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05530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扩建工程监理规划(114页 内容详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监理范围及监理目标2二、监理措施26三、监理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85四、监理工作流程、制度、表式及资料97一. 1、监理范围及监理目标1.1编制依据及相关规范制度1.1.1xxxxxx发电厂三期(21000MW)扩建工程监理合同。1.1.2 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及GB/T50430-2007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5434-2009)。1.1.

2、5 原国家电力公司发国电火1999688号文关于颁发国家电力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管理办法。1.1.6xx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质量体系文件。1,1.7xxxxxx发电厂三期(21000MW)扩建工程监理大纲。1.1.8xx电力设计院xxxx发电厂三期(21000MW)扩建工程初步设计。1.1.9国家和原电力部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有关会议纪要文件。1.1.10有效的设计文件,制造厂家的设备图纸,技术说明中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1.2.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xx火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是以“上大压小”方式,在一期、二期老厂的基础上向西扩建21000MW 国产超超

3、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本期工程按21000MW 机组设计,分期建设,先期建设11000MW 机组,另1台1000MW 机组待核准后建设。xx火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300MW 亚临界机组,分别于1995 年5 月1、1996年10 月投产发电。xx火电厂二期工程建设2600MW 超临界机组,分别于2006年6 月26 日、2006 年8 月27 日投产发电,xx火电厂现已成为xx电网主力发电厂之一。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县大营乡,南邻陇海铁路,距xx西站4km;北邻黄河,距黄河6km;北侧为连霍高速,西侧为310 国道,南侧为209 国道,交通十分方便。电厂厂址位于黄xx岸级阶地

4、上,地形起伏较大,场地由南向北倾斜,地面自然标高为385.00370.00m。厂址段淄阳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370.59377.87m,厂区不受洪水影响。工程场地内地下水埋深约70m,地下水对基础和施工无影响。工程场地50 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48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场地内地基土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本工程先期建设的第一台1000MW 机组接入厂内现有500kV 配电装置#4 机组位置,并以现有的2 回500kV 出线送出。第二台1000MW 机组送出暂考虑在现有500kV配电装置上进行扩建,新增加一回500KV 出线至xx州变,预留现有500KV 配电装置

5、向西扩建的场地,为第二台1000MW 机组送出预留位置。本工程初步计划开工时间为2014 年03 月16 日开工,2016年06 月16 日#1机组投产发电。1.2.3 主要设备本期工程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汽机、发电机均为上海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主机设备已签订技术协议。1.2.3.1 锅炉 锅炉型式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岛式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切圆燃烧方式,型锅炉。主要技术参数如下(BMCR工况):序号项 目单位参 数1过热蒸汽:1.1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t/h29581.2额定蒸汽压力(过热器出口)MPa

6、(g)29.31.3额定蒸汽温度6052再热蒸汽:2.1蒸汽流量(B-MCR/BRL)t/h2426/23512.2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MCR)MPa(a)6.074/5.8242.3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RL)MPa(a)5.880/5.6382.4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MCR)362/6132.5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RL)356.6/6133给水温度(B-MCR)305.5注:1) 压力单位中“g” 表示表压。“a” 表示绝对压(以后均同)。未特殊标注的均为表压。2) 锅炉额定工况(BRL)对应于汽机TRL工况。3)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对应于汽机VWO工况。4) 锅炉

7、BECR工况对应于汽机THA工况。1.2.3.2汽机 汽轮机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机组的铭牌出力(TRL)为1000MW(扣除静态励磁和非同轴驱动的主油泵、氢密封油泵所消耗的功率)。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序号项 目单位参 数1汽轮机型号N1000-28/600/6102额定主蒸汽压力MPa.a283额定主蒸汽温度6005额定再热蒸汽进口温度6106额定功率MW10007最大功率MW1058.3498额定进汽量t/h2718.29最大进汽量t/h295810THA工况背压kPa.a4.811TRL工况背压kPa.a9.512THA工况热耗kJ/kWh724

8、513额定转速r/min300014旋转方向(从汽轮机向发电机看)逆时针方向15给水加热级数91.2.3.3发电机 发电机为1000MW水氢氢冷却、自并励静止励磁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序号项 目单位参 数1发电机型号THDF125/672额定容量MVA11123额定功率MW10004最大输出功率MW10375额定功率因数cosN0.96定子额定电压kV277冷却方式水、氢、氢8励磁方式自并励静止励磁1.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值一主要技术指标1装机容量MW210002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h55003年发电量104MWh11004汽轮机THA工况热耗值kJ

9、/kWh72455考虑烟气余热利用等系统优化后,汽轮机热耗值kJ/kWh71856系统优化后,汽轮机热耗值kJ/kWh7177.77全厂理论发电热效率%46.278考虑烟气余热利用,全厂理论发电热效率%46.659系统优化后,全厂理论发电热效率%46.710机组理论发电标准煤耗率g/kWh265.911考虑烟气余热利用等系统优化后,机组理论发电标准煤耗率g/kWh263.6512系统优化后,机组理论发电标准煤耗率g/kWh263.413厂用电率(含脱硫)%4.6914锅炉效率%94.0515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系统优化后)g/kWh276.3516锅炉出口NOx排放浓度(设计煤种、BMCR工况

10、、干基、6%O2)mg/Nm323817SCR出口NOx排放浓度(干基、6%O2)mg/Nm390二总投资指标1发电工程静态投资亿元37.272发电工程每千瓦造价(静态)元/kW37273发电工程动态投资亿元39.634发电工程每千瓦造价(动态)元/kW3963三总布置指标(1*1000MW机组)1厂区总占地面积Hm236.872厂区单位容量用地面积Hm20.3693建筑系数%43.454场地利用系数%75.65挖方工程量万m323.16填方工程量万m333.427厂区绿化系数%181.2.5 设计概况1.2.5.1 厂区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1.2.5.1.1 厂区总平面布置本期工程厂区总平面

11、布置方案基本遵循四列式布置格局。厂区由南向北依次布置配电装置区、冷却塔区、主厂房及脱硫设施区、贮卸煤设施区。主厂房A 列朝南,固定端朝向东,扩建端朝向西。主厂房区布置在本期场地中心区域,主厂房采用三列式侧煤仓布置格局,由南向北依次布置汽机房、除氧间、锅炉房、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及烟道,脱硫公用设施如石膏脱水车间、脱硫电控楼、脱硫废水处理车间,布置在烟囱北侧区域。煤仓间布置在两炉中间,渣仓布置在每台炉的外侧。主厂房A 列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为220.25m。汽机房长度为187.50m,宽度为42m。本期工程汽机房建设至12 轴,预留一台机组厂房位置,锅炉房、除尘器、引风机房、脱硫吸收塔按11000

12、MW 机组建设,预留另一台机组的位置。煤仓间及炉后转运站土建需一次建成,预留第二台机组设备位置。烟囱需一次建成。脱硫公用设备土建需一次建成,预留另一台机组设备位置。本期工程汽机房A 列外布置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本期配电装置布置在二期配电装置区西侧,新增加一个间隔,作为本期启动电源,与二期配电装置之间以母线连接。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布置在二期冷却塔西侧,成“一字型”布置。两台机组合建一座循环水泵房,土建部分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循环水泵房布置在两座冷却塔之间,与冷却塔之间的间距为23.00m。在本期主厂房与二期主厂房之间有南向北布置化学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站联合建筑;服务水泵房

13、与工业废水贴建;空压机房;灰库;脱硫石灰石制浆车间。原水石灰处理站及综合水泵房布置与冷却塔南侧。供氢站布置在冷却塔之间南侧场地,位于厂区的下风侧边缘地带,与周围建构筑物满足安全间距要求。氨区布置在二期煤场西侧,本期扩建端输煤栈桥西侧的边缘场地,此处位于全厂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人员活动较少,运输相对方便。本期工程共设置三个出入口,二期既有运煤出入口作为本期货流出入口及运煤入口,本期运煤出口设置于厂区北侧围墙东部,出口与纬六路连接。本期拟新建主进厂道路长约450m,作为主要人流通道,与厂区南侧华阳路相接,由南向进厂,主入口设在厂区南部。主厂房布置主要尺寸表项 目单位数值备注1 汽机房汽轮发电机布置方式纵向,机头朝向扩建端汽机房跨度m32汽机房长度m187.5汽机房运转层标高m17汽机房中间层标高m8.6行车轨顶标高m30.7汽机房屋架下弦标高m33.8汽轮机中心线至A排柱距离m142 除氧间除氧间跨度m10除氧间长度m187.5除氧器层标高m42(暂定)高压加热器布置区域除氧间高压加热器布置层标高m17低压加热器布置区域除氧间低压加热器布置层标高m8.63 煤仓间煤仓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