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057247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概述习题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 (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 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 的要小?解:采用电路交换:端到端时延:q=s + b + kd采用分组交换:端到端时延:r = (k-1)巴+ - + kd, pb b这里假定xp,即不考虑报文分割成分组后的零头。欲使) ,,必须满足(k -1) b V S习题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

2、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 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 (bit/s),但传播时 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 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答:分组个数x/p,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源发送时延:(p+h)x/pb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总发送时延D二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D=(p+h)x/pb+(k-1)(p+h)/b令其对p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p= V hx/(k-1)习题1

3、-20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 x 108m / 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的传播时延:(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解:(1)发送时延:t = 10 =100 s s 10 5传播时延:t = 106 = 0.005 s p 2 x 108(2)发送时延:t = 1 3 =川s s 10 9传播时延:t = 106 = 0.005 sp 2 x 108习题1-21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 X 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 10cm (网络接

4、口卡)(2) 100m (局域网)(3) 100km (城域网)(4) 5000km (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解:(1) 1Mb/s:传播时延二0.1/(2X108)=5X10-10比特数二5X10-k)X1X106=5X10-41Gb/s:比特数二5X10-10X1X109=5X10-1(2) 1Mb/s:传播时延二100/(2X 108)=5X 10-7比特数二5X 10-7X 1 X 106=5X10-11Gb/s:比特数二5X10-7X1X109=5X102(3) 1Mb/s:传播时延=100000/(2X 108)=5X 1

5、0-4 比特数二5X 10-4X 1 X 106=5X 1021Gb/s:比特数二5X10-4X1X109=5X105(4) 1Mb/s:传播时延=5 0 0 0 0 00/(2X 108)=2 . 5X 10-2 比特数二2.5X10-2X1X106=5X1041Gb/s:比特数二2.5X10-2X1X109=5X107习题1-22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 送,加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 数据除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

6、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100+20+20+18)=63.3%(2)1000/ (1000+20+20+18) =94.5%第二章物理层习题2-06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 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传输速率能 否再增加20%?答:C = W log2(1+S/N) b/s- SN1=2*(C1/W)-1=2*(35000/3100)-1SN2=2* (C2/

7、W) -1=2* (1.6*C1/w) -1=2* (1.6*35000/3100) -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C3=Wlong2 (1+SN3) =Wlog2 (1+10*SN2)C3/C2=18.5%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 18.5%左右习题2-04有600MB (兆字节)的数据,需要从南京传送到北京。一种方法是将 数据写到磁盘上,然后托人乘火车将这些磁盘捎去。另一种方法是用计算机通过 长途电话线路(设信息传送的速率是2.4Kb/s)传送此数据。试比较这两种方法 的优劣。若信息传送速率为33.6Kb/s,其结果又如何?

8、答:假定连续传送且不出错。若用2.4Kb/s速率,传600MB (=600X 1048576X) 需要24.3天。若用33.6Kb/s速率传送,则需时间1.73天。比托人乘火车捎去 要慢,且更贵。习题2-17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 (-1 - 1 - 1 +1 +1 - 1 +1 +1)B: (-1 - 1 +1 -1 +1 +1 +1 -1)C: (-1 +1 - 1 +1 +1 +1 -1 -1)D: (-1 +1 - 1 - 1 -1 - 1 +1 -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

9、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答:S A=( + 1 1 + 3 + 1 1+ 3 +1 +1)/8=1,A 发送 1S B=( +1 1 3 1 1 3 + 1 1)/8=1,B 发送 0S C=( + 1 + 1 + 3 + 1 1 3 1 1)/ 8=0,C 无发送S D=( +1 +1 + 3 1 +1 + 3 +1 1)/ 8=1,D 发送 1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习题3-17要发送的数据为。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数据在传输过

10、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 0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 0习题3-18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答: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7E FE 27 7D 7D 65 7D习题3-19第四章局域网4- 03数据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波特?答: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 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4-05 试说明 1

11、0BASE5,10BASE2,10BASE-T,1BASE-5,10BROAD36 和 FOMAU 所代 表的意思。答:10BASE5,10BASE2,10BASE-T分别表示以太网的三种不同的物理层。10表示 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5表 示粗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500米。2代表细缆,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是 185米。T表示双绞线。10BROAD36: “10”表示数据率为10Mbit/s,BROAD”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宽带信 号,“36”表示网络的最大跨度是3600m。FOMAU?:?(Fiber Optic Medium Atta

12、chment Unit)?光纤媒介附属单元。4-07有10个站连接在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 宽。(1)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2)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3)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答:(1)10个站共享10Mb/s。(2)10个站共享100Mb/s。(3)每个站独占10Mb/s。4-19现有5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两个透明网桥连接起来,如下 图所示。每一个网桥的两个端口号都标明在图上。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 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即H1发送给H

13、5, H3发送给H2, H4发送给H3, H2发送给H1。试将有关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解:发送的帧网桥1的转发表网桥2的转发表网桥1的处理(转发?丢弃?登记?)网桥2的处理(转发?丢弃?登记?)站地址端口站地址端口H1WH5MAC11MAC11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H3aH2MAC32MAC31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H4aH3MAC42MAC42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H2aH1MAC21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第五章广域网5- 06 一个分组交换网其内部采用虚电路服务,沿虚电路共有n个结点交换机,在 交换机中每一个方向设有一个缓存,可存放一个分组。

14、在交换机之间采用停止等 待协议,并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拥塞控制。结点交换机在收到分组后要发回确认, 但条件是:接收端已成功收到了该分组;有空闲的缓存。设发送一个分组需 T秒(数据或确认),传输的差错可忽略不计,主机和结点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也可忽略不计。试问:交付给目的主机的速率最快为多少?答:对时间以T秒为单位分槽。在时槽1,源结点交换机发送第1个分组。在时槽 2的开始,第2个结点交换机收到了分组,但不能应答。在时槽3的开始,第3 个结点交换机收到了分组,但也不能应答。这样,此后所有的路由器都不会应答。 仅当目的主机从目的地结点交换机取得分组时,才会发送第1个应答。现在确认 应答开始往回传播

15、。在源结点交换机可以发送第2个分组之前,需两次穿行该子 网,需要花费的时间等于2(n-1)T。所以,源结点交换机往目的主机投递分组的 速度是每2(n-1)T秒1个分组。显然这种协议的效率是很低的。第六章网络互连(3)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 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4)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1)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值。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 由最后的8位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络由前24位决定。(2)6个主机。(3)子网掩码一样,但子网数目不同。(4)最多可有4094个(不考虑全0和全1的主机号)。(5)有效。但不推荐这样使用。(6)有。对于小网络这样做还可进一步简化路由表。6- 9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答:(1)B 类。(2)A 类。(3)B 类。(4)C 类。(5)A 类。(6)C 类。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