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04946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制自主学习教学案例---邢小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教学案例乾丰中学 邢小龙老式的教学模式在倡导学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发生了主线的变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原则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摸索者的固有需要。”将课堂真正意义上的还给学生,是目前所有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发明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毕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变化的契机也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尝试,为教

2、师的我们提供了助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本。一、课堂是学生的“地盘”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过去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是压抑的。学生是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的。对于教师学生心里有着尊敬和“胆怯”。但在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而,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别,满足不同窗生的学习需要。这个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多种信息交流,涉及知识、情感、态度、需要、爱好、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使老式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

3、此,建立从新的关系模式是首要前提。案例一:刚接所在的这个班级,还真的吃了不少的“醋”。孩子们对本来的政治教师很喜欢,就像朋友同样,课堂氛围也非常融洽。在课间或者休息时间,也有学生常常找教师去聊天、解答疑难问题、甚至体育课也要去邀请教师参与她们的活动。但是我在接手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上课压抑、尚有纪律开始下滑。看待我也一点不像之前教师那样热情。通过一次期中考试后,成绩果然很差。但是我只是在学生面前总结这是我自己的因素。没有去责怪她们。但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后在那位教师没有课的时候就恳请她来班级听我的课,学生一见她来,顿时就不同样了。课堂果然焕然一新,积极并且积极。时间长了,学生们看到

4、我和那个教师也成为了好朋友,一起运动,打球之类的。学生们也逐渐接受了我这个“朋友”。我对学生说懂得你们重感情,因此教师没有责怪,同样我但愿和你们成为朋友,能教她们是我的幸运。慢慢地,孩子们对我的情感越来越深了,大事小情都爱聚在我身边说说,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再提规定,她们很乐意就接受了,我终于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2、培养课堂“主人”的意识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有效激活学生内在需求,也就不也许引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而培养学生是“主人”意识第一步首要就是激发她们的爱好。第二步就是要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最后一步就是设疑思考,鼓励摸索。初中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的时

5、候,心理上是有种倦怠的。在老式教学中,只要教师在重难点进行解说后,剩余就是背诵。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培养和教育,缺少反思和评价。对于法治教育这方面则欠缺的更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在学习了这个学科之后能真正的做到道德上的熏陶和感染,以及法治素质的基本培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有所修正和成长。这是一门其她学科在教育意义上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因此,只有培养学生“主人”的意识才干真正的“有所得”。案例二:以“身边的规则”学案教学实行过程阐明为例加以阐明。(1)教师导入,学生生疑 分发学案,学生依案明标,教师据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设立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引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读的知识

6、目的,交代清晰读书的措施和注意问题,理解学习重点、难点,为研读课文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摸索心理。(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根据教师规定和学案设计的问题导学,进行自读。自读分为:第一步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步,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和问题的脉络,形成知识构造;第三步,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标出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3)学生互助,教师收集问题 学生对自读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解和讨论。规定是:有疑必质,自研互研,谋求解答,在质疑解疑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环节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自我重点讨论

7、;二是同位讨论,前后左右小组讨论,邻组互补讨论;三是向教师求教。在讨论中,教师巡视发现并筛选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学生自学互研,教师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三大问题进行导学。(1)身边的规则重要分类有哪些?(2)她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3)对于我们生活有着如何的意义,该如何遵守?学生环绕这三个问题,自谈、自学、互议、互评,找出自己尚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收集这些问题,组织集体讨论。二、 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未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应当是精心筹划和准备的。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得力助手”,在开始设计本节课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筹划。相对于老式

8、备课,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学学案的设计是我们教师的必备的基本技能。而对于课后的学生的评价则是体现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技能。课堂上的作用则更加体现教师的“助力”作用。结合案例(二)的后续做以阐明。(4)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问题,重点弄清学生的疑点、难点,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既可让已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去讲评,教师点拨,也可师生讨论。在集体讨论的基本上,教师须对教材重点、难点、易混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常用的思想误区加以点拨疏通,扶正纠误。教师指引学生在学习违法和犯罪关系时,按教材结合案例,归纳总结纪律、法律和道德之

9、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制成表格加以明朗化。通过比较,从中看出三者彼此的特点。通过列表、比较,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加以综合分析,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5)学生归纳整合,教师巡回指引这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知识构造,纯熟掌握本课知识。整合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6)教师评价,课后自我反思针对发言学生,各小组以及整节课的课堂效果进行评价。课下进行课后反思,总结。上述实践与思考,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爱好,在课堂上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积极、更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这样才干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从而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