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06127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物质的组成(或成分) 提出各物质(或离子)性质的假设 根据这些性质找到可能存在的反应 确定检验的试剂和仪器 确定实验的顺序 叙述实验的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得出结论。(15东城一模28)1.某学生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的 性,填写了下表。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Fe2+NO+2H+ =Fe3+NO2+H2O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

2、成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变红。该现象的结论是 。(3)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为与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中相同。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步骤的目的是 ;该

3、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资料:1. 氧化亚铜:化学式Cu2O,红色至红褐色结晶或粉末,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等,在稀硫酸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氧化亚铜在1800时分解,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被慢慢氧化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杀虫剂2. 葡萄糖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将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进行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条件控制不当时会有少量氧化铜生成。(丰台一模28)2氧化亚铜是大型水面舰艇防护涂层的重要原料。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如下研究。 I. Cu2O的制取(1)葡萄糖

4、还原法制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此方法制取并获得少量Cu2O固体,需要的玻璃仪器除试管、酒精灯、烧杯外,还需要 。II. 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CuO方案1:将制得的Cu2O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3)甲同学认为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样品中含有CuO杂质。乙同学认为此推论不合理,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4)甲同学通过反思,认为将定性检验改为定量测定便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CuO杂质,应测量的数据是 。方案2:丙同学认为采用如下装置(所加药品均足量)进行实验,通过测定c装置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以及d装置反应前后增重的质量,可计算,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铜。(石景山一模28)3(15分)某

5、学习小组依据反应:SO2(g)+ Cl2(g)SO2Cl2(g) H0,设计制备磺酰氯(SO2Cl2)的装置如左图,有关信息如右表所示。SO2Cl2Cl2SO2熔点/54.110172.4沸点/69.134.610性质遇水发生剧烈水解(1)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仪器的作用是_。(3)为了便于混合物的分离且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A装置的反应条件最好选择_。a冰水浴 b常温 c加热至69.1(4)如果通入的Cl2或SO2含有水蒸气,氯气和二氧化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实验时先通入干燥的Cl2将A装置中的空气赶走,再缓慢通入干燥的SO2,即发

6、生反应。充分反应后,继续通入Cl2使装置中的SO2进入烧杯中被吸收。分离产物后,向获得的SO2Cl2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W。经分析SO2Cl2与H2O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无色溶液W中的阴离子除含少量OH外,还含有其它两种阴离子,检验溶液W中这两种阴离子方法是_。反应完成后,在W溶液、烧杯中分别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盐酸,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分别为Xg、Yg。计算SO2+ Cl2SO2Cl2反应中,SO2的转化率 (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门头沟28)4.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

7、有关装置对SO2的性质及空气中SO2的含量进行探究(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Na2SO3 BaCl2溶液 NaOH溶液 浓硫酸 弹 簧夹 A B C。空气50ml 0.001mol/lKMnO4溶液 N2 H2S溶液ED(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夹。此操作的目的是 。(3)实验过程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取下装置B,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洁净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 (填化学式); 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8、,该实验证明SO2具有 性。 (5)装置D的作用是 。(6)实验后,测定装置D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两种不同的假设:是生成的Na2SO3水解;是氢氧化钠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立。可任选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2 (7)另一小组利用装置E进行实验:SO2性质实验之后,用注射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并向装置E中共注入V mL(已折算为标况下体积)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时,停止实验。请计算该空气中SO2的体积分数(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东城二模2

9、8)5(14分)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漂白性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中红色褪去,中无变化。甲同学作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 。甲同学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还原性 ( )乙同学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SO2 与 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检验该反应所得含氧酸根离子的方法是 。 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一段时间,变为浅绿色。 资料显示:红棕色为FeSO3 (墨绿色难溶物)与FeCl3 溶液形成的混合色。 则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 乙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硫可还

10、原三氯化铁。D(丰台二模28)6(14分)硫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SO2是硫的一种重要氧化物,为探究SO2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1)为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与SO2 Na2O2的反应为进一步探究Na2O2与SO2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浓H2SO4较浓H2SO4Na2SO3Na2O2NaOH溶液FA B C D E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装置的作用是 。在F处检验到有O2生成,据此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C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白色沉淀足量BaCl2溶液稀HNO3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 证明有Na2SO4生成上述方案 (“合理”或“不合理”),简要说明理由 。E装置中溶液呈碱性,为检验吸收液中其他阴离子,完成下列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白色浑浊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通州二模28)7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部分性质如下: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大约在175升华(175以上分解生成H2O、CO2和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