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型半导体的形成及原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0496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N型半导体的形成及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P、N型半导体的形成及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P、N型半导体的形成及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N型半导体的形成及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N型半导体的形成及原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导体的导电原理如图所示,不含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半导体硅和错的最外层电子 有四个,故而称它为四价元素,每一个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为了处于稳定 状态,单晶硅和单晶错中的每个原子的四个价电子都要和相邻原子的价电子 配对,形成所谓的共价键。但是共价键中的电子并不像绝缘体中的电子结合 的那样紧,由于能量激发(如光照、温度变化),一些电子就能挣脱原有的 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与此同时,某处共价键中失去一个电子,相应地就留 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自由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的。如果在本征半导体两端加以电压,则会有两种数量相等的运载电荷的粒子(称 作载流子)产生电流。一种是由自由电子向正极移动,形成的

2、电子电流;另 一种是空穴向负极移动形成的空穴电流,如下图所示。空穴电流的形成好像电影场中,前排座位空着,由后排人逐个往前填补人,人向前运动,空位向 后运动一样(空穴本身并不会移动,因后面的自由电子与前面的空穴结合,而后面又因 缺少了自由电子所以又产生了新的空穴,所以看起来像是空穴也在移动)因 此,在半导体中同时存在着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但由于这两种载流子数量 很少,所以本征半导体导电能力远不如金属中的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形成如果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将会大大的改善。在纯净的半导体硅(Si)中掺入少量的五价磷(P)或三价硼(B)元素,就构成了电子型半导体(简称N型半导体)和空穴型半导体(简称P型半导体)。如图所示,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原子外层有三个电子的硼元素。硼原子与相 邻硅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因缺少一个电子而多一个空穴。每掺入一个硼原子 就有一个空穴,这种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占多数, 自由电子占少数,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同理在纯净的半导体硅中掺入原子外 层有五个电子的磷元素,就形成了 N型半导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