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06137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数学思维教材三年级上册(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第1讲 奇妙的规律 1第2讲 加法的巧算 3 第3讲 乘法的巧算 5 第4讲 一个不少数图形 6 第5讲 巧算周长 8 第6讲 有余数的除法10第7讲 平均数问题13第8讲 等量代换15第9讲 鸡兔同笼问题17第10讲 趣题巧解19第11讲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21第12讲 巧填算式24第13讲 整数的分拆29第14讲 找规律法31第15讲 巧填等式34终结性测试题一 35终结性测试题二 37第1讲 奇妙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 ,例如,日期(月份)1、2、3、4、5年龄:10、11、12、13、14、15像上面这样的例子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可以根据这

2、个规律来推断后面的数是什么。寻找数列的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例1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1)2、4、6、8、10、( )、( )。(2)1、2、5、10、17、( )、( )。(3)2、6、18、54、( )、( )。分析与解答:(1)在数列2、4、6、8、10、( )、( )。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根据这一规律可知道( )应分别填12和14。(2)在数列1、2、5、10、17、( 26 )、( 37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依次多2,即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多1;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多

3、3;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多5;第五个数比第四个数多7根据这一规律可知道( )应分别填26和37。(3)在数列2、46、18、54、( )、( )中,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根据这一规律可知道( )应分别填162和486.随堂练习:找规律填数。(1)5、10、15、( )、( )。(2)1、3、7、13、21、( )、( )。(3)1、4、16、64、( )、( )。扩展训练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48、40、36、34、( )。(2)1、3、15、105、( )。(3)1,3,6,10,( ),21,28,36,( )。(4)2,5,8,11,( ),17,20。(5)19,17,15

4、,13,( ),9,7。2、依据规律填数。(1)3、7、( )、15、19、23、( )。(2)1、2、3、4、5、12、7、48、( )3、找出下列数列中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列,它是第( )个。A 1、2、3、6、11、20、37B 0、2、2、4、6、10、16C 1、1、2、3、5、8、13D 1、3、4、7、11、18第2讲 加法的巧算1.什么叫“补数”?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如:1+9=10,3+7=10,2+8=10,4+6=10,5+5=10。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

5、100,55+45=100,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如: 8765512345, 4680253198,8736212638,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2.互补数先加。例1巧算下面各题: 36+87+64 36197263928解:式=(3664)87=10087=187 式=(361639)(97228)=1000+1000=2000随堂练习:巧算下面

6、各题:99+136101 7962121383.拆出补数来先加。例2 188873 548996 9898203解: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861=1061式=(548-4)(9964)=544+1000=1544式=(9898102)(203-102)=10000+101=10101随堂练习:巧算下面各题:196+365 254103 拓展训练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000-547 100000-85426 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 78053000000-780532、用简便方法求和。536+(541+46

7、4)+459 588264148 899634587546567+558+562555563第3讲 乘法的巧算例1 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随堂练习:计算:2910 35100 481000例2 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随堂练习:计算:169 1699 16999例3 一个偶数乘以5

8、,可以除以2添上0。如:6530 16580 1165=580。随堂练习:计算:265 485 2145拓展训练用简便方法计算。171001112523923992399第4讲 一个不少数图形小猴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一次到猪大婶家做课。到那儿一看,门上有一道题,请你说出图中有几个长方形,然后在门上按几下门铃,门就会自动打开。同去的小熊一看图形脱口而出是6个长方形,又急忙跑去按了6下门铃,可门就是打不开。小猴见了,走到门前按了几下,门打开了。那么小猴按几下呢?小熊为什么打不开呢?例1下图中有几条线段?分析:在这幅图中一条一条地没有规律地数往往会少数其中的一条或几条线段。我们可以按一定的规律去数。

9、方法一:以A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 五条,从点出发的线段有BC、BD、BE、BF,4条,从C点出发的线段有:CD、CE、CF,3条,以D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DE,1条。方法二:由A点出发的线段有:AB、AC、AD、AE,4条,倒着4+3+2+1=10(条)。随堂练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条线段?例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分析:这个题目也可以用数线段的方法来解。在图中找到4个基本三角形,再依次找有2个基本三角形的三角形、有3个基本三角形的三角形、有4个基本三角形的三角形,也可以依次以AB为起始边找三角形,找出有4个三角形,然后4+3+2+1=10.随堂练习:数一数下图

10、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拓展训练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角?2、数一数有多少个角?3、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4、三年级有6个班每连个班举行一次拔河比赛,这样一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第5讲 巧算周长专题简析: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2宽2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用途却十分广泛。利用它们可以巧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一、运用平移、翻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形状,巧算周长例11移动哪几根火柴,就能使它变成正方形?怎样移?火柴的总根数变没变?周长是多少根?你是怎样算的?2下面各图形行、列之间点与点的距离都是一厘米,几号图形的周长与其它3个不同?你是怎样想的?小结:有些图形通过将线段平移或翻

11、转,可转化成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从而便于计算他们的周长对于这些图形,这是一个巧方法。随堂练习: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二、重新认识长、宽或去掉拼合处的边,巧算周长例21求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14=4(cm)2用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2倍吗?(拼一拼,算一算)解:(21)2=6(cm) 4212=6(cm)随堂练习:你能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吗?思考:(1) 为什么图的周长比图的周长小?(拼合处越多,周长越小)(2) 4个小正方形还可以怎样拼?你能想出与众不同的拼法,并算出它的周长吗?(3) 你发现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拓展训练1、两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怎样拼周长最大?2、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cm,宽3cm,如图叠放,求图形的周长3、 把3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大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4、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其周长与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第6讲 有余数的除法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数大。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先根据除数与余数的关系,由除数推出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或由余数推出除数可能是哪些数,再根据条件与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便可解决问题。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