次以上;熟练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进行字符、符号、数字混合输入,每分钟输入汉字60字以上;熟练掌握各种录入技巧,听打、看打的录入速度及准确率达到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关于速记师的标准。(1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02课时)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容要包括主机配件,外设选购,硬件的安装,BIOS设置,硬盘的初始化,软件安装,计算机的病毒及处理,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等。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组装

13、计算机硬件,能够独立安装计算机常用的操作系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系统工具软件、磁盘管理工具、性能测试工具,能够熟练地设置BIOS常用功能,能熟练掌握系统维护工具进行系统备份和还原、硬盘的维护,能够排除计算机常见的一般软、硬件故障。(16)计算机网络技术(85课时)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组网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互连设备及应用技术、广域网组网技术、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基础、网络软件与操作系统、TCP/IP管理技术、网络计算模式与实现技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网络故障和维护等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

14、构、分层协议和网络互连,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17)多媒体技术应用(102课时)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容包括多媒体与多媒体硬件设备,图形、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动画制作,声音处理,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多媒体光盘等。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具备使用常用外部设备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产品的制作。(18)数据库应用基础(104课时)本课程主要学习容包括ACCESS基础,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几个关键概念,ACCESS的表、查询、窗体、报表等对象和系统集成的方法,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模块及应用开发实例

15、等。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和建立数据表的方法,能对数据库进行维护、检索与统计,能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19)常用工具软件(78课时)本课程主容包括磁盘与文件管理、系统维护与测试、图形与图像处理、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治等。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使用有关工具软件解决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0)技能强化训练(120课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关键技能进一步强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技能,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职业书考试过关率,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21)就业与创业(26课时)本课程主要学习如何认识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2)岗前培训(175课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培训、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安全生产、团结协作、吃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