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053176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村一大”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BBS讨论小结2015年10月27日19: 00至21: 00,理工农医教学部组织了全省电大种植 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 BBS实时讨论,现将本次讨论情况总结如下:一、本次活动的基本情况交流场次2015102701开始时间2015-10-27 19:00主持属系理工农医部主持教师张俐交流主题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I &彌狱借息竝克塚常:2015102701环赢时间::2015-10-2T 19:00主摒属奚:遐工部主抒靭帀::张倒远荒主艇:种牯业基础燈程垂巨解析展学二I技巧1匕第码用朋则用户对I430湖甫广播电观丈字走师4上1L 二I广

2、醫电複大学老师T15143 D0 4衡阳市广腫电视丸学沟币|1A 1430D4I衡阳市广指电視大芋老肺|430D4D1衡阳电犬校本部学生|兀人1 4300401I衞B穗大按本部学生|4和旧相即日韦分校老師1人I 43C5I召阳陆分按走师110 I|4300505|邵阳本部学生|1A|4300505I郡B瞌部字生|430CSi永州分校超P1 JA1| 43MSI承珀校老师J2碌11、本次活动的主要议程和内容本次活动紧密围绕种植业基础课程重点解析及学习技巧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活动中,主持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引导学生就讨论主 题进行商讨,以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乘兴

3、而来,满载而归。本次实时讨论的主要内容:一、重点解析;二、学习技巧;三、答疑。以下是这次讨论的具体内容:(一)重点解析1、绪论植物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我国种植业的特点。种植业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的基础;种植业的产品 具有生物学特性;种植业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种植业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特征;种植业较多地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种植业技术进步较缓慢;种植业受 土地数量的制约严重;种植业具有难控性特征。种植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种植业要形成现 代的农业产业;产业化的发展就是要在最适地区发展最适产业。 农业产业化是以 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化、集约化的农业,就是逐步扩大农业的生

4、产经营规模, 实行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加强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的联系,直至达到一体化,同 时要求有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科学的投入,达到结构优化、技术进步、管理科学, 使农业的效益提高。2、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形成重点是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生长发育以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形成两方面的内 容。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便开始萌发,生根并形成茎和叶,植物由小长大,这样,植物的体积和重 量都增加,这就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从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形成以及根、茎、叶 的长大,是植物营养生长的过程;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植物开始开花并形成 果实和种子,这是生殖生长的过

5、程。种子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凡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种子才是真正的种子。 种子的大小、形 状、颜色各不相同。成熟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 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胚乳是为胚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的种子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 下胚轴不伸长的形成 子叶留土的幼苗。幼苗末出现绿叶之前是靠种子内的胚乳或子叶里贮藏的营养进 行生长的,因而选用籽粒饱满、充分成熟的种子是保证全苗、壮苗的基础。根瘤是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共生形成的瘤状物。菌根也是植物的根系与真菌 菌丝体互相共生形成的。 根的主要作用是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从土

6、壤中吸 收水分和无机盐类。按根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种。一株 植物根的总体叫根系,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 根的变态类型有:肥大 直根、块根、支持根、寄生根。所以在种植生产中,耕作、施肥及水分管理等都 是以根际为对象,对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茎的主要作用是输导水分和养分、支持枝叶和花果在空间合理展布。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两个节之 间的部分叫节间。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节间,而根则没有。茎的生长和根一样,可分为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植物主茎与侧枝的生长存 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主茎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主茎的顶芽抑制下部侧芽或侧 枝生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7、。不同植物的顶端优势强弱不同。叶最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内 90%左右的干物质是由叶片合 成的。此外,叶片还具有呼吸、蒸腾、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有些植物的叶还有 贮藏养分和水分的作用。叶可以分为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叶有单叶和复叶之分。 生殖生长:花是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双子叶植物的花为典型花,由花柄、 花托、花被(包括花瓣和萼片)、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和雌蕊(包括柱头、 花柱和子房)五部分组成。作物产量、品质的形成。作物品质的形成过程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产量器 官的物质积累阶段,与作物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品质性状是作物的理化品质,改善作物品质可以从选育优良品种、改善作物生态环境、改进

8、栽培技术三方面着手。3、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营养四部分内容。这些是植物生长 的基本环境条件。光照。光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也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提高 光能利用率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光能利用率和扩大复种指数。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大。 但光照强度也不是越强 越好,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度。常用的基本温度指标有5个,即最适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受 害温度与致死温度。在农业上除了五个基本温度指标外, 还要有一些重要的温度 指标,即界限温度。所谓界限温度是指标志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之开始

9、、 终止或转折点的温度。 三基点温度:是指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作 物的每一个生命过程都有这三个温度指标。界限温度:是指标志某些重要的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转折点的温度。有效积温与活动积温:某一段时间内超过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所得差数的和为有效积 温;活动积温为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低温冷害:是指0C以上的低温(即低于生物学零度,高于物理学0C的低温)对喜温作物造成的危害。 冻害:外界温度下降至冰点,使作物组织内结冰而受害,称为冻害。水分。蒸腾是植物通过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我们知道蒸腾作用对植物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首先,蒸腾作用所产生的蒸

10、腾拉力是植物根系吸收和 传导水分的主要动力;其次,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散失多余热量, 保持适当的 体温而免受热害;第三,通过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内矿物质和有机物的运 输。应根据作物的需水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很多。作物 种类和品种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农作物一生中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 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 中期生长旺盛,需水较 多。农作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 对水分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水分最 敏感的时期,称为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是保证作物高产的 重要前提,不及时灌溉、灌溉水分数量不足或过多都会导致作物减产。这在生产

11、 实际中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土壤和植物营养。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包括自然肥 力和人工肥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 同决定土壤肥力。良好的团粒结构性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作物体内的必需营养元素有十六种。大量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 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有钙、镁和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锌、 铜、锰、钼、硼和氯。 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是整个营养期的两个关键 性施肥时期。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对某些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和相 对数量都最多的时期,这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肥料包括化学肥料、有 机肥料、气肥等,应根据肥料的性质、作物

12、对营养的需求、土壤的营养状况合理 施肥。化肥(与有机肥料相比)的特点。 养分含量高,成分单纯;肥效快但不够 持久;不含有机质,有酸碱反应;容易运输,节省劳动力。4、种子生产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引种的规律和原则、二是优良品种的主要选育方法、 第三是新品种审定程序和良种的生产、推广。引种。什么是引种,引种是从外国、外地引入种子、苗木或营养体,通过试 种,在当地推广种植或作为育种材料。引种所需时间比育种要短。引种分简单引 种和驯化引种。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作用。优良品种能够比较充分的利用栽培条件 (水、肥、 气、热等),抵御其中的不利因素,因而在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提高抗性、扩 大种植面积等方面有着重要

13、的作用。引种的原理。能进行简单引种的品种,是因为它在原分布区内就具备了适 应新环境的潜力,或者说新环境没有超出它的遗传适应范围。而驯化引种,则是 在植物生长可塑性、适应性最强的时期,通过选择或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 适当 调整环境条件,逐步选出适应当地条件的类型。这就是引种的原理。新品种审定和推广:进行品种审定的重要性: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可以加 强农作物的品种管理,有计划、因地制宜地推广良种,加速良种成果的转化、利 用;避免盲目引种和不良播种材料的扩散, 是实现生产用种良种化,良种布局区 域化,合理使用良种的必要措施。品种的推广要根据品种的区域化合理布局,考虑良种的合理搭配,并且要良种良法配套,

14、注意良种的提纯复壮。5、种植制度这一章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是合理的种植制度、作物布局的原则,第 二是有关复种、间混套作、轮作连作的概念、技术等,第三是生态农业。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的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 式(单作、间混套作、轮作、连作等)所组成的一套相互联系并和当地农业资源、 生产条件以及养殖业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体系。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制度的具体安排, 即作物组成与配 置的总称,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配置和分布。 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轮作:在同一块农田上将不同种类的作物, 按

15、一定的顺序在一定年限内轮换种植 的方式称为轮作。连作:在同一块地上采用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种复种 方式,前者称为作物连作(或重茬),后者称为复种连作。间、混、套作:间作是指在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地里分行或分带状间隔 的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混作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的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也称套种,是指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作物在前季作物收获之前,于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 式。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可持 续地利用农业资源。农业资源中一些资源是可更新的, 一些是不可更新,或更新 周期极其漫长的,因此不能过度使用这些资源;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后,土壤养分逐渐被消耗,肥力水平不断下降,必须用地养 地结合,采用生物养地,施用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采用灌溉、农田基本建设、 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作物布局的原则。合理的作物布局应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综合考虑当 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科学条件,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进行,应遵循以 下原则:满足国民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