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用会考提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05733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通用会考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通用会考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通用会考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通用会考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通用会考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通用会考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通用会考提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特点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细胞骨架双膜单膜无膜功能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产生ATP光合作用场所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和细胞壁形成有关进行渗透作用,维持植物细胞紧张度消化外界颗粒和自身产生的残渣合成蛋白质和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决定细胞形状,保持细胞内部结构分布真核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大多动植物细胞大多动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真菌和一些植物细胞真核、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几乎所有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无染色体有染色体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线粒、叶绿、高尔基、核糖等细胞壁不含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有细胞膜有细胞膜单细

2、胞多细胞有氧呼吸在细胞膜进行在线粒体进行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简单扩散异化扩散不需载体蛋白需载体蛋白需载体蛋白不耗能不耗能耗能高浓度向低浓度低向高水分子、氧气、二氧化碳、甘油等葡萄糖进入血红蛋白小分子、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跨膜转运无膜转运被动转运(无ATP消耗)主动转运胞吞胞吐扩散(分子)渗透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转运蛋白和ATP食物颗粒、蛋白质大分子食物泡溶酶体作用物质被膜包围形成小泡排出(例如胰岛素)简单扩散易化扩散水分子的扩散作用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和水【H】和氧气生成物丙酮酸和【H】二氧化碳和【H】水ATP需不需不需和氧

3、气无关无关有关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一阶在细胞溶胶,二三阶在线粒体全程在细胞溶胶一、二阶不需氧气,三阶需氧全程不需氧彻底氧化分解不彻底二氧化碳和水酒精或乳酸释放大量能量(ATP)释放少量能量(ATP)需酶不需酶光反应碳反应必须有光有无光皆可与温度无关与温度关系密切类囊体膜基质光、水、叶绿素、酶多种酶和二氧化碳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由ADP合成ATP二氧化碳的固定,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为碳反应准备NADPH和ATPNADPH和ATP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三碳糖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2a4a4a4a4a2a2a染色体2N2N2N4N2N2N染色单体04N4N4N00鉴定物质实验试剂实验现象注意事

4、项还原糖本尼迪特砖红色沉淀沸水浴加热,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是还原糖脂肪苏丹III橘黄色沉淀必须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双缩脲紫色沉淀先加氢氧化钠,再加硫酸铜淀粉碘碘化钾蓝色沉淀无精子形成过程时期特征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减I间期NDA复制、蛋白质合成2N2N4N04NN前期联会、四分体散乱2N4N4NN中期四分体整齐排在赤道面2N4N4NN后期同源分离,非同源组合2N4N4NN末期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2NN4N2N4N2NN0减II前期与有丝分裂相同,只是不含同源染色体N2N2N0中期N2N2N0后期N2N2N2N00末期2NN2NN00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比较第一次第二次着丝粒不分裂

5、分裂染色体2NN,减半N2NN,不减半DNA4C2C,减半2CC,减半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前中期后期染色体2N2NN2NNDNA2C4C4C2C2CC项目复制转录翻译时间间期个体发育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包括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核糖体模板两条单链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条件ATP、酶、两条母链ATP、酶ATP、酶、tRNA产物2个双链DNA分子1个单链DNA分子多肽链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边解旋边转录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淋巴细胞T淋巴细

6、胞杀菌物质特异性抗体各类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过程抗原进入血液吞噬细胞呈递抗原T细胞呈递抗原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抗原吞噬细胞呈递抗原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吞噬细胞关系体液免疫对胞外病原体发挥作用;体液免疫先阻止胞内寄生物,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起作用,暴露抗原,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最后消灭病原体的都是吞噬细胞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主导辅助途径反射弧体液运送(血液)速度迅速准确缓慢时间短暂较长范围局限广泛必修一1.2水:1、细胞内含量最多2、是生物体内物质

7、转运的唯一载体,调节渗透压,调节体温无机盐:1、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2、Ca过少会抽搐,Fe是血红蛋白主要成分,Mg是叶绿素必需成分细胞:1、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3、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越有利于细胞物质交换4、最大细胞器是细胞核5、细胞间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信使RNA不同显微镜:1、放大指放大标本的长或宽,所成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2、若一个细胞偏向视野AB方向,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往AB方向移动1.3糖类:1、单糖:葡萄糖、果糖2、二糖:蔗糖、麦芽糖3、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元4、植物细胞: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乳糖

8、、糖元脂质:1、主要是C、H、O;2、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能贮能、保温、保护内脏。植物油脂呈液态,动物油脂呈固态3、磷脂: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4、植物蜡:保护植物细胞5、固醇: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6、脂质要用显微镜检测蛋白质:1、主要是C、H、O、N,是高分子化合物2、氨基酸:中央碳原子连氨基、羧基和R基团 3、肽键:CONH,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失水数4、N条肽链至少有N个氨基和羧基5、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空间结构不同使其有多样性6、蛋白质有催化作用、调节作用、免疫作用、运输作用7、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不耗能8、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氨基酸相对分子质

9、量(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肽链数)18;9、蛋白质水解所需水分子数=蛋白质形成时脱水数检测油脂:子叶切片苏丹III染色滴加乙醇(洗去多余的染料)吸水纸吸去滴加清水盖玻片橙黄色沉淀检测淀粉:马铃薯块茎加清水研磨垫纱布过滤取滤液加碘碘化钾溶液蓝色沉淀检测蛋白质:蛋清稀释加双缩脲A无变化,加双缩脲B变紫检测还原糖:加本尼迪特(斐林最好现配现用)振荡、热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无法鉴定糖的类别)典例:有100个氨基酸,其中共氨基102个,羧基107个,则由它们合成的两条肽链中肽键有:98个;氨基有:4个;羧基有:9个2.2质膜:1、结构特点:流动性2、功能特性:选择透性3、作用: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生

10、物催化剂、细胞通讯4、镶嵌性、不对称性、蛋白质极性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全透性,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溶胶: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差异大2.3典例:1、在弱光下,叶绿体以较大面积面对光源,以便接受更多光2、叶绿体、染色体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核糖体、内质网不能细胞骨架:微丝、微管组成;叶绿素:存在于基粒中线粒体:1、含少量DNA和核糖体,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2、生命活动强度与线粒体数目成正比2.4核被膜:是细胞核外围的双膜结构,有核孔连接,有选择透性核仁:1、在有丝分裂时表现出周期性消失和重建2、由某些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形成有关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

11、道,物质交换旺盛处核孔多极少数真核细胞无细胞核核酸:1、C、H、N、O、P;2、核酸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2.5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噬菌体)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真核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酵母菌、霉菌、各种藻类(除蓝藻)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拟核、细胞壁、荚膜、鞭毛、细胞膜、核糖体、细胞溶胶3.1ATP:1、即三磷酸腺苷,由一个核糖、一个腺嘌呤、三个磷酸基团组成(能量通货)。A是腺苷,P是磷酸基团2、有两个高能磷酸键3、ATP是能量直接来源3.2低浓度:细胞膨胀;高浓度:质壁分离洋葱表皮细胞的质

12、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制作装片观察到紫色大液泡和紧贴的细胞壁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观察质壁分离一侧滴水,一侧吸水,复原3.3酶:1、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升高而加快(有极限值)2、时间越久,速率越慢(钥匙与锁)3、高温失活,低温不失活3.4需氧呼吸总过程: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0ATP)一阶(糖酵解):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溶胶)二阶(柠檬酸循环):2C3H4O36CO2+20H+ 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三阶(电子传递链):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C6H12O

13、62C3H6O3(乳酸)+能量(2ATP)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C6H12O62C2H5OH(酒精)+CO2+能量(2ATP)乙醇发酵:葡萄糖+2ADP+2Pi乙醇+2二氧化碳+2ATP3.5光合作用:1、释放的氧(O18)全部来自水分子2、能量转变是光能叶绿体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3、O18转移途径: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2、色素吸收光能后,通过光系统II把光能转为电能,再转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通过光系统I把光能转为电能,再转为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e(电子)传递过程是H2O到光系统II到光系统I到NADPH3、ADP+Pi+能量ATP4、2水4氢离子+氧气+4电子5、NADP+还原为NADPH碳反应:1、场所:叶绿体基质2、一个CO2与一个C5(RUBP)形成两个C3(3磷酸甘油酸)每个C3接受NADPH和ATP形成一分子三碳糖三碳糖在叶绿体内形成淀粉、蛋白质、脂质,在叶绿体外形成蔗糖3、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和ATP色素种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照强度下降,C3上升,C5下降,有机物减少二氧化碳供应减少,C3下降,C5上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