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04394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中段英语阅读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小学中段开展阅读教学 英语校本培训内容(I)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作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中高段英语教学中的 一个重点和难点。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 方法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打好基础。 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 从而逐渐形成的。现行的大多数小学英语教材,都是从四

2、年级开始涉入阅读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中、高段学生虽然年龄跨度看起来不大,但在英语 基础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方面实际差异较大,所以四年级中段阅读课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应有所针对性地区别开来。 一、中段阅读教学模式:由点及面的重点切入教学 (一)教学基础流程: 新旧知识结合重点句型操练全文阅读综合扩展练习 (二)具体过程实施: 1、新旧知识结合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准备如何,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但是,准备要有策略。一篇课文,如生词较多,句型较 难,学生毫无准备,加之四年级学生基础相对较弱,直接进入自主阅读则如囫囵吞枣,达

3、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找出与本课相关的已学知识与将要 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对比和结合,在教学时首先通过旧知复习过渡到本课的新知。 2、重点句型操练 新旧知过渡后对文章的重点句型,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讲解,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操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重点句型,为片段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文阅读 学生能熟练运用句型后再展开全文阅读,就能较快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真正做到读懂阅读材料。 4、综合扩展练习 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会形成自主思维,这时,教师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扩展练习的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模仿部分文章内容,形成自己的语言,对相近

4、的事物进行描述和交流。 二、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一)在句型操练中巩固词汇教学。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不断地提供学生用单词的机会,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记。“滚雪球”似的实现词汇的积累,为以后的阅读提供条件。在教学中,我主要创设了以下活动: 1、 课前3分钟的Free talk。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者,对说话情景的引导,对语言组织的引导,并做好对学生思维的启发。然后给出任务,逐步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说话。 2、 在课外,创建英语聊天室或者英语角,配置一本情景参考册,并在该册中附加参考词汇(包括书中的词汇和另外补充的词汇。),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也能不断地进行口语操练。

5、3、 结合学校的音乐美术课,让学生参与英语小品、幽默、童话剧等的表演。在不断的巩固和操练中,学生能从简单的单词认读到自由地使用单词。(二)语法规则的积累有人说“说多了便脱口而出,语法也就在其中。”所以,只要勤动口,掌握语法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而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学英语的兴趣不 错,就是学不好英语中的语法。其实语法并不是全靠学习语法规则而学来的。有谁见过中国的孩子在说话过程中,要先学语法才会说话?学生驾奴语言的能力是在特 定的语境中慢慢增强的。所以,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法应放在口语的锻炼中。如在第7册中第四单元I have a pen pal.的A部分中有涉及到较多的

6、语法,比如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e likes或者She likes reading books. 这里既有单数第三人称的动词形式,也有动名词,如何给学生讲解并且使他们能够正确掌握这些句子的用法,需要教师多斟酌,多探索。我的做法是不直接给学生讲解语法,而是通过给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给出具体典型的句子和短文。比如我会给出第一组句子(同时配合图片):I like reading books. He likes reading books, too. I like watching TV. She likes watching TV, too. Ann li

7、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lic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 too. (帮助他们理解单数第三人称的动词形式)再给出第2组句子 I often play ping-pong. I can play ping-pong. I like playing ping-pong. (帮助他们找出动名词形式)我会让学生自己去找找这些句子中有什么规律,又有什么区别,他们自己思考过后再引导他们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然后我也给他们了一些改错练习,让他们对知识能够及时地巩固。经过实践,80%以上的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以下题目。请改出

8、下列句子错误的地方。1、I likes watching TV. 2、Mike like listening to music.3、Alice likes do sports.4、I can doing the dishes.正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口语操练中,已经发现和掌握了单数第三人称的动词形式和动名词形式。接着让学生根据题目总结用法,教师最后只要适当的补充就可以了。(三)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要让小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首先就要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与课上学习内容有交叉的材料让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有了课上内容作背景知识,读得就更得心应手了。如此一来,让学生有了胜利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拓宽了

9、课上的学习内容。其次,也要让小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材料阅读,有的学生对电脑游戏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在玩游戏时注意游戏中的英文单词,并鼓励他们在课上讲出来。有 的学生对食物包装袋上的英文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把这些包装袋贴到板报上或者英语角上去,学生课后可以去看一看、说一说。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开 辟一个“畅所欲言”的天地,或“兴趣”天地,每天安排学生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英文知识。总之,无论形式怎样,这都是按学生的兴趣来阅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四)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阶段采取阅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1、师生互动型策略针对中段

10、学生应采取师生互动型的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地讲 述故事、或运用实物、或播放录音、或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给学生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 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去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如我在上第3册的Unit3 My friends A Lets find out 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读懂形容朋友的长相的这段小短文,我首先介绍自己的朋友,配合上我朋友的照片。然后再让学生去进行阅读。阅读之前先布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从所给的4幅图画中找出

11、符合这段话的特征的图片,这样即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拉进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设计一些YesNo 的questions 或简单的Choice。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再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2、主动参与型策略针对中段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采取主动参与型的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 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

12、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 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 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 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 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13、作用。比如在教完E-mail这篇文章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写写E-mail。五、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阶段侧重阅读教学的渠道。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两个场所:课堂中和课堂外。1、课堂中经过实际的教学,我认为,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讲,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还是应该放在课堂上,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 教师能借助多媒体,学具和图片,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同 时,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比如字典和词典);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等。另外在课堂上,学生也能集中地接受任务,从而得到阅读技能技

14、巧的训 练。这对于给今后高年级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教师也不能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样学生对阅读只会产生一种害怕和畏缩的状态。不能总是教师让学生阅读后完成练习,然后再讲解练习。如果是这样,那么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课文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外语教学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认识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理解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读文章,做练习题,朗读,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遵循阅读的心理规律,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有效

15、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can”句型时,我从KidsRead一书中选取了“LittleDuck”这 一故事,为了表现出小鸭子的心理变化的过程,我通过多媒体生动地展示了有关的声音、图像和文字,展示了小鸭子由什么也不会到努力学习,学会了本领的过程。 在课堂上,一边放录音,一边按录音速度播放图片,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听了一遍,故事的情节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师用自己的神情、动作和夸张的表情来反 串小鸭子,激起学生们更多的共鸣。第二遍,先放故事的前一半录音,让学生就这些内容回答问题,帮助他们弄清故事的人物关系。然后让学生就第一遍的印象把故 事说下去,有些学生说得和原来的故事一样,有

16、些学生则有所创新。接下来一步是不放录音,让学生看着图复述故事。最后,学生合作把故事表演出来。学生在整个 过程中兴趣盎然。如果学生有什么分歧意见,还可以翻到故事的某一个特定情节再仔细推敲。这样的故事阅读形式,因为有了声音、图像的依托,有很生动的情景, 而且图像经由屏幕放出来比较清晰,所以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从他们后来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可见一斑。学生们在表演小鸭子被兄弟姐妹们问到“Canyou?”时,头慢慢的低下去,声音越来越轻,栩栩如生一副惭愧的表情。在暗暗下决心学本领时信心百倍地说:“IthinkIcan.Imusttry.”在终于学会了本领后高兴的样子学生们精彩的口头模仿及表演无不表现出了小鸭子奋斗的决心。这样的阅读形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师生在教和学的活动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